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董建民:增强紫陶艺术文化自信自强力

2023-12-01 12:22 作者:快报观察  | 我要投稿

用软实力弘扬好中华千年文化精髓是大师的责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力,就没有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文化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自豪感与执着追求的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我们“社会文明程度要达到一个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新使命,这个使命需要我们这些有着一技之长的艺术大师们为了弘扬好民族技艺文化美好篇章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更是一份应尽的责任,董建民表示。

董建民与北京荣宝斋总经理米景扬商讨壶艺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器皿,它制作难度复杂,结构致密,颗粒细小,烧成温度较高。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出了泥的本性,烧成后色泽温润,质地古朴纯厚,而且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因此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

紫砂器皿始于宋,盛于明清。如今,更是受到了广大群众普遍欢迎。明代中叶后,随着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喜好越来越盛,紫砂壶和紫砂茶具已不仅仅是一个实用器,而是融汇了众多文化艺术于其中,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艺术文化价值和收藏不断提高。正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康熙时期,紫砂壶就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珍贵的雕漆名壶。之后,宜兴紫砂得到快速发展并诞生了一批制壶名家,最终使之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陶瓷文化中的一支亮丽奇葩。

董建民与中国文联副主席,西冷印社秘书长、副社长陈振濂探讨制壶文化

相比江苏宜兴䀝邻的浙江省长兴县而言,陶土资源丰富、优质,在制陶史上也是历史悠久,据说早在65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长兴先辈们就有了制陶的历史。因此,两者之间有了“南窑北陶”之誉。

董建民原长兴紫砂厂的厂长,在紫砂行业摸爬滚打已有50年左右的时间,先后获得了“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塑艺陶艺中青年十大名师”等称号,担任过全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据他介绍:长兴紫砂器具在80年代初和90年代前期,也曾做得风声水起、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千人左右。紫砂壶、紫砂器皿和紫砂工业品等等紫砂产品不仅在国内名声鹊起,出口也名列浙江陶瓷的前列。就拿当时的长兴紫砂厂来说,10多年的时间里,每一年的紫砂出口销售产值就高达几百万元,是当时湖州市几个县区中出口的大户,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美国等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同时,长兴众多紫砂大匠们在继承先辈们优良传统技艺精髓的同时,还不断结合本地文化艺术精华开拓、创新,积极参加国内、国际性等众多文化活动和各种大型展览(博览)会,从中还履获各种金奖、银奖等奖项,许多紫砂艺术品也同时被一些知名博物馆、藏家所收藏。原长兴紫砂厂制作烧制的特大东坡提梁壶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该壶在1990年被新加坡的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1992年另一把特大东坡提梁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文化软实力极大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如今,长兴紫砂烧制技艺还被列入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董建民的话说,文化艺术的“自信、自强”是要有实力和底气的,这里不仅包含了祖先们世代智慧创造结晶,同样也包含了后辈们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不断为之付出的各种努力和辛勤的耕耘,尤其是作为国家培育出的一代大师级的大匠,更应有一颗心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梦尽一份力、一份责。

董建民正在细心展示制壶技艺

据一位原紫砂厂的老匠人介绍,在董建民任长兴紫砂厂厂长期间,不仅大批紫砂产品出口国外,挣了外汇,振兴了中华艺术文化。同时,他还应邀座客中央电视台,解读紫陶历史,进一步提振了长兴仍至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紫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重塑了新时期紫砂大师们为国争光的新形象。另外,他为了把紫砂文化发扬光大,还以国内著名书画家、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广泛交流与合作,不断创作和开发新作品,为紫砂新产品注入新的“血液”活力。比如:他紧跟时代与西冷印社的钱大礼、郁重今、陈仲芳等“五老”和上海国画院院长韩敏等一些书画大家合作,大胆创新的作品得到了名家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在近些年来,他还凭借自己扎实的制作技艺,多次在国内、国外的展览现场实地“操刀“制作、展示,受到了国内外参展人员的一致好评。在一次新加坡展览会现场,两名老外看到董建民现场的技艺“表演”,当即就竖起大拇指表示“ok、ok”,并用半调子的中国话说道:“中国文化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

另外,董建民还表示,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继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了一个战略高度,文化复兴、繁荣已深入人心。早在唐代长兴的紫笋茶就被列为贡茶,茶圣陆羽在这里撰写出了著名的茶经。为此,近些年来,长兴县政府也是十分重视紫砂烧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专门成立紫砂陶艺协会,在建立生产性保护基地的同时,建立长兴紫砂制陶艺术馆,充分挖掘整理相关资料,建立紫砂档案和数据库。此外,紫砂艺术作为当地的非遗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大师们的引导下,长兴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紫砂烧制技艺的后继人才,为传承保护我国紫砂烧制技艺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贡献。(范高明)


董建民:增强紫陶艺术文化自信自强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