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史慈传

2023-05-23 21:08 作者:绿柳山庄灵芙醉客  | 我要投稿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从小好学,担任过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难分谁是谁非,结案判决的标准是:抢先向负责刑赏的有司报告的一方有理。当时本州的文件已先发往有司,郡守怕落后,想安排可靠的人与有司对接。当时太史慈二十一岁,被选拔为使,日夜兼程赶到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等州吏来了才来上报文件。太史慈问州吏:“你也是来送文件的吗?”州吏说:“是的。”太史慈又问:“文件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便说:“文件题署没有错误吗?拿出来给我看看。”州吏不知道太史慈乃是东莱郡人,就把文件取了出来。太史慈事先把刀藏在身上,用刀把文件砍断销毁了。州吏跳着脚大喊:“有人毁坏我的文件!”太史慈走到他的车旁,对他说:“如果刚才你不把文件给我,我就不能把它销毁,所以咱俩的吉凶祸福是绑在一起的,我可不想独自承担罪名。还不如咱都别声张,一起离开,还能死里逃生,不用一起受刑罚。”州吏问:“你为维护本郡利益而销毁我的文件,目的已经达到,为什么还要逃亡?”太史慈说:“我受本郡差遣,只是来确认州里的文件是否已经上报而已。但我把事情做得太过,连你的文件都毁坏了。如果我现在回去,也怕因此受罚,所以想跟你一起离开。”州吏相信了太史慈的话,就和他一起离开。太史慈出城后,趁机潜回城里上报文件。州里听说这件事,派另一名州吏往洛阳上报文件,有司却因为东莱郡先上报了文件而不再受理此事,州里因此败诉。太史慈因此成名,但也被州官记恨。太史慈怕受州里迫害,就迁居辽东避祸。

北海相孔融听说太史慈的事迹,很是惊奇,多次派人问候太史慈的母亲,还送了很多礼物。当时黄巾起义军的残余势力闹得很凶,孔融屯兵都昌,被黄巾军将领管亥率兵围困。太史慈从辽东回家,母亲对他说:“你和孔北海从没见过面,但你走后,他对我赡恤殷勤,比起故人还亲。现在他被黄巾贼围困,你应该去救他。”太史慈在家住了几天,独自一人直奔都昌。当时黄巾贼的围困还不周密,太史慈趁着夜色钻空子,进城见到孔融,向他求兵,要出城杀贼。孔融不听他的话,要等待外援,但没有人救援,敌人的围困日益紧密。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城里没人愿意突围搬兵,太史慈主动请缨。孔融说:“现在贼兵围困周密,别人都说出不去,你勇气可嘉,但这件事真的太难了!”太史慈回答:“以前您全心全意照顾我母亲,我母亲很感激您的照顾,派我来救您急难,所以只要是能用到我的地方,就一定为您效劳。倘若别人说不行我也说不行,那不是辜负了您对我母亲的照料,辜负了母亲对我的期望吗?现在是紧急关头,请您不要迟疑。”孔融这才同意他出城。于是太史慈披挂整齐,吃饱了饭,等天亮了,就带着弓箭上马,带两个骑兵跟随,各自撑着一个箭靶,开门直出城门。围在城下的黄巾军都很惊骇,兵马互出防备。太史慈骑马走到城下战壕边,插好箭靶,开始射箭,射完箭直接回城。第二天也是如此,围在城下的黄巾军都有人躺下了,太史慈又插靶子射箭,射完了箭又回城。第三天早上又出城射箭,黄巾军已经涣散得不想起来,于是太史慈快马加鞭突围而出。等到黄巾军察觉,太史慈已经突破防线,又射死几个人,都是一箭射杀,因此无人敢追。于是太史慈到了平原,对刘备说:“我太史慈是东莱的一个下等人,跟孔北海非亲非故,只只因为相互慕名、志向相投,才有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大义。现在管亥作乱,孔北海被围困,没有外援,危在旦夕。因为您有仁义之名,能救人急难,因此孔北海自降身价,翘首期盼,派我从刀枪剑林中突围而出,死里逃生来请您帮忙,只有您出马,孔北海才有望活命。”刘备收敛起激动地表情回答:“孔北海居然知道世上有个叫刘备的人呀!”刘备就派三千人跟随太史慈。黄巾军听说救兵来了,不战而散。孔融得救后,更加器重太史慈,对他说:“你是我的忘年交。”此后,太史慈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太史慈母亲说:“我很高兴你能报答孔北海。”

扬州刺史刘繇跟太史慈同郡,太史慈从辽东回来,没有跟刘繇相见,于是太史慈渡江到曲阿探望刘繇,还没离开,孙策就带兵杀到。有人劝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军,刘繇说:“我如果重用子义,许子将怎能不嘲笑我?”因此只令太史慈当侦察兵。有一次,太史慈身边只带了一名骑兵,二人遇到了孙策。孙策身边有十三名亲随,都是韩当、宋谦、黄盖这样的高手。太史慈上前挑战,正好跟孙策交锋。孙策通过刺太史慈坐骑而抢走了他系的颈后手戟,太史慈也摘走了孙策的头盔。恰逢两边人马都闻讯赶来,这才停战。

太史慈护送刘繇逃到豫章,藏身芜湖,逃到山里,自称丹杨太守。同时,孙策已经平定宣城以东一带,只有泾县以西六县没有平服。太史慈趁机进驻泾县,屯兵立府,被当地山贼拥护。孙策亲自讨伐泾县,生擒了太史慈。孙策亲自为太史慈松绑,握着他的手说:“还记得神亭那一战吗?当时如果你生擒了我,你会怎么处置?”太史慈说:“不好假设。”孙策笑着说:“从今往后,我和你一起创业。”

《吴历》记载:太史慈在神亭战败,被孙策生擒。孙策素闻其名,就给他松绑请教,咨询今后的发展道路。太史慈说:“手下败将,没资格跟你论事。”孙策说:“当年韩信在广武定计,现在我也求仁者解惑,你何必推辞呢?”太史慈说:“扬州军新败,士卒离心,一旦分散,难以聚合;我想去宣传恩惠聚集他们,只怕你不同意。”孙策长跪答道:“这正是我想要的。明天中午,希望你及时回来。”诸将都怀疑太史慈,孙策说:“太史子义是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一定不会欺骗我。”第二天,孙策大请诸将,预先设下酒食,将一根竹竿矗立在营中视察日影。到了中午,太史慈回来了,孙策非常高兴,常常跟太史慈讨论军事。裴松之认为太史慈并非于神亭为孙策所擒,因而怀疑《吴历》中所记实为谬误。

《江表传》又记载:孙策问太史慈:“我听说你以前帮郡太守劫断了州里的文件,又投奔孔融,为他请来救兵刘备,都是有烈义的行为,堪称天下智士,但都是所托非人。管仲射过齐桓公的钩带,寺人披斩下过晋文公的衣袖,但齐桓公、晋文公都能不计前嫌。我是你的知己,你不要担心我记仇。又说:“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

孙策马上拜太史慈为门下督,回到吴地后授予他兵权,拜他为折冲中郎将。后来刘繇逃到豫章,部下几万将士没人接管,孙策命太史慈前往安抚兵众。(《江表传》记载:太史慈对孙策评价很高)左右都说:“太史慈一定是北去不还了。”孙策说:“子义舍弃了我,还可以投奔谁呢?”孙策为太史慈饯行,送到昌门,跟太史慈把腕道别,问道:“你何时能够回来?”太史慈说:“用不了六十天。”果然如期而返。(《江表传》记载:有人怀疑太史慈回改投华歆或黄祖,孙策却对太史慈深信不疑。太史慈回来后,向孙策指出了华歆的弱点,让孙策坚定了占领豫章的决心,不久就如愿以偿)

当时有刘表有从子刘磐,十分骁勇,多次在艾、西安各县抢劫。孙策于是分海昏、建昌左右六县,并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管理海昏,一起监督诸将抵御刘磐。刘磐自此绝迹,再也不抢劫了。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胡子很漂亮,手臂长,擅长射箭,百发百中。曾经跟着孙策讨伐麻保贼,其中有一个贼人从屯里城楼上骂阵,他的手手挽着城楼上的柱子,太史慈拉弓射他,箭矢射穿了他的手腕,将他的手钉在柱子上,孙策军队无不叫好。曹操听说太史慈威名,就给他寄了一封信,用盒子封起来,太史慈打开盒子,发现信里什么也没说,但盒子里放了当归(寓意太史慈应当向其投诚)。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吴书》记载:太史慈临死的时候,叹息说:“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着三尺长剑,走上天子阶堂。如今壮志未遂,无奈却要死啊!”孙权知道太史慈死了,十分悼念痛惜。

太史慈的儿子名叫太史亨,后来升官升到越骑校尉。

《吴书》记载:太史享字元复,历尚书、吴郡太守。


太史慈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