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2.13 农奴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的灭亡

2023-08-29 10:09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13、农奴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的灭亡


  农民反对封建地主的斗争充满整个封建主义时代,但只是到这个时代的末期才达到特别尖锐的程度。

  14世纪,农民战争席卷了法国,这个战争在历史上称为“查克里”。14世纪末,英国爆发了以瓦特·泰勒为首的席卷大部分国土的农民起义。16世纪初,在城市下层群众支持下的农民战争笼罩了德国。领导起义的是托马斯·闵采尔。

  在英国、捷克、德国的农民战争中,起义者的口号愈来愈带有激进的性质。城乡被剥削群众对于平等的渴望表现为要求财产共有。

  这是对消费方面的平等的渴望。虽然财产共有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在那个历史时期却具有革命的意义,因为它把群众发动起来进行反封建压迫的斗争。

  在俄国,17世纪伊万·鲍洛特尼柯夫、斯切潘·拉辛和18世纪叶梅连·普加乔夫所领导的农民战争,规模待别巨大。起义农民力求废除农奴制,分得地主土地和官地,消灭地主的统治。在19世纪50年代,封建农奴制经济体系的危机急剧尖锐化,在1861年改革前夜,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汹涌浪潮。

  在中国,规模巨大的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持续了几百年。清代太平军起义[1]席卷了千百万农民群众。起义者占领了中国古都        南京。太平天国的土地法宣布了土地和其他财产的使用一律平等。太平天国在国家组织中把君主政体和农民民主主义独特地结合在一起。

  在封建时代将近结束时,出现了两个杰出的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个是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他写了一本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2],一个是意大利人托马佐·康帕内拉,他写的书叫做《太阳城》[3]。这两个思想家目睹当时社会中日益增长的不平等和矛盾,就把自己对社会灾难发生的原因的看法用独特的形式叙述出来:他们描写了在他们看来是理想的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秩序下这些灾难将被消灭掉。

  这两个空想家的书描绘了没有私有制及其一起罪恶的社会制度。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既从事手工业劳动,也从事农业劳动。全体居民每天工作6小时,甚至4小时,他们的劳动果实完全能够满足一切需要。产品是按需要分配的。儿童教育是社会事业。

  莫尔和康帕内拉的著作在社会思想发展中起了进步的作用。他们包含着远远超过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想。但是莫尔和康帕内拉不知道社会发展规律,他们的思想是不能实现的空想。在那个时候,不可能消灭社会不平等,因为生产力的水平要求从封建剥削过渡到资本主义剥削。

  农民起义的革命意义在于这些起义动摇了封建主义的基础,终于废除了农奴制。

  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在西欧各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领导推翻封建主义斗争的是资产阶级。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来加速封建制度的灭亡,以资本主义剥削代替农奴制的剥削,并把政权夺到自己手中。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农民是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力军。16世纪尼德兰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是这样,17世纪英国革命的情况是这样,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也是这样。

  资产阶级享受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果实,他们踏在农民的肩上窃取了政权。农民对压迫者的仇恨是强烈的。但是农民起义是自发的。作为小私有者阶级的农民是分散的,不能提出明确的斗争纲领,建立坚固的团结一致的战斗组织。农民起义只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并由工人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人阶级还是一个软弱的、人数不多的、没有组织的阶级。

  在封建社会内部,多少已定型的资本主义成分业已成熟,成长起新的剥削阶级        资本家阶级,同时出现了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人        无产者。

  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注:

[1] 19世纪中叶。

[2] 16世纪。

[3] 17世纪。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2.13 农奴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的灭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