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B 1903.52-2021英文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23-07-20 17:05 作者:标准翻译网bzfyw  | 我要投稿

国家标准英文翻译英文版GB 1903.52-2021 英文版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 Food Nutrient Fortifier - Heme Chloride

GB 1903.52-2021英文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高铁血红素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检疫合格动物的血液及血球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冰乙酸法、酶解和乙酸结合法经加

工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氯化高铁血红素。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C34H32ClFeN4O4

2.2 结构式

2.3 相对分子质量

651.95(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蓝色或黑色

状态 晶体或粉末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 微生物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a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 4789.1执行。

附 录 A

检 验 方 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

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硝酸:分析纯。

A.2.1.2 硫化钠:分析纯。

A.2.1.3 硫酸溶液:取5mL浓硫酸,缓慢加入约80mL水中,再加水定容至100mL。

A.2.1.4 盐酸溶液:取50mL浓盐酸,加水稀释定容至100mL。

A.2.1.5 硫氰酸铵溶液:溶解8g硫氰酸铵于适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A.2.1.6 吡啶氢氧化钠溶液:溶解1.2g氢氧化钠于200mL水中,再加入100mL吡啶,混合。

A.2.1.7 氨溶液:取氨水4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A.2.2 仪器和设备

A.2.2.1 水浴箱。

A.2.2.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g和0.001g。

A.2.3 鉴别方法

A.2.3.1 呈色试验

A.2.3.1.1 称取0.01g(精确至0.001g)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加入1mL硫酸溶液(A.2.1.3)和1mL

硝酸(A.2.1.1)溶解后水浴蒸干。残留物加入10mL盐酸溶液(A.2.1.4)溶解,加入数滴硫氰酸铵溶液

(A.2.1.5),摇匀,溶液应呈现暗红色。

A.2.3.1.2 称取0.005g(精确至0.001g)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加入10mL吡啶氢氧化钠溶液(A.2.1.6)溶

解,再加入0.1g硫化钠,摇匀,溶液应呈现暗红色。

A.2.3.1.3 称取0.01g(精确至0.001g)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加入5mL硝酸后摇匀,加热,溶液应呈

现黄色。冷却后,用氨溶液(A.2.1.7)将pH调整至碱性,溶液应呈现橙黄色。

A.2.3.2 红外光谱法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按照GB/T 6040的规定进行试验,试样的红外光谱应与对照的谱图一致。对

照谱图见附录B。

A.3 氯化高铁血红素(C34H32ClFeN4O4)含量的测定

A.3.1 紫外分光光度法

A.3.1.1 方法提要

氯化高铁血红素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386nm±1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吸光度值A,根据标准工作液浓度计算试样含量。

A.3.1.2 试剂与材料

A.3.1.2.1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水定容至1L。

A.3.1.2.2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物质(Hemin):C34H32ClFeN4O4,CAS:16009-13-5,纯度≥97%。

A.3.1.2.3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物质20mg(精确至0.1mg),加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A.3.1.2.1)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200.0mg/L的标准储备液。该溶

液于棕色试剂瓶中0℃~4℃避光保存,有效期3d。

A.3.1.2.4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工作液:分别吸取适量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A.3.1.2.3),用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配制成标准工作液。

A.3.1.3 仪器和设备

A.3.1.3.1 紫外分光光度计。

A.3.1.3.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g和0.0001g。

A.3.1.4 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的试样,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约含8μg氯化高铁血红素

试样溶液。

取适量试样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试样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应在386nm±1nm。确保标准

工作曲线及试样样液的吸光度值A 在0.3~0.7。当吸光度值A 超过此线性范围时,可适当加大试样的

稀释倍数。

分别取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溶液和试样液,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空白,在386nm±1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A。

A.3.1.5 结果计算

氯化高铁血红素的质量分数W1按式(A.1)计算。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5%。

A.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A.3.2.1 方法提要

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定

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3.2.2 试剂与材料

A.3.2.2.1 甲醇:色谱纯。

A.3.2.2.2 乙酸:色谱纯。

A.3.2.2.3 乙酸溶液:吸取6mL乙酸(A.3.2.2.2),用水定容至1L。

A.3.2.2.4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物质(Hemin):见A.3.1.2.2。

A.3.2.2.5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见A.3.1.2.3。

A.3.2.2.6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工作液:临用时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

储备液配制相应标准工作液。

A.3.2.2.7 滤膜:0.45μm,水相。

A.3.2.3 仪器和设备

A.3.2.3.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A.3.2.3.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g和0.0001g。

A.3.2.4 分析步骤

称取0.02g(精确至0.001g)试样于100mL的容量瓶中,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容

至刻度,摇匀后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A.3.2.5 参考色谱条件

A.3.2.5.1 色谱柱:C18柱,250mm×4.6mm,粒径5μm,或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A.3.2.5.2 流动相:甲醇∶0.6%乙酸=70∶30(体积比)。

A.3.2.5.3 柱温:35℃。

A.3.2.5.4 流速:1mL/min。

A.3.2.5.5 检测波长:399nm。

A.3.2.5.6 进样量:10μL。

A.3.2.6 色谱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对试样和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氯化高铁血红素的保留时间约为5.021min,

以保留时间定性,试样的保留时间应与标准溶液的相对保留时间一致,偏差在±2.5%以内。同时记录

峰面积,根据标准工作液得到试样氯化高铁血红素的浓度,标准品和试样的色谱图参见附录C。

 

(www.GB-GBT.cn):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 Food Nutrient Fortifier - Heme Chloride

GB 1903.52-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高铁血红素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检疫合格动物的血液及血球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冰乙酸法、酶解和乙酸结合法经加

工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氯化高铁血红素。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C34H32ClFeN4O4

2.2 结构式

2.3 相对分子质量

651.95(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蓝色或黑色

状态 晶体或粉末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 微生物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a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 4789.1执行。

附 录 A

检 验 方 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

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硝酸:分析纯。

A.2.1.2 硫化钠:分析纯。

A.2.1.3 硫酸溶液:取5mL浓硫酸,缓慢加入约80mL水中,再加水定容至100mL。

A.2.1.4 盐酸溶液:取50mL浓盐酸,加水稀释定容至100mL。

A.2.1.5 硫氰酸铵溶液:溶解8g硫氰酸铵于适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A.2.1.6 吡啶氢氧化钠溶液:溶解1.2g氢氧化钠于200mL水中,再加入100mL吡啶,混合。

A.2.1.7 氨溶液:取氨水4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A.2.2 仪器和设备

A.2.2.1 水浴箱。

A.2.2.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g和0.001g。

A.2.3 鉴别方法

A.2.3.1 呈色试验

A.2.3.1.1 称取0.01g(精确至0.001g)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加入1mL硫酸溶液(A.2.1.3)和1mL

硝酸(A.2.1.1)溶解后水浴蒸干。残留物加入10mL盐酸溶液(A.2.1.4)溶解,加入数滴硫氰酸铵溶液

(A.2.1.5),摇匀,溶液应呈现暗红色。

A.2.3.1.2 称取0.005g(精确至0.001g)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加入10mL吡啶氢氧化钠溶液(A.2.1.6)溶

解,再加入0.1g硫化钠,摇匀,溶液应呈现暗红色。

A.2.3.1.3 称取0.01g(精确至0.001g)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加入5mL硝酸后摇匀,加热,溶液应呈

现黄色。冷却后,用氨溶液(A.2.1.7)将pH调整至碱性,溶液应呈现橙黄色。

A.2.3.2 红外光谱法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按照GB/T 6040的规定进行试验,试样的红外光谱应与对照的谱图一致。对

照谱图见附录B。

A.3 氯化高铁血红素(C34H32ClFeN4O4)含量的测定

A.3.1 紫外分光光度法

A.3.1.1 方法提要

氯化高铁血红素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在386nm±1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吸光度值A,根据标准工作液浓度计算试样含量。

A.3.1.2 试剂与材料

A.3.1.2.1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水定容至1L。

A.3.1.2.2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物质(Hemin):C34H32ClFeN4O4,CAS:16009-13-5,纯度≥97%。

A.3.1.2.3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物质20mg(精确至0.1mg),加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A.3.1.2.1)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200.0mg/L的标准储备液。该溶

液于棕色试剂瓶中0℃~4℃避光保存,有效期3d。

A.3.1.2.4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工作液:分别吸取适量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A.3.1.2.3),用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配制成标准工作液。

A.3.1.3 仪器和设备

A.3.1.3.1 紫外分光光度计。

A.3.1.3.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g和0.0001g。

A.3.1.4 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的试样,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约含8μg氯化高铁血红素

试样溶液。

取适量试样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试样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应在386nm±1nm。确保标准

工作曲线及试样样液的吸光度值A 在0.3~0.7。当吸光度值A 超过此线性范围时,可适当加大试样的

稀释倍数。

分别取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溶液和试样液,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空白,在386nm±1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A。

A.3.1.5 结果计算

氯化高铁血红素的质量分数W1按式(A.1)计算。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5%。

A.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A.3.2.1 方法提要

氯化高铁血红素试样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定

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A.3.2.2 试剂与材料

A.3.2.2.1 甲醇:色谱纯。

A.3.2.2.2 乙酸:色谱纯。

A.3.2.2.3 乙酸溶液:吸取6mL乙酸(A.3.2.2.2),用水定容至1L。

A.3.2.2.4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物质(Hemin):见A.3.1.2.2。

A.3.2.2.5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储备液:见A.3.1.2.3。

A.3.2.2.6 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工作液:临用时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氯化高铁血红素标准

储备液配制相应标准工作液。

A.3.2.2.7 滤膜:0.45μm,水相。

A.3.2.3 仪器和设备

A.3.2.3.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A.3.2.3.2 分析天平:感量为0.1g和0.0001g。

A.3.2.4 分析步骤

称取0.02g(精确至0.001g)试样于100mL的容量瓶中,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容

至刻度,摇匀后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A.3.2.5 参考色谱条件

A.3.2.5.1 色谱柱:C18柱,250mm×4.6mm,粒径5μm,或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A.3.2.5.2 流动相:甲醇∶0.6%乙酸=70∶30(体积比)。

A.3.2.5.3 柱温:35℃。

A.3.2.5.4 流速:1mL/min。

A.3.2.5.5 检测波长:399nm。

A.3.2.5.6 进样量:10μL。

A.3.2.6 色谱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对试样和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氯化高铁血红素的保留时间约为5.021min,

以保留时间定性,试样的保留时间应与标准溶液的相对保留时间一致,偏差在±2.5%以内。同时记录

峰面积,根据标准工作液得到试样氯化高铁血红素的浓度,标准品和试样的色谱图参见附录C。


GB 1903.52-2021英文版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