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狱月狂病(Rewrite)

很多网友对于《恋狱月狂病》的评价是要比《壳之少女》高的,我却持相反的看法,因为好像《恋狱》给予我的期待有些高了。首先从名字上看,《恋狱月狂病》看上去就很复杂很厉害;其次,一位侦探接到寻人委托,而寻找对象则是自己的前女友,这个故事还是非常有趣的,只不过《恋狱》好像没能把这个故事写好。
我思考了一下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恋狱》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人物的塑造上而不是故事的演绎上,所以你会发现玩家们对《恋狱》里角色的讨论是要比《壳少》热烈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呆萌的和菜,还是“由良教”教主,亦或是让无数玩家们所惋惜的凛,又或者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七七,她们都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印象自然而然会间接影响着玩家们对于故事的感受。
不过从这里又延伸出了一个问题:《恋狱》到底讲了什么?如果把游戏当成一部推理悬疑作来讨论,游戏末尾的反转是完全能支撑起“推理悬疑”这一标签的,但请仔细想想我们的男主高城秋五在游戏里的所作所为,我是知道人无完人这个道理的,所以作为一位参加过战争的前刑警,只能推理靠七七,打架靠冬史,这个倒暂且不提,最主要的是,明明时间已经如此之紧张了,这个人居然还在那推妹子,而且一推就是好几个。本来寻人加猎奇杀人双线并行的剧本应该是酣畅淋漓的,可全被高城秋五的骚操作给稀释了。所以在以秋五为第一人称角度叙述的情况下,我完全体会不到那种紧迫的氛围(秋五在贫民窟调查事件被人盯上了),这就很混乱了。
上面提到了结尾处的反转,确实有够惊艳,但要注意的是在游戏结尾处还有一场打戏,而这场打戏有多让人无语我真的不想再回忆了,我了解编剧想表达的是什么所谓的羁绊、友谊、信任之类的东西,可实际呈现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一回事,反而让人有点开始怀疑高城秋五的智商。所以哪怕之后的反转有多么让人瞠目结舌,都只能用来抵消这段打戏的逆天程度了。

除此之外,游戏的背景被设定在战后,而其中还牵扯到了宗教、迷信之类的东西,所以我想游戏应该是想要讨论某些东西或者阐述某种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可我只能看到高城秋五在那推妹子,《恋狱》被IG搞得有点像拔作了,虽然本作是IG的第一部作品,可这个比例还是有点夸张了:游戏内几乎所有女角色都有战斗的CG或场景,而且有些不止一次。我倒不是反感这种行为,毕竟游戏是要挣钱的,所以迎合市场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为了战斗而战斗,反倒让人提不起兴致。
最后,我想说我是不喜欢由良这个角色的。我为她生来自带的歧视感到同情,也佩服她为了替代和菜迸发出的勇气,可谁让本作有着另一位与她完全相反的女性存在呢?在看到她因为一种扭曲的爱而生出的嫉妒后,我并不害怕,反倒是产生了一丝怜悯,就像她命令其他人杀掉接近秋五的女人那样。
以下是对游戏的评价:
故事:B
双线并行,想以宗教为背景铺设一个很宏大的故事,但故事本身只把焦点放在了微小的部分,这种反差让我觉得怪怪的。听说《恋狱》重置了,希望在叙事上能有改善。
画面:B
此时杉菜水姬的画风还未形成,没什么特点,虽说色彩方面挺契合游戏背景,但表现力的确差了点。
配乐:A+
好吧,《恋狱》时期的MANYO也是处于巅峰的。
配音:B
一般,有些角色被演绎得同质化了,只有几个本身塑造得不错的角色的配音让我有点印象。
鬼畜:B+
比起《壳少》要来得直接一些,某些案件直接给出了被切割后的剖面图,但应该也处在一般人能接受的范围内。
总结:IG的处女作,给以后的大部分作品奠定了基调,也能看到杉菜水姬画风的变化过程,还是挺有趣的。还是建议在《壳少》前先把《恋狱》通了,第一是画面看上去舒服些,其次,或许能让你在《壳少》及《虚少》看到某些角色后产生感慨。总体来说,还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