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怎么办?全网最全压力疗法一文看清
本文省去大家试各种方法的步骤,直接上结论。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源以及价值观,因此疗法也大不同。
我首先把厌恶压力的人分为三种类型:
1.厌恶导致压力的事件
2.厌恶压力给自己心理带来的负面作用
3.厌恶压力给自己健康带来的负面状态以及躯体化症状
对于第一种情况,厌恶导致压力的事件,最好方法是改变认知,首推认知疗法。
你需要认识到一个事件对于自身的影响,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为什么要加入他人,你需要比较。
你不可能既要又要,对于这类高敏感的人来说,很多事情都会被归结为压力源,因此他们的生活中必然充满了压力。
认知是导致压力产生的根本,因为当你的能力提升时,你的需求也会响应提升,并且由于事件并不可能完全可控,因此事事都想要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想要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你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这件事究竟对你有没有好处?而当然,有些不把这些作为压力源的人,他们的事业、生活或者是健康有没有因此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有,那么你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你要统一衡量那些无压力者的机会成本,他们虽然心态轻松,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如果他们没有付出多少代价,那你为什么不向他们看齐,改变自己的认知?
对于第二种情况,厌恶压力给自己心理带来的负面作用。
相比第一种情况,此时你的来源并非因为事情,而是压力。
第一种情况类似于强迫症,也就是没事找事,事多;但这种情况就是单件事对你的影响很大。
因此,你需要改变的是你对压力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首推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重点在于应对恐惧以及逃避心理。
如同驯宠一样,为了培养一个性格相对正常的宠物,脱敏十分必要。
即便是你厌恶压力逃避压力,那你也应该面对他,并且更应该面对他。
摆脱恐惧的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所以,这种疗法中,行动,是第一位的。
不要先思考恐惧,而是先行动,把自己逼上绝路,然后再思考。
比方说我要打针,我就让医生先把针头扎进去,再思考恐惧的事情。
我害怕发传单被人拒绝,那我就先塞到别人手里,再考虑后续事件。
除此之外,也有正念疗法。
正念疗法适用于那些想法太多,受未来影响大的压力人群。
正念疗法的核心在于聚焦当下事件,做一件事情时,专注,感受。
即便这件事情是一件小事,你也应当尽自己所能把它做好:这个过程中,你要关注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感受。
吃一口饭,也要努力地感知这口饭。火候怎么样,口感怎么样,只关注当下,认真感受。
正念疗法其实有着两种作用,一是转移注意力,让你避开那些恐惧的事物;二是让你更好地投入当前行动中,让你注意力更加集中,行动更加高效。
但正念疗法同样有个不好后果,就是容易过度思考。虽然压力可能解决了,但是你会发现你对事物可能会过于专注,浪费时间和精力。
尤其不利于长时间重复性的工作以及考试。
接着说说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核心是通过一些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这个世界。
简单来说,作为一个参与者,你会感受到你过去获得的东西,你当下可以干的事情,以及未来有什么样的美好愿景。
相比于其他疗法,这个疗法更具有引导性,因此需要本人对积极心理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自学积极心理学,以及参与相关的活动,尤其是加入社群,互相分享,效果会更好。
如果说压力是损失成本的体现,那么积极心理就是收益的体现。他会告诉你你并不是一无所有,你做的也都是有意义的。
再说说提升心性。
心性的本质是,扩大你的意识海。
人们的内心如同水面,同样一块石头投入,你的水域越大,溅起的浪花对你的影响就越微小。
之所以遇到很多事情受负面情绪影响大,是因为你的心性不到位。
心性强的人不同于认知原因,认知是一件事既可以是压力也可以不是压力,而心性是同样是压力,对自己的影响不同。
心性强的人,同样会受到压力影响,但是因为压力产生的负面情绪相比普通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如何磨练心性?
多做事,多经历,当你经历得越多,你的心性也就越强。想象一下,当你面对十年前的你,当时所处的事情,是不是很多都能坦然?
除了经历外,自我消磨负面情绪也很重要。
不同于正念疗法当缩头乌龟无视负面情绪,心性的核心在于接纳,和解。
在你认知中一件事情并不如意,但你也不会因此感到气愤和懊恼。
你会容许意外状况的发生,容许自己或他人犯错,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
即使一时没法做到心性,你同样也可以以另外两种方法来模拟心性:
假设自己是个玩家,你当前只是自己控制的一个角色,下一步会怎么做?
假设自己是十年后的自己,甚至是父母辈的自己,会怎么来看来这件事?
前者叫置身事外,后者叫风轻云淡。
对于第三种情况,压力给自己带来了很多负面状态。
比如对你的健康,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冒汗,神经活动减弱,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
一听就很可怕,对不对?
压力这些姿态,可以理解为“战斗状态”。
慢慢说。
呼吸困难?是因为进入无氧呼吸状态。
血压升高?是因为增加血液供给。
冒汗?是因为降低体温。
神经活动减弱?是因为降低痛觉。
记忆减退,智力下降?是为了让你更专注,不要想太多。
把这些联合起来是什么?
没错,就是战斗。
你身体的战斗本能在面对压力。
想想看,当你在原始社会时期,一头猛兽发现了你,你自知逃离不了,压力直接上升,你的身体会怎么样?
呼吸顺畅,然后开始分解乳酸?
血压降低,使不上劲?
体温不升高,然后动一下关节就咔咔响,韧带拉伤?
神经高度兴奋,想到遗书要怎么写,自己的葬礼怎么办?
记忆力回光返照,自己的一生瞬间过完?
然后野兽就发现了一个站在原地走不动路的你。
于是你这种基因就传不下去。
所以,这些虽然对于脑力活动来说是负面效果,但对于运动和对抗活动却是正面效果。
对于这种负面状态,本身就是人的身体本能,因此,你有两种方法:
一,提前透支,降低“负面效果”
在你的压力事件到来之前,有时间多运动。
不同于有压力之后再运动发泄,在有压力之前运动可以很好地消耗你身体的状态,降低身体对负面环境的应激能力。
同样会有负面效果,但由于你运动过了,消耗了大量糖原,同时肌肉处于修复状态,运动积累的乳酸也在处理之中,因此负面效果会大大缩减。
二,及时分解,当你感觉不舒服时立刻发泄。
发泄的方式当然有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堵不如疏,因此你可以尝试跑步,跳跃,大喊大叫,疯狂深呼吸的方式在不太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缓解压力。
当你因为压力焦虑时,那就让自己更焦虑;当你睡不着时,那就不要睡,一直逼自己干其他事;当你喘不过气来时,那就直接憋气,别呼吸。
很快你的身体就会主动服软。
以上这些方法,选择自己合适的用,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