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涨71%!疯狂的锂电池还有投资机会吗?

2021-07-21 15:32 作者:网叔点财  | 我要投稿

在今年年初的大幅回调之后,锂电池板块近期强势上行,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走势画风如下:


从3月下旬的低点算起,已经涨了71%,可谓疯狂!




一.锂电池板块缘何强势?

主要原因可能有:

1. 行业成长性强,按照我们下面测算,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到2025年比2019年有4.6-6.45倍的增长。(具体逻辑看第四小节)


2. 政策确定性强,国家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奠定了碳中和相关产业的长期逻辑,而锂电池作为新能源中的优质赛道,未来发展确定性较强。


3. 流动性充足,7月9日央行公告将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到3%左右;基金方面,6月份新基金发行回暖,上半年发行1.3万亿份,上半年股市资金净流入1.45万亿左右,而去年全年仅1.8万亿,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足的背景之下,市场对于高成长的行业愿意付出更高的对价,进而促成了锂电池这波超强行情。




二.什么是锂电池行业?

锂电池的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锂电池生厂商和下游的终端客户三部分组成。


锂电池的上游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和隔膜等供应商;

中游企业为锂电池生产商,通过对上游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锂电池电芯,根据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锂电池电芯、模组和电池包方案;

下游则为终端用户,用户主要集中在储能、动力领域和消费领域。


锂电生产设备按照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段。


前段为极片制片环节,主要包括搅拌、涂布、辊压、分切、极耳成型等工序,中段为电芯装配环节,主要包括卷绕/叠片、入壳、注入电解液等工序,后段为电化学环节,主要包括化成、分容、检测、组装电池组等。

经过这三段流程,形成电芯,然后多个电芯形成模组,并根据整车的电压要求,会将几个模组进行串联抬升整体电压,这就是模组成包技术,最终形成电池包。然后再使用到下游应用端去。

这个行业主要是由下游需求驱动的,而最强的需求端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领域,在下游市场中占据70%左右的份额,因此我们要重点对动力电池领域进行深入分析,以判断未来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过去投锂电池赚不赚钱?

过去投资锂电池行业会怎么样呢?我们以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中的前五大权重股的历史过往表现来看一下:

近几年赚钱效应明显,比如恩捷股份近3月涨了109%,近1年翻了两倍以上,其他权重股近一年都有翻倍以上的收益。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股票在最近三年回撤幅度也不小,普遍在35%-50%左右,中小企业回撤幅度会更大一些,说明投资这个赛道的企业可能会在市场某个阶段要忍受较大的波动幅度。

在盈利水平方面,ROE表现相对一般,龙头企业分布在7%-15%区间,销售毛利率在20%-40%左右,销售毛利率中,恩捷股份相对较高一些,超过40%,宁德时代在27%左右;销售净利率中,比亚迪相对较低,上游的恩捷股份较高一些,净利率不同环节公司有一定差异,上游赣锋锂业则具备较强周期性,波动相对较大。


在业绩成长性上,各家龙头企业成长性均较强,机构预测未来两年的业绩复合增速预期基本在60%-70%左右,比亚迪相对较低一些,也达到了30%,可能原因在于汽车周期从被动去库转向主动加库中,汽车销量弹性比汽车零部件更大一些,去年比亚迪业绩增速184%也反映了这点,在这个基础上未来两年年化还能达到30%左右相对也还是不错了。




四.锂电池还有没有投资价值?

答:从长期视角看,行业发展空间广阔,行业蕴含投资机会。

锂电池行业核心驱动逻辑在于:碳中和。

碳中和也称为净零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消除量相等。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之一,而气候变化会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事不管早晚是肯定要做的,而且晚做不如早做,因为等晚些时候再去做,那成本将会是巨大的。就像癌症,初期的时候容易治愈,扩散之后就算花很大代价也很难治愈。这一点在全球领导人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

而锂电池能够实现从源头减少碳排放,自然是顺应大趋势的发展,并且随着技术的突破,行业发展突飞猛进。


行业前景如何?

我们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将决定行业发展空间,而动力电池装机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电池价格,所以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电池价格是我们主要的分析对象,接下来我们逐一探讨一下。


1. 新能源汽车销量

国内方面: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中,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 120.6 万辆,同比+201.5%,累计渗透率达 9.4%。按照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全年销量预计在240万-270万辆这个水平。

按照安信证券预测,到2025年,销量有望达到800万辆,5年年化复合增速达到42%,几乎以两年翻个倍的速度增长,增速强劲。


欧洲方面:

1-6 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 104 万辆,同比增 160%,电动化继去年全年高速增长后,今年仍处于加速阶段。

渗透率方面,预计一季度和二季度渗透率将分别为13.5%和15%,比去年同期水平至少提升6个百分点左右,欧洲的新能源车成长性很强,欧洲新能源车成长性强的一个原因在于对碳排放超标的高额罚款、新能源购置税和车补等因素刺激,具体相关政策如下:


在相关政策催化下,预计 2021 年欧洲可完成新能源车销量 220~240 万辆,同比增长约 70%,按照申港证券预测到2025年能销售出775万辆左右,和中国市场差不多的水平,成长性也很强。


美国方面

美国方面当前的渗透率稍微低一些,美国今年1-5月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3.2%,但在拜登上台后,已先后提出一系列针对政府用车电动化的改革建议及电动化激励政策,成长性虽然没中国和欧洲那么强,但也已经有所起色了,比如美国 5 月电动车销量达5.8 万辆,创历史新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全球新能源车趋势的进程。

综上而言,机构预计2021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 575 万辆,同比增长 84%;全球 2025年销量达 1,756 万辆,5 年复合增长率达 41%。当然,这个预测不排除有一些乐观情绪在里面,但整体看就算把预期稍降一些,也改变不了新能源车销量大增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单车带电量的表现。


2. 单车带电量

在单车带电量上,可能的一个情况是稳健小幅增长,但幅度又不会特别大。

一方面,技术更好、能力密度更高的电池渗透率提升会使得同等体积下提升带电量,高镍电池也有望提高单车带电量;但另一层面看考虑,磷酸铁锂在成本和高循环耐高温的特点之下,以及充电桩铺开之后相对克服了其续航能力不足的缺点,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增速还稍微快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依然会是市场的选择之一,而其能量密度要低一些。

综合以上两点,在单车带电量上,预计每年会有一个小幅的增长,但增速不会很高,可能未来5年的年化复合增速在2%-3%左右。


3. 电池价格

4Q20年来,动力电池价格保持稳定: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5-0.55元/wh,三元电芯报价为0.65-0.67元/wh。


在原材料成本涨价压力之下,短期内比较比较难调降,从2020年年末以来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不过从中长期看,动力电池的价格会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提升趋于下降,不过从历史表现看,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已经过了最快的速度了,从2014年到2017年,动力电池价格曾经每年都会下降16.5%左右。但从2017年到现在,每年成本下降的平均值仅为5.8%左右——电池价格下降的速度变慢了,并且目前原材料如锂、镍、石墨、钴和锰等价格随着全球宽松后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成本端。

因此动力电池价格虽然会降,但降速可能会有所放缓,降价对市场规模的侵蚀远小于新能源汽车放量的贡献,且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成本项,其售价降低有望推动新能源车价格下调,并进一步加速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

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16.6GWh,按照上述测算,到2025年,全球1756万辆新能源车销量,比2019年的221万量提升了7.95倍,带电量如果提升16%,按此测算的话2025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会是2019年的9.22倍。再假设到2025年动力电池价格下降到2019年的50%-70%左右,对应到2025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也有2019年的4.6倍-6.45倍左右,成长性还是比较强的。

最后从供需格局上看,从2021 年 1-6 月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计划看,装机需求量和扩产规模比较匹配,供需格局相对良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价格不会过分杀跌并给行业盈利性带来损害。

所以,锂电池这个赛道从中期维度看,行业成长性还是不错的,在碳中和背景之下,发展空间广阔。




五.从长期看,锂电池行业的风险在哪儿?

1.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作为新兴行业,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相关公司如果不能始终保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并持续进步,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比如未来若固态电池渗透率提升,对于隔膜和电解液相关企业会造成较大影响,从业影响业绩持续性;氢能源车在远期的发展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


2.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该赛道未来业务发展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并且竞争压力不仅仅来自国内,这个赛道的竞争压力来自于全球竞争,比如海外的松下、LG化学等都有和宁德时代在竞争未来的市场,也不排除还会有新兵杀出,市场供给方的增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业的盈利中枢水平。


3. 估值消化风险

锂电池龙头企业当前估值水平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以包含较多锂电池企业的国证新能源车指数估值来看,当前PE为68.95倍,百分位为90.76%,也就是说当前估值比过去90%的时间都要更高一些,估值相对是偏高估的。


这样的估值水平其实已经包含了一部分乐观情绪在内了,有点把未来的成长性和业绩预期“借”到现在来了,如果未来成长性能持续兑现,那么问题不大;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遇到阻碍或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那么可能存在估值和业绩双杀的局面,这样一来如果你成本买的比较高,防御性就比较弱了,可能会在极端情况下面临股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行业前景虽然很乐观,但我们真金白银做投资,也还是要把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纳入考虑的。




六、现在还可以投资锂电池吗?

先看一下相关企业的估值情况,比亚迪PE为147倍,宁德时代为179倍,新能电池前五大权重估值最低的亿纬锂能都优110倍,当前该赛道的龙头企业估值绝对值普遍都不低。

在估值高的情况下,如果成长性够强,估值能在可见的一段时间消化掉,那么当前相对较高估值是可容忍的。

按照上面的业绩增速看,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余龙头企业未来两年业绩复合增速基本都在60%-70%左右,按照这样的增速预期,预测到明年年底,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和赣锋锂业估值从当前的一百多倍分别降低到81倍、49倍、71倍和80倍,到2023年分别降低到58倍、35倍、53倍和65倍。

从这里可以看到,就算是过了三年时间消化后,估值绝对值也并不算低。因此当前锂电池行业的估值普遍是偏高的。


按照相关度较高的指数估值百分位看,目前新能电池指数的PE估值百分位在75%左右,国证新能源车指数PE估值百分位在90%左右,均处于相对高位。

因此,网叔现在不建议一次性买入太多。

但拉长周期看,政策和趋势背景之下,锂电池远期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怕错过这个赛道的朋友可以考虑以定投或者分批投资的方式去考虑为主,这样从长期看能够平抑成本,即避免了可能一次性买在高位的尴尬,也可以确保自己不错过一个远期强成长性的赛道。


网叔:资深投资人,长期创业者。独立,理性,深度思考。热爱钱更在乎良善。闲来聊两句常识,骂几个混蛋,喝两杯小酒。

大涨71%!疯狂的锂电池还有投资机会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