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走出海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走出海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知识产权的风险,面临海外垄断企业不合理的专利诉讼。如何有效应对海外专利纠纷,成为中国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例如从2021年6月份以来,功能机时代的"大哥大"品牌诺基亚,就在全球8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针对一些中国企业发起了一系列的全球专利诉讼,未决诉讼超40起,并且都是申请禁令的严苛条件。这一系列近乎“野蛮”的诉讼行径,让沉寂多年的诺基亚似乎再次找到了存在感。
中国企业为何屡陷专利纠纷?
随着对海外市场开拓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不对等的专利纠纷。如今中国在5G、新能源等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技术突围,在全球市场影响力日益提升,这自然会让对手“眼红”,中国企业“出海”时往往会遭遇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取高额专利赔偿费用、打击竞争对手、兼并市场份额等等,许多传统强势专利权人用专利诉讼来针对中国企业,从而维持高额不对等利益。

以诺基亚为例,其寻求的5G专利收费每台设备高达3欧元,按照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中心2022年4月公布的5G专利数据,诺基亚的5G专利占到了7.6%,如果遵从诺基亚的专利收费主张,每台涉及诺基亚5G专利的设备换算下来需要向诺基亚支付40欧元,这还仅仅是5G专利,不包括2G/3G/4G专利。利用长期在通信领域的垄断地位,诺基亚不断通过专利诉讼来获取巨额收费。
专利领域“打铁”还需自身硬
事实上,诺基亚此举也是榨干其5G专利最后的价值,现如今的5G时代诺基亚相关的专利份额早已没有当年2G、3G和4G时代的辉煌。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涉及近4.7万项专利族,其中中国声明超过1.8万项专利族,占比接近40%,排名世界第一。申请人排名方面,华为公司声明5G标准必要专利族6500余项,占比14%,随后是高通、三星、LG和OPPO。

另一份来自欧洲专利局发布的2021专利指数报告表明,同年在欧洲市场中国申请的数字通信专利多达4462项,同样是排名第一,并且保持了高增速。具体到申请者,第一是华为,前十名有多家中国公司,除了华为还包括OPPO、中兴、vivo等等。

这也证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重视专利研发,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特别是5G专利布局,领先全球。援引德国专利局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报告》,2021年中国在德国申请的专利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5G移动通信标准专利上,光是在德国中国企业就已经申请了4308项,甚至超过了美国,后者申请数量为4115项。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仍尚未取得与专利实力匹配的话语权,包括华为在内,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都是净支付方。话语权需要靠自身争取,包括积极应对专利诉讼、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利益,国产手机厂商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反诉诺基亚基站侵权,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充满艰辛的。中国企业正是需要勇于踏出这一步,储备更多专利纠纷相关的应对经验。
市场需要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
面对诺基亚“大动干戈”、意图利用垄断地位收取不合理的畸高专利费的行径,除了企业方强化自身专利实力的应对措施,市场监督机构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据MLex报道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正在调查诺基亚等5G专利持有人在许可费方面的反垄断问题,向被调查公司发放了调查问卷,这点也被诺基亚承认。

利用垄断专利挤压对手,显然不利于整个市场的进步和发展,并在反垄断法案调查中吃瘪。“长江后浪推前浪”、“沉舟侧畔千帆过”,不进步、吃老本终究难逃淘汰。中国科技企业在专利领域正展现蓬勃的生机,成为新时代的“后浪”。与此同时也呼吁各方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如此方能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