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ay12——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和医学治疗的最新进展

2023-07-26 15:45 作者:摘一片云-  | 我要投稿

明天要找付老师讨论课题了,而现在的我像个文盲,害怕极了TT。于是这次找了几篇综述。这篇是专门讲腹主动脉瘤的综述,2019年发表在nature reviews。

  • PMID: 30443031

  • DOI: 10.1038/s41569-018-0114-9

AAA的动物模型

1. AngII输注

2. 弹性蛋白酶灌注

3. 氯化钙或磷酸钙

4. 异种移植模型

5. 其他的新型模型


AAA的发病机制1——AAA是一种获得性的、免疫驱动的主动脉壁破坏

炎症在大约5%的AAA中起关键的致病作用。慢性主动脉炎症释放一系列蛋白水解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氧化衍生的自由基、细胞因子和相关产物。导致主动脉基质破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功能障碍。

KEGG分析显示,在AAA中一系列免疫相关过程上调,包括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白细胞跨内皮迁移、B细胞和T细胞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和造血细胞谱系。

AAA可能是一种由对有限数量的特异性抗原的反应驱动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疾病。


炎症对AAA的影响示意图。慢性主动脉炎症导致主动脉壁破坏。大量的先天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外膜血管或外膜周围淋巴结、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腔内血栓进入主动脉壁。这些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增强炎症反应。炎症细胞产生的氧源性自由基等产物可诱导介质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和表型改变,导致介质产生基质和修复基质的能力部分丧失。浸润性炎症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可诱导培养基的微原纤维断裂,导致壁弹性丧失。

最终,这些影响可导致终末期AAA典型的内侧变薄和主动脉变弱



AAA的发病机制2——AAA是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反应

大多数AAA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终末阶段之一(95%)。

主动脉内膜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导致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力(HF),如剪切应力。内皮和内侧血管平滑肌细胞感受HF,刺激内皮细胞释放NO,导致VSMC表型转变,VSMC释放基质酶,血管过度重塑,导致AAA的发生。


AAA的发病机制3——遗传因素

microRNA、SNP、脂质代谢


AAA的发病机制4——生物力学因素

壁应力升高,加剧动脉壁的损伤


AAA的药物治疗1——二甲双胍

长期的高血糖导致细胞外基质糖基化,导致主动脉壁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这种交联的细胞外基质更难被蛋白酶分解,并且与非交联的细胞外基质相比,促进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细胞因子的倾向更低。

二甲双胍的益处被认为是由于抑制主动脉炎症和基质降解。


AAA的药物治疗2——干细胞


AAA的药物治疗3——靶向TGF-β通路

血栓素1的作用下产生活性TGF-β二聚体,通过1型和2型TGFβ受体之间形成的复合物激活典型信号转导,活化的SMAD2/3/4形成复合体并转运到细胞核中激活TGFβ靶基因的转录。

非典型信号通过TGFBR2受体激活下游独立于SMAD蛋白的信号通路,包括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因子- κB (NF- κB)通路。

TGFβ的保护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激活调节性T细胞,抑制炎症和基质降解,以及消除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可以通过上调TGF-β信号抑制AAA的生长。

Day12——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和医学治疗的最新进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