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南联大》纪录片-火的洗礼

2023-04-25 16:27 作者:-墨苏-  | 我要投稿

(我是看到了西南联大纪录片的第四集才突然惊觉-或许我应该写一篇观后感。) 1938年9月28日9时20分,日本飞机轰炸昆明,短短两个小时投下了一百零三枚炸弹。学生们听到防空警报,纷纷向北城外的荒山奔去。陈岱孙边跑边在人群中寻找他的朋友-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金岳霖,而正在教学楼内编写专著《论道》的金岳霖正沉醉其中,浑然不觉警报的喧嚣。当挚友陈岱孙在轰炸结束后找到他时,他拿着笔正站在中楼门口,四周皆是废墟。 1940年10月13日,西南联大遭遇抗战以来最严重的轰炸,联大的教学楼和宿舍全部被炸毁。这一天,金岳霖失去了他七十万字的《知识论》手稿;费孝通失去了他的社会学研究室。 在此之后,金岳霖照旧在没有课的清晨写作,费孝通把他的社会学研究室搬到了当地人供奉神明的魁星阁。费孝通曾表示若不是把社会学研究室搬到了呈贡县城,可能不会做出现有的成就,正正印了那句“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而费老的《乡土中国》也将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938-1944年间,日军飞机袭击云南281次,群众伤亡7500多人。 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我国决定出兵帮助邻国打击日本法西斯。军队急需翻译,教育部号召大学外文系高年级学生参军一年。 穆旦在《阻滞的路》中写到: 这些是应付敌人的必须的勇敢 保护你们的希望 实现你们的理想 然而我只想回到那已迷失的故乡 因为我曾是和你们一样的孩子 我要想世界笑 再一次闪着幸福的光 我是永远地被时间冲向寒凛的地方 这是穆旦参军后在印度养伤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但即使乡愁已入骨,学生翻译员还是奋斗在抗战的第一线。 梅贻琦先生在号召学生参军时说道:“平时我们只能恨没有好的合适的机会为国家服务,能亲自经历着伟大时代而赐予。” 于是,抗战十四年中西南联大八百多人入伍,是从军人数最多的一所大学。

《西南联大》纪录片-火的洗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