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试失意时,我总想起“吕秀才”

2022-04-11 06:28 作者:莹哥话真多  | 我要投稿


图片来源:纳豆家


01


我初看《武林外传》的时候是2006年,那一年我考大学。考完了,等成绩的日子,就在家看电视,遥控器按了一个遍,什么也看不下去,后来就翻到了一个电视台正在播放这部情景喜剧。


那个时候都不知道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看到穿着寒酸身形单薄的吕秀才正在被众人奚落,后来知道了他是家道中落的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可总也考不上。那段时间,我害怕极了,想着自己考不上怎么办。


我不敢想,可又忍不住不想。


于是我看着吕秀才,乍以为他的剧情一定写满了一个落榜生的落寞和消沉。可是这部戏看到结尾,我看到的却是“希望”。哪怕条件再苦,哪怕运气再差,哪怕空欢喜一场,哪怕生死关头,无论是吕秀才,或者是同福客栈里的任何一个人,总是很快的找到其中的一些盼头,一线期望,并且绝不放弃。


看完之后,我还是害怕,但不那么畏惧结果了。


02


佟掌柜说,吕秀才考了七八年,都没中举。


我当年考心理咨询师二级(强调一下,现在已经取消了取消了啊)考了五六次。现在说来轻描淡写,但实际便是几年的时光。那个时候,身边的人似乎认真的看几个月的书,就能考过,而我愣是看了两三年的书,可每回考试总是差那么几分。当初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别人也说很简单,可是我也是用了整个大学时光去备考。这些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读书这块料。


我没法和别人说明自己的难过,别人总是会对我说:你下次更努力一点,就肯定能考过了。


可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我甚至不相信自己有考过的可能性,那,还考吗?


李大嘴问吕秀才:你说你读书到底是为了啥呀?


吕秀才说:起初我读书是为了功名,后来读着读着心里就没底了,那么多书,冲动。冲动到后来吧,突然就反应过来了,怎么说呢,就拿交朋友来说用的是心,他不是用学问,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去炫耀,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


现在,我和学生沟通挺好,也挺能和同学们共情,为学生解开一些人生困惑(本人单方面认为)。甚至,我也有过心思钻进死胡同的时候。当我走出来的时候,就庆幸,还好自己看过学过的知识,在我需要的时候开解了我。


所以,读书一定是要拿到一个证,或者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成功吗。能学以至用,才是读书的根本。


吕秀才手无缚鸡之力,可是他敢去面对客栈中顶尖高手白展堂都搞不定的姬无命,也不畏惧他的师父公孙乌龙来寻仇。他靠的是知识,但也靠的是一颗炽热的心,这也是读书的根本——知识,改变命运。


而不是,学历,改变命运。


03


有同学问我,老师,考试失败了,还考吗?别人知道我没考过,都在背后笑我,怎么办。


我深知考试的痛苦,所以不敢劝任何同学坚持,因为没有人能打包票说下一次一定行。但现实中的我深知自己确实不是读书这块料,也总是不放弃,有点死磕的意思,也不怕别人嘲笑“做老师的连这么简单的考试都考不过”。


莫小贝的学堂先生来家访时,把吕秀才屡考不中的事当成反面典型,说他不是读书的料。没有人都在揶揄他读书失败这件事。《武林外传》电视剧直到最后一集结束,吕秀才在考学这件事上,都没有一丝成功的迹象。但他也没有放弃的迹象。他还写过书,好像也没有什么水花,还因此被无良书商范大娘坑了。


他从小看到家庭没落,孤身一人,考学失利,戏里的吕秀才展示在我们面前时受过的挫折不少,可他还是依然保持着真诚,还有努力。


吕秀才当然是电视剧里的人物,可即便是虚构的人,也总是反映着现实里的人心。电视剧只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那些情节是我们内心的理想:成就普通人的英雄主义。


所以如果是我,我还会继续考。因为看到吕秀才之后,我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

考试失意时,我总想起“吕秀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