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传播学】考博历年真题参考书、专业课复习计划、考博重点
微信公众号 考研考博成长笔记 今天
郭老师解析:
北京地区开设传播学博士点的院校还有人大、中传、法大更多的院校选择院校咨询欢迎随时咨询郭老师。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博招生采用的是申请-考核-复试制的招生方式,这种招生方式相对于考试制的院校来讲还是比较复杂的,招生的时候导师还是会看考生的本硕院校,科研论文、外语以及博士修习计划这些内容,所以建议考生在九月初就应该着手准备这些内容了。大家考博的时候也是可以把多所院校作为考博的备选院校,重要考试时间点能够错开就可以了。
请通过初审进入复试的考生,于2018年3月30日进行资格审查
笔试:
时间:3月31日上午8:30-11:30
地点: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105室
面试:
时间:4月1日上午8:30-考试结束
一、考博真题分享
郭老师解析:
北大传播学的笔试科目考试时间都是三个小时,答题纸是十几页答题纸,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把这些参考书读精吃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考生可以在学长的带领下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课的复习,并且我们考博不像是考研,信息的获取是非常关键的,考生一定要多多的获取一些别人没有的信息资料,使我们的竞争更具有优势。
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多的关注自己所要报考的导师最新的一些论文,相关的专著大家有时间的话要去多翻翻,因为这些有可能就是我们考博的题目。大家在这几个月内一定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二、参考书推荐

郭老师解析:
考博是不公布参考书的,这些参考书是根据历年考生的学生给大家推荐的,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具体的参考书目是根据考生的基础来做推荐的,并且这些书也只适合与考生前期复习的时候打基础用,如果想要得高分的话,看这些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是需要考生平时多多的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导师最新的论文和专著考生也是需要多多的去关注的。
三、招生人数、分数线统计
北大的传播学每年录取的人数是非常的有限的,一般年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考生能到到30多个,最终录取的考生基本在5个左右上下浮动,18年录了7个人,17年录了5个人。所以从竞争难度上来讲是非常的大,所以正在考或者是打算考这个专业的考生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院校的选择上,建议大家可以把多所院校作为考博的备选院校,这样也能给自己多项选择。
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

北大组织的英语考试
时间:每年的一月初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答题纸。考生应将客观题的答案按要求涂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主观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的区域内。考生应自备 2B 铅笔和橡皮等文具用于填涂客观题答案。
二、考试内容
考试分三部分,即听力、阅读理解和写作。
第一部分 听力
考查考生英语的听力理解能力。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考查考生阅读并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三部分 写作
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该部分由 A、B、C 三节组成。
A 节:议论文写作。考生根据一段阅读材料和一段音频(或视频)材料的提示信息,写出一篇 250-300 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
B 节:有两种可能的题型:1)考生根据所给的图表写出 150-180 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描述性、解释性短文。2)考生根据所给情境写出 150-180 词的应用文(如电邮、留言、信函、发言提纲等)。
C 节:学术文章概要写作。考生阅读一篇英文文献,抓取要点,用汉语写出 280-300 字的概要。
1
1、审查流程、内容及评价标准
1) 外语水平考核
专家组成员根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外语要求考核,外语成绩证明应为三年之内取得(以报考年份为基准);
新闻与传播学院划定2018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合格分数线60分,小语种合格分数线50分。
2) 综合审查
专家组成员对外语合格的考生材料进行综合审查,按照专业基础水平(含课程内容及成绩、学位/代表性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等)、研究潜力等进行分项打分,总分采百分制(60分及格);
3) 初审成绩不及格或超出进入复试比例的考生,为初审未通过。
2、复试人选的确定
1) 专家组根据初审成绩,结合考生的报考意愿,确定进入复试的人选;
2) 报考考生初审成绩以报考专业为组排名;
3) 根据审核结果和当年招生计划,原则上决定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与各专业当年的计划招生人数的比例按照3:1择优确定进入复试考核的名单,根据生源情况可适当增减,择优初审,宁缺毋滥。
2018年材料审核进入复试情况:

1
复试规则
1、复试专家组
复试由5位招生专业专家组成员组成的复试小组进行。
2、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笔试加面试;
(2)复试中的笔试内容、评分标准由各招生专业专家组自行决定,笔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3)参加面试的考生应向专家面试组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面试组对学生的攻博研究计划、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和评价。
3、复试成绩的计算
(1)复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均按百分制计算;
考生的最终复试总成绩,根据上述两部分的成绩按照笔试50%、面试50%的权重进行计算(百分制)。
(2)每一部分的成绩均按60分为及格,最终复试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初取规则
1、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若有任何一门不及格者,或者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初取。
2、各专家组在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照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初取名单。
四、考博的专业课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