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三)火攻十二
一
火攻,泛指借助外界条件,冲击和扰乱敌人的部署,削弱敌军战斗力的各种方法。
火,并不需要事先筹备很多物资,只要有火种和一些必要的助燃物即可。甚至,助燃物还可以直接从敌人手中夺取或者借用。
火攻的目标分为五种。①,人。②,粮草。③,器械,衣物,营帐等物资。④, 库房或者营房。⑤,运输工具或者通行的道路。
火攻需要借助一定的先决条件。天气干燥,风势大,一旦起火就容易蔓延。即使没有敌人故意纵火,不小心失火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
火势初起时,火头覆盖的范围不大,比较容易扑灭。一旦蔓延开了,再有了风的助力,卷起的火苗肆虐,难以靠近,这火可就难救了。
放火,最为重要的是预防,尽量地早发现早解决。重点地段要设置固定的岗哨,库房禁止接近,并且加派流动巡逻。
设立营房和库房时,就要考虑到起火的危害,彼此之间应该间隔一定的防火距离。
一旦发出火警,各部必须严格约束部下,不得擅自行动,等待上级指令。
三
火攻的伤害能力,取决于敌人的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也取决于火势最终能够覆盖的范围。如果敌人能够很快地控制火势,火攻所造成的损耗也不会很大。
火攻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制造敌人的混乱。即便火势不大,但起火这件事,总是很敏感的,容易被人察觉的。在突然发现起火了,又不能立刻了解真实情况时,军心很容易动荡不安。
借此机会,我军发起攻击时,敌人的指挥系统就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
战争是许多人的共同行动。人多当然力量大,但也有一个弊病,哪怕缺了乱了一小部分,整个阵势就崩塌了。就像一个资产上亿的公司,几百万的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破产。
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御,当然都是先考虑常规的方法,并由此制定各自的策略。
常规之外,就是各展所长,尽量给对方制造麻烦了。这就是变化。
应变的关键,同样是做好“隔离”。变化总是首先在某一个局部产生,则其他部分必须与这个局部完全隔离开,保持足够的警戒,做好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