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戎万全阵尺寸研究

2021-02-14 18:39 作者:汗水澡1  | 我要投稿

武经总要

文:凡卒,一人居地,广纵各二步;十人为列,十列为队,则广纵各二十步。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此行列之法也。
 
100人队,10*10方阵,2步方圆算一个人的位置,所以他说纵横各20步。这种算法是按人占地面计算,实际人可能站中间,因此四周实有一步位置是空的。
 
尺寸距离换算成现代米尺,按北宋一尺=31.2厘米计算,五尺一步,一步=156厘米。
以上是步卒队列。具体到了阵中,又有不同。
 
去到所谓平戎万全阵阵图及说明,文字如下:
“凡中心连排方阵三,每阵各大将一人生之。其阵各方五里,人相去一里,东西占十七里。每阵周回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
这个很清楚,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五里长宽,之间相距一里。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阵相去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其中相去百步,不知何指。但是阵形很疏,应该是事实。疏到什么程度,我们继续往下看。
 
“每五百步为一地分,每一地分用战车一乘、兵士二十二人(三人在车上,四人掌拒马四、小牌四、枪四、剑四,四人掌床子弩二,四人掌步弩二,四人掌掉刀二、小牌二,三人掌弓三、圆牌三)”
这一句相当有问题。五百步部署一部战车,二十二个士兵,占地方的还有4个拒马,两个窗子弩。宋代战车多大呢?





尺寸我没找到直接的,武经总要有图而无尺寸。先参考这个,朱熹曰:“凡车之制,广皆六尺六寸,其平地任载者为大车则轸深八尺,兵车则轸深四尺四寸,故曰小戎。”
六尺六寸差不多2米多一点,八尺差不多2米半,四尺四寸差不多1米37。但宋初“其取常用车……”云云,大概就是直接使用的一般民用车,而且车也用来运输辎重兵器军粮等。后来很多人上过车图,但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总之这个车占地方不会超过3米,反正也就是10尺,即2步不到。
五百步有780米……
这绝不可能。
 
继续:
“一阵计千四百四十地分,战车千四百四十乘,地分兵士三万一千六百八十人。无地分兵士五千人,以三十人为一队,计百六十六队。余二十人。其兵士队于阵内列行(拒马五千七百六十,枪五千七百六十,剑五千七百六十,床子弩二千八百八十,步弩五千七百六十,棹刀二千八百八十,小牌八千六百四十,步剑四千三百二十,围牌四千三百二十。望楼八座,每座望子十人,计八十人。凡阵之四面,列战车榜牌,及诸兵器,皆持满外向。车中贮糗粮、军中所用之物。又每牌面门一门为临时启闭之节)。”

这里很清楚,一个方阵,1440地分,战车1440辆,正好一地一车。如果按500步地分一个,怎么也分不出1440个地分。以7200部除以1440,正好等于5。以此论,“五百步”应该是“五步”。
按五步计算,1440部车正好围满整个方阵外围(实际角处会有交集不过可以忽略)。车与车间距应该是3步。而每车配备4拒马,似乎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缝隙,而且人还可以穿过。拒马的具体数据也没有,文字“以竹若木,三支六首,交竿相贯,首皆有刃,植地趣立,贯处以铁为索更相勾联……”
 
如此布阵,大概是什么样子呢。

微观来看一个单位,应该还过得去,不至于无法使用。床子弩武经总要无二人使用的,或者是4人轮流用2张。图中纵向五步可扩大。
 
但是这样仍有问题。按此布局,3万多人围在外缘。中间只有5千人。车及二十二人纵向占地粗略按10步计算,中间仍有1780步乘以1780步的广袤空间。五千人按图中标注略分为40队,4列排列,两侧各2列,按人二步纵横,队间容队再增一倍,仍然有1768步乘以1768步的巨大空间,整个方阵空荡荡的。1768除以4,间隔442步,哪里只有百步呢?主将在正中间,犹如光杆司令,遥望着离他689米之外的部属,连相貌都看不清,不“疑惧”才怪。
 
布阵相关其余文字列如下,以便查对:
“东西稍阵,各用骑兵万人解镫,分为两行,前行配五十骑为一队,计百二十五队,每队并队眼占地五十步,计六千二百五十步,计一十七里一百三十步;后行配三十骑为一队,计百二十五队,每队并队眼占地五十步,东西占地十七里九十步。三路探马计三十队,每路各浮图子排列,计百六十五骑(轻骑七千五百人,骑枪七千五百条,团牌七千五百面。剑三千七百五十口,东西阵各剑千八百七十五口。骨朵三千七百五十条,东西稍阵各骨朵千八百七十五条)。前后阵各用骑兵五千解镫,分为两行。前行配五十人骑为一队,计六十二队,每队并队眼占地六十五步,计四千三十步,计一十一里七十步。后行配三十人骑为一队,计六十二队,余十八人;每队并队眼占地六十五步,计四千九十五步,计十一里三十五步。五路探马计五十队(后阵成两路牌),每路各浮图子排,计二百七十五骑(轻骑三千八百人,骑枪三千八百条,团牌三千八百面。剑一千九百口,前后阵各剑九百五十口。骨朵一千九百条,前后阵各骨朵九百五十条)。”
 
“三阵图凡用兵士十四万九百三十人(十一万三百八十人步,内二百四十人充望子;三万六百五十人骑,内六百五十人充探马。数内骑军及无地分兵士共四万五千六百五十人,三万六百五十人骑,一万五十人步也)。”
 
如此辽阔的布阵法,怪不得人“疑惧”。如果“五百步”实为“五步”的推论无错的话,甚至只能认为宋太宗是故意如此的。而且,皇帝亲自布下的阵图,总不好去问皇帝:“官家,你这个图什么意思,看不明白啊”此类的话吧。
这个阵图,似乎是布了之后才发现问题,看来接受图纸的将领,没有根据图纸进行预测想象的能力,或者也是无可奈何吧。
 
穷思苦想太宗原意,是不是有出于“万全”考虑呢?或者这样推论:前方骑兵部队受阻之时,可以全部,一个不漏的回到方阵中“休息”,而靠方阵的车阵拒马防御。由于方阵可以自由开门,骑兵甚至可以在三个方阵中自由“串门”,做“超级机动”。这么大的面积的内空,全部骑兵进入其中,估计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呢。整个大阵就像一个巨大的移动“堡垒”(虽然离胡斯车堡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可以这么快乐的想象),反正打不过就进来,休息好了再出去,这下你什么骑兵优势也没有了吧。
或者这才是神奇的平戎万全阵的“

平戎万全阵尺寸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