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总磷测定仪的原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氨氮和总磷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监测和控制这些污染物,氨氮总磷测定仪在环保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氨氮总磷测定仪可以测定水中的氨氮和总磷浓度,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污染物浓度是否超标,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质。

氨氮总磷测定仪的原理是通过光度法或化学法测定水中的氨氮和总磷浓度。
1. 光度法
光度法又称比色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测定液体的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比较与标准溶液的吸收值来确定浓度。
使用光度法进行氨氮测定时,先将水样加入含有石墨咖啡因或PH指示剂的试剂液中,形成绿色水溶液。当加入含有氢氧化钠的碱液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变为深蓝色。这时,测量液体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即可计算出氨氮的浓度。
使用光度法进行总磷测定时,先加入含有硝酸钴的试剂液使磷酸盐转化为无色的钴磷酸盐,然后测量液体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即可计算出总磷的浓度。
2. 化学法
氨氮总磷测定仪使用化学法进行测定时,需要使用试剂包进行反应。
使用化学法进行氨氮测定时,需要将试剂包中的试剂加入水样中,等待反应后,通过读取试剂盒上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氨氮浓度。
使用化学法进行总磷测定时,需要加入铵钼酸试剂与钼酸铵酸钠试剂,生成黄色的复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总磷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