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马洪划了一条线,六个北京一个浙江两个半台湾领土被印度掠夺
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了大地震,芮氏规模为7.8级,1906年,光绪32年,作家李伯元著《官场现形记》成为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1906年,印度未来开国总理尼赫鲁远赴英伦,进入英国贵族子弟学府哈罗公校学习,1906年威廉·亨利·麦克马洪被封为爵士,晋升为中校,这个陆军中将的孩子开始了他混乱的外交生涯。
麦克马洪一辈子划分了五条边界,引起了五次战争,他就是个乱源,灾星,搅屎棍。他自认为最高的一招就是让英属印度来抢占西藏南部的大面积领土。
而这时印度出了一位圣雄甘地,他的"非暴力"哲学思想弥漫了整个印度,尼赫鲁回国后拜倒在甘地的门下,用他的话:在甘地的领导下工作十分愉快。和中国人民一样,印度也开始了反帝,反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
但是,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尼赫鲁,穿着讲究,目空一切,生活奢靡,看不起别人,这是个"东西方奇异的混杂物"。他一点都没有继承圣雄甘地的"非暴力"哲学思想,他的日记里写着: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印度必将成为亚洲的轴心。
尼赫鲁分两次大规模的掠夺中国领土,一次是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一次是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由此可见尼赫鲁就是毛主席说的那种混进革命队伍当中的机会主义分子。
但是这些伎俩在中国人民面前注定失败,周恩来总理在1956年对尼赫鲁介绍中缅边界谈判的情况时,也特别提到"麦克马洪线"问题,周总理说:"这个线是不合法的,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新中国政府自然也不能承认。
周总理的话让尼赫鲁字字锥心,他要当亚洲的轴心,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找存在感。但是充其量印度只是朵低血糖玫瑰。
1962年10月,机会主义分子尼赫鲁看到机会来了,利用中国的自然灾害,开始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动武了,印军第七旅在旅长的带领下蜂拥而至,没想到解放军一个回合全歼并且活捉了这个七旅长,解放军54军军长丁胜下令反击,这位后来的南京军区司令员亲自带领士兵穿插,迂回,再包围,四万人打溃了30万的印度军队,这时有一个邻国在悄悄的关注着,巴基斯坦,他们对解放军,对中国佩服不已,按道理巴铁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尼赫鲁在他的专机上接到了一份电报,解放军已经打到了离首都新德里两百多公里的地方了,他慌了,他乱了,下飞机时摔了一跤,几个月后突然中风,一年后撒手人寰。
不能否认尼赫鲁是著名的世界级的领袖,世界级的外交家,但是侵略中国是他人生唯一的败笔。
今天在印度,尼赫鲁的思想还在兴风作浪,既然当不了低血糖玫瑰,他们也想,不如就冒险做一下高血脂多肉。
中国和印度有两千公里的边界,和平一直是中国的思维和传统,也是中国人的思维和传统,同样是曾经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为什么要兵火相交,此刻想起了周总理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想起了印度电影的歌曲“丽达之歌”,想起了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月,麦克马洪就在伦敦去世了,但是这孙子给好几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长久的纷扰,还是用尼赫鲁逝世前念的那首他最喜欢的诗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这森林可爱又幽深,
可我曾答应过,
在安息之前再走它一程,
在安息之前再走它一程,
然而,他再也不能走它一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