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重机扛把子——苏联NSV-12.7mm机枪
上期回顾:

注:转载自枪炮世界(已获得教授的转载许可)

视频介绍:

NSV-12.7机枪
口径:12.7×108mm

在1960年代,苏军认为当时所装备的12.7mm口径DShKM重机枪重量太大,作为步兵机枪使用时机动性差,而且步兵在转移中展开射击时较为费时,在远射程时精度也不足。因此产生了设计新的12.7重机枪的要求:既可以作为一件步兵支援武器(装在三脚架上),又可作为一件坦克的防御武器(装在环形枪架上)或作为近程防空武器(专用的座式枪架)。根据这样的设计思想,在1969年开始研制新武器,并于1972年被苏联红军采用。这种新型重机枪的第一次露面是在一次红场阅兵式上作为T64坦克炮塔的高射机枪出现,由于苏联没有对外公开其资料,因此西方军事家根据其外观像PK机枪的放大而推测是卡拉什尼柯夫的设计。直到1980年代公开了一些信息,才知道这种新机枪的名称为NSV-12.7(俄语НСВ-12,7),是由3名设计师姓氏首字母组成的。即尼克金(G. I. Nikitin,或俄语Г. И. Никитин)、沙科洛夫(Y. S. Sokolov,或Ю. М. Соколов)和伏尔科夫(V. I. Volkov,或В. И. Волков)。NSV机枪又叫Утёс(拉丁化为“Utjos”),这是俄语“悬崖”之意,是该计划开始时的代号,过去在国内曾译为“岩石”。


在1950年代初,尼克金和沙科洛夫就合作设计了一种7.62mm口径通用机枪,而同时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也在进行着相同的工作。这两种武器都采用导气式原理和回转式枪机,而且两者外形也非常相似。在经过对比试验后,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被认为更可靠、生产成本更低,于是苏军采用了卡拉什尼科夫的机枪,并命名为PK通用机枪。在设计新型12.7重机枪时,尼克金和沙科洛夫再次合作,并加入了在大口径航空机枪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伏尔科夫。他们最终设计出来的重机枪的基本结构和外形都取自原来的PN式通用机枪,因而才导致了在相当长时间内被国外分析家误会卡拉什尼科夫也有参与NSV的设计。



NSV机枪大量采用冲压加工与铆接装配工艺,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全枪重量,生产性能也较好。在恶劣条件下使用时,NSV比DShKM的动作更可靠。由于NSV比DShKM要轻得多(特别是三脚架的步兵机枪状态,三脚架连同50发弹链的NSV比轮架和50发弹链的DShKM轻了约100公斤),而且由于射击精度和可靠性都更高,因此NSV于197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苏军,迅速取代了大部分苏联坦克上的DShKM(但不是全部),而且重型火力支援武器大量装备步兵单位。该枪可对付2000米内的步兵集群、火力点、轻型装甲车辆及各种运输车辆,还可作为近程防空武器,对付斜距离为1500米内的低空飞行目标。

NSV机枪由俄罗斯乌拉尔河沿岸的乌拉尔斯克兵工厂生产。该枪除前苏联军队装备外,还装备于原华沙条约国家及前南斯拉夫等国家。现在NSV还被保加利亚、印度、波兰等多个国家仿制生产,例如塞尔维亚的特许生产型为M87 NSVT,而波兰的特许生产型为WKM-B,但改为北约标准的.50 BMG口径。芬兰的特许生产型为12,7 Itkk 96,作为装甲车和豹2R坦克的机枪使用,或作为海军的近程防空武器。


由于苏联解体后,NSV机枪原来的生产厂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所以俄军越来越难弄到备件。与其在俄罗斯境内重开生产线来专门生产NSV的备件,还不如干脆生产更好的重机枪。于是就在NSV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Kord机枪。




NSV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而不是PN通用机枪的枪机回转式闭锁),只能全自动射击,并采用开膛待击。大多数枪机偏转闭锁是使枪机前端或后端偏转而与机匣闭锁的,而NSV的枪机设计则是枪机整体平行移动而闭锁。机框与枪机通过2个卡铁联结成类似缩放仪的平行四连杆闭锁机构。当机框在火药燃气作用下后退时,2个卡铁的作用使枪机像缩放仪似的左右平行移动而开锁。这种闭锁方式的优点是可使枪机体缩短。因此NSV的枪机是同类武器中最短的。虽然枪机较短、较轻,但NSV的机框重量较大,可保证射击中枪的平衡。而由于枪机的设计较短,因此其机匣也较短,所以全枪长也比较短。为了缓冲枪机组后坐时的能量,从而减小射击后坐,枪机框的运动导轨上有几个滚栓,通过摩擦力来缓冲枪机运动的速度,同时机匣后部还有一个枪机组的弹簧缓冲器。因为整个自动机是相联在一起的,可以整体取出,所以便于战场分解擦拭维护。




阻铁机构设在机匣上面,而其他大口径机枪则是设在机匣下面,这也是NSV的独特结构之处。机匣后部装有沿中心位置上下活动的扳机连杆。装在机匣后端下面的手动释放绳、电磁式螺线管击发机构或专用枪托上的传统扳机,均能推动扳机连杆释放阻铁实施射击。

活塞与活塞筒的设置也与同类武器不同。一般的导气式武器是在机框前端设置活塞,在导气箍后面设置活塞筒。而NSV则相反,在机框前端设置活塞筒,导气箍后面设置活塞,活塞尾部装有调节器,可调节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燃气量。

NSV还采用了独特的前抛壳装置。该枪没有传统的抛壳挺或顶壳杆,发射后的弹壳被枪机的抽壳钩钩住,从枪膛拉出,枪机后坐时利用机匣上的杠杆,使弹壳从枪机前面向右滑,偏离下一发弹的轴线。当枪机复进推下一发弹进入弹膛并复进到位后,原来的弹壳则脱离枪机槽,被送入机匣右侧前方、枪管右侧的抛壳短管,抛壳短管排出枪外。由于在机匣四周没有抛壳口,因此这种前抛壳的方式使火药燃气后泄少,适合在地堡、装甲车内等封闭空间中使用。这种向机匣前方抛壳的方式后来还被俄罗斯开发的无托突击步枪的前抛壳机构所参考。
NSV重机枪的完全分解图请三连后私信UP主获取
















福利时间(发张图保命)


好吧,那么本期的内容到此为止,喜欢的小伙伴们不妨三连一波,想在下期见到的枪可以私信我,点击头像可查看往期内容,点个关注不会迷路哦,让我们下期再见
UP主的粉丝群:976440627,欢迎各位军迷大佬们加入,内有福利和大量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