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物语——另一个世界的稻妻历史

一,奇特的战争——窝窝图
欧陆大战失败后,独逸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为了保持军事技术和开发新武器,同时躲避国际联盟的监视,他们选择在契丹进行研发工作。契丹有很多未开发的地区,他们在这些地方建立了机密研究所和训练场,进行了工作车辆、大炮和飞机的研制、试验和训练。契丹烤馒头之所以回应独逸国的提议,是因为希望获得军事援助以脱离“半殖民地国家”的状态,牵制稻妻,以备日后报仇。独逸国被誉为契丹摆脱西方和列强经济殖民地地位的后盾,除了军事领域,其在契丹工业、经济、法制等领域影响力不断扩大。这就是所谓的“契独合作”。
当然,稻妻和西方列强并不欢迎这种做法。最重要的是,稻妻和花旗国(尤其是稻妻,契丹是其重要市场)极力主张打开契丹市场的大门,但是他们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暂时来说,契丹货物进出据点的沿海地区,也就是契丹大陆的海鲍尔地区(香江魔都汇丰银行,亚细亚金融中心所在),可以得到保障。他们通过向欧米及其殖民地出口轻型建筑产品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此外,一些人欢迎独逸国将契丹视为抵御赤露南下,扩张康米主义地域之威胁的堡垒。
1929年(日子4年)的经济大萧条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以新乡股市崩盘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许多国家造成生产过剩、恶性通货膨胀和失业。为克服这一点,西方列强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形成由发起国、其殖民地和附庸国组成的经济集团。这时候稻妻因为独逸国的推进差点失去了在契丹的利益,好在稻妻与以吕宋国为中心的东南亚领土和友好国家组成一个合适的经济集团,然而,稻妻并没有毫发无损地度过了大萧条。
一下子实现了现代化的稻妻,天生就饱受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困扰,而这样的问题在大萧条时期尤为突出。换言之,以地主佃农制为基础的前现代农业和任由其自生自灭的财阀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劳动力流失到重工业的农村陷入贫困,粮食自给率下降,而且主要产业完全被财阀垄断,导致产业过度集中,城市工人的就业条件恶化。工资发放被延后,街头充斥着失业者。处于最恶劣环境的下层劳动者、失业者和农户们渴望社会变革。 城市以left翼姿势分子为中心,设灰主义康米主义运动活跃起来,农村地区果粹主义传统回归风潮蔓延,标榜农本主义的right翼势力壮大,而当时的日本政府彻底镇压了他们。 在治安维持法等立法措施中,设灰档、康米档被宣布非法,宣传Marx主义言论成为被逮捕的理由。 与此同时,契丹康米档为了拯救荒废的农村,与烤馒头在契丹大陆展开激烈的内战,而稻妻军部中,策划趁机进军契丹幽州的部分陆军和right翼势力也成为了严惩对象。 日子七年(1932年),军部展开对right翼势力的肃清("51!5!事件"、right翼团体被宣布费法化、对军队right翼分子集体抓捕("三月事件")
契霓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日子12年3月在魔都郊外进行演习的稻妻海军陆战队与契丹烤馒头军发生冲突的“第一次魔都事变”。 虽然烤馒头政权宣称是稻妻军向契丹军队发射实弹,但也有说法称事实恰恰相反,而且至今尚未查明真相(赤露解体后解密的调查报告中否认了康明顿的阴谋论)。
魔都“事变”使契霓之间的冲突升级为“战争”状态,两军正面交锋,但受独式装备武装、独逸国军事顾问指挥的契丹军队坚韧不拔,战线陷入僵持。不仅如此,战火还蔓延到了整个百越地区,局部战争发展为全面战争,1938年稻妻通过了《全国总动员法》,实行国家总力战体制。如果不调动所有资源,即使是掌控经济集团的财阀们也无法支持发动战争。这就是稻妻面临的事实。
战后,谈到稻妻的国家总动员体制时,虽然只强调其缺点和危害,但实际上也有好处。 为了有效分配人力资源,原本局限于名门望族和富裕家庭的师徒的高等教育机会通过奖学金等手段被赋予中下层阶层子女(这也有助于战后学生运动的兴起),还制定了财阀的产业支配受国家限制的法律。此外,为提高农业生产,政府鼓励使用化肥和拖拉机,导致国有资本注入农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在独逸入侵大波波开始之后,稻妻作为布里塔尼亚的盟友和国际联盟的成员参战,就像上次战争一样。联合舰队的主力部署在天竺洋,基地在天竺果阿。联合舰队在赤海自由进出,牢牢把控着制海权。稻妻军还占领了在尼德兰和佛朗西投降后加入轴棍阵营的Indochine半岛和荷属东印。
首战告捷,军队在海外战场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取得的战果使稻妻国民陷入狂喜。然而,U艇持续的威胁逐渐削弱了稻妻的战时经济。到1944年,中亚半岛上连接天竺和稻妻的海上交通线被完全切断,以石油为主的战略物资进口停止。此外,当斯里兰卡被轴棍扶持的免费天竺军占领后,潜艇也开始跃入南海。1944年8月,稻妻军以两个战车师为主力占领烤馒头契丹首府金陵,但掌握了德式机动防御战术的烤馒头第十九路军对稻妻军进行反包围。south sino方面军,事实上被第十九路军完全歼灭。
海上交通线被摧毁,失去大陆主力的稻妻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金陵方面,从幽州起飞的亨克尔He177重型轰炸机对稻妻展开战略轰炸。你哄哄装备了基于布里塔尼亚提供技术的雷达控制的防空系统,但陆军和海军都将空军主力部署在海外,防空战斗机数量不足。独逸国采用少量飞机在夜间从多个方向低空入侵的新战术,使得基于雷达的防空网络失效。1944年11月到1945年春,北九州工业地带,京阪、中京工业区化为灰烬,7月,京滨工业区化为灰烬,稻妻的战时经济彻底崩溃。
1945 年 8 月 6 日,历史上第一颗投入实际使用的原子弹被投放于吴县上空,造成 5 万余人死亡。8月9日,另一枚原子弹投放于舞鹤,造成3万人死亡。
当时,独逸国正由独睾遇刺之后成立的设闵党&国防军战时政府与联合国进行和平谈判,稻妻政府害怕向江户投下原子弹,无条件向独逸志战时政府投降,就这样,与安提束棒国和轴棍国签订和平条约后,稻妻成为窝窝图中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输家”,而窝窝图被形容为“一场没有真正的赢家或输家的奇妙战争”。战后,这在稻妻人的意识中留下了很大的伤痕。

二,寄摆后的稻妻社会
日子二十年八月十五日,稻妻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三十日,独逸军驻烤馒头契丹军事顾问团 京特·冯·克鲁格 抵达厚木,从这时起,稻妻开始了“战后魏玛体制”
独逸国占领军设立的OKJ( Japanisch Oberkommandierender 驻霓占领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设立了诸如解除旧稻妻陆海军武装,解散内务省,彻底禁止Militarism教育等一系列结束旧体制的政策,给予稻妻国民所谓的“自由”。这些政策的实行是由当时反独睾方的军人,现OKJ总司令 克鲁格 所代表的魏玛左翼派系主导的。
“聪明的汉斯”,独逸国陆军将领,不仅成功谋划720密谋,也作为驻日司令官指挥OKJ
不管战胜国给予战败国民众的自由是不是谎言,民众都乐在其中。在言论自由下,民众指出让他们沦为战败国的罪魁祸首——在契丹遭受惨败,无法保护稻妻的物资生命线免于U艇的肢解,首都圈也在战略轰炸中化为灰烬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稻妻陆军和海军,民众对陆海两军的愤恨不满如同怒火般向他们发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总力战体制的民族精神总动员的宣传下,直到稻妻投降之前,稻妻民众的士气始终处于高涨。战败之后,相信政府的虚张声势和长期贫困所带来的失败给稻妻民众灌输了某种感觉。即使没有 OKJ 的煽动,民众也为战后解散陆军、海军和内务省而喝彩。不仅如此,民众不仅对江户军事法庭毫无异议,甚至有人呼吁稻妻民众自己审判对战争负有责任的人(战时内阁和陆海军统帅部)
比起对于战争罪犯的惩处和旧体制粉碎后如何消除Militarism,战后稻妻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食品和其他物资的严重短缺。严重的粮食短缺和可怕的通货膨胀接踵而至,在充斥着废墟的黑市上,稀粥的价格可以在一天之内翻上一番。这种贫困的生活给民众带来彻底的精神摧残。
亚尔马·沙赫特曾担任货币局长和独逸国央行行长,在解决欧战后魏玛独逸国糟糕的财政经济状况时发挥巨大作用
独逸国由于将战后政策着重于重建欧洲和维护欧洲境内国家的秩序稳定,需要筹备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没有多余的精力着重稻妻,于是邀请米国代为援助。战前就大举进军亚细亚市场的安提康米国家米国,为稻妻提供粮食和财政援助。但随着短缺和通胀略有放缓,OKJ 经济顾问亚尔马·沙赫特试图以类似于独逸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方式重建经济——使用新日元将之前的货币进行兑换。但是,独逸国过去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米国提供了巨额援助和贷款,当时独逸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稻妻,而且米国的援助在米国内部就存在争议(米国国会不少人反对援助独逸国占领下的稻妻)。

曾向赤露和稻妻投下原子弹的独逸国,成为了二战的战胜国。独睾遇刺后(7.20密谋,但世界观中提前到1941年),组成战时内阁的社闵档与国防军围绕停战后的方针产生冲突,重组内阁暂时被搁置,但通过战争获得国民深厚支持的国防军的方案最后起到了决定作用。实现了设灰主义,并排除了帝政复活的各派联合政权建立了“独逸志共和国”。虽然独逸国几乎掌握了整个欧洲,但实际上合并所有的政权,从独逸国的国力来看是不可能的。因此,独逸国在欧洲各国建立亲独政权,并推进以独逸国为中心的欧洲区域的形成。独逸国还将无限期向佛朗西国北部海岸、板鸭的直布罗陀进驻国防军,与千湖之国缔结对露军事同盟,之后与万岛之国、北欧雪国建立了限定性的同盟关系,在两国设立海军和空军基地。
贫穷和对国家无法抑制的不信任,以及支撑着开国以来走海洋霸权之路的稻妻抱有“明天会更好”幻想的破灭,也让团结国民的共同幻想破灭。民心的低落导致治安迅速恶化。 OKJ 促进民主改革的政策使情况更加复杂。他们解散了内务省,并指示地方政府建立自治条而不是国家条(这样的举措也包含着魏玛左派对于纳兹政权时期盖世太保的反感)。

战前,民众的意识中烙印着“不可反抗”的观念,即使是战前的犯罪分子也不会使用全力去对付条。而在战后理念崩溃下的社会,抛弃了这样的观念,许多罪犯拿着旧稻妻军和独逸军军火库中流出的武器,开始对抗自治条。
此外,由于司法执行权的范围被地方自治体分割,无法相互合作,因此很难逮捕逃往其他市或者县的人。犯罪率飙升,逮捕率直线下降,殉职条的名单逐年增加,甚至逐月增加。驻扎的独逸国军队经常被动员起来进行诸如“东邦争端”之类的治安任务,甚至是应对刑事犯罪,但他们往往会避免这样做以促进“民主化”。
驻稻妻独逸军组建的镇暴条部队
三,首都条成立——三头修勾的诞生
自昭和22年内务省解体以来,尽管沙赫特接连出台财政政策,稻妻治安状况仍在不断恶化。 作为对策,稻妻政府出台了新条法

内务省的解体后颁布的条法,规定在所有市和人口超过5000人的町村设置地方自治体条、管辖都道府县内其他町村郡部的国家地方条,但并没有设置管辖联络和共同调查的独逸国联邦条(bundespolizei)等组织。其结果带来了什么,如前所述。
新条法的核心内容是解散市町村条、设立都道府县条、设立条厅作为联络总管机关、设立首都条等。 根据堪称新条法重点的首都条法,首都条的活动范围是昭和25年制定的首都圈重建整备法指定的地区:东京都,神奈川,千叶,茨城、埼玉、 群木,群马、山梨,其目的是应对大规模暴动和涉及使用枪支的暴力犯罪。当时在以江户为中心的城市,大量寻求工作的失业者流入各地,形成了贫民窟,成为犯罪的温床,而且拥有自治条以上武力的犯罪组织横梁跋扈。
首都条,是为了压制这些犯罪组织,稳定治安而设立的国家条。 自治条司法条大部分都是地方公务员,而首都条全部都是果+龚务员。负责治安的自治条,其下最大的条机构条视厅当然反对创建首都条。 但是,政府、OKJ、请查预备队(昭和22年,随着契丹内战的再次爆发而创立)等势力的政治暗斗,最终由果家龚安委员会直属,通过限制活动范围和权力,最终得以通过。 首都条分为负责收集、调查治安情报的公安部和参与现场的实战部队——条备部,条备部的核心是特殊武装机动条备大队,统称为"特↓机↑队↓"。

即使是普通队员,条衔也是相当于自治条机动队小队长的警部补,身穿以独军在上次大战时使用的34式特殊强化装甲服"S.Z.Pz 34" Wolfpelz"(狗皮强化服)为原型的92式(制式名为Ⅸ号二型)特殊强化装甲服,具有抵抗近距离手枪弹,远距离步枪弹的防御力,装备MG34,拥有凌驾于恐怖分子的强大火力。
【Spezial Panzer Auzug 34”Wolfpelz“】,独逸军第101装甲猎兵大队曾使用的“狗皮“强化服,最初为典礼的仪仗兵着装
特机队拥有约300名精锐,以及闪耀着象征他们的三头狗(地狱犬刻耳柏洛斯)纹章。 黑色执法组织"特↓机↑队↓"的面貌给犯罪分子带来了莫名的恐惧和绝望,他们迅速确立了首都守护者的地位。
但是此后,作为正义的代理者一直没有保持立场的他们,身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变化,地狱狗的命运也将走向未知。

本文已获得转载授权,再次感谢知乎用户名为:狗与猫 的朋友对本文的自我爱发电烤肉汉化和资料收集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