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世界尽头咏唱魔法的少女》短浅文评

2023-04-04 19:38 作者:_八云夢  | 我要投稿
  • 前言

作为一个“一设主义者”,其实我对于国产的东方同人文章一直保有一种“不正经”“非严肃”的潜意识,这可能是由于我最初接触的同人文并非《幽雨紫蝶》而是不那么“高大上”的《东方苍白传》,又或者是由于我本人在意识形态,哲学上的(既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学习经历导致了我在阅读诸如《咏梦》《镜思》里的个别篇目时候总有一种淡淡的“出离”感。由于东方本身的特性,对于绝大部分的同人作品而言,比较轻松的方式总是将同样设定的人搬离到另一个舞台上,而不是在现有的世界下去直面那些尚未明晰的深邃和混沌(2un自己大概也做不到),这也就造成部分人阅读故事时可能完全无法进入故事的世界里,转而利用手头上的知识去批判或是对比尚有的不合理之处,用麦卡勒斯,黑塞等人的精神观念去衡量故事的成熟程度。非常可惜的是,我就是对“东方味儿”挑剔至极的傻瓜之一,就算我早已摒弃了这种没啥优点的坏习惯,早已刻印在对“东方”这个爱好的优越感之中的分析意识还是会在某些时候悄悄渗透到眼前的文字之中。

当然,结果如你所见,这本书对我来说自然出现了可取可说之处,不然我也不会费劲的在这里拍键盘输出可能没啥人喜欢的“评价”。

 

简得来说,虽然作为一本单纯的“作品集”,《闪闪发光》并没有一条可以明说的,可以一以贯之的主线,。要真的写一份完整的书评,我们得一篇一篇总结叙事。这样书写下去文章的长度会惹人厌烦,在此我就仅仅只对第一篇(某种程度上也是最知名也最有可说的一篇)作出简单分析与评价。(你要想看后面的也可以找我点播,只要我闲着)

由于本身是文字创作的评价,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些许的剧透,没看过的人尽量还是点一下右上的红叉或者先行阅读一二再来吧。

 

现在,让我们开始。

 

一.在世界尽头的少女

“首先要声明一点的是,“在世界尽头咏唱魔法的少女”不是一本书的名字,不是一首歌,也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家店的名字。”

故事的初始走向可能会有些许老土,少女,死亡,穿越,然后不可避免的被迫背上某些天选之子相关的标签,这自然是有些僵化的,但六道很克制的使用了描述用的词汇,在展开幻想乡内的日常之前,先行描绘了一个普通的(也许还有些许的自卑的)普通少女,在面对危险一起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时候会完全的崩塌为一脸歇斯底里的(最明显的,每次自暴自弃的内心状态),普通人。与常见的特殊化的设定不同,一位普通人的视角在这种濒临崩塌的世界之中相当的难得可贵,而且在这个视角之下,作者还埋下另一条以魔理沙视角能够展开的暗线。如此一来二去,文章流畅而又快速的跨过了趋同味儿明显的开始以及简单的暗示铺垫,顺利进入中段对于人物性格转变做好准备的段落中来。

而随着故事的展开,主角所携带的,自发的矛盾感随着人类与妖怪的冲突愈发激烈,在失去的另一位重要角色的控制之后缓慢的失控,却在幻想乡整体扭转的环境下转化成为了重要的“成长”。以此奠定了整个故事“表面”上的大体走向,同时很有力的从设定之中提取出了最有“幻想”味儿的部分,再混乱的日子还是他妈的要生活下去,就算是妖怪完蛋还是人类毁灭,故事本身的终结也不会是世界的终结。

具体写作的细节上来说,尤其需要注意作者使用的是比较难写好的第一人称手法,对于容易展开世界以及故事内容的人物对话则极为克制,这时候的整体的行文比起单角色叙事复述,更接近日记的风格,相当容易让人亲近,虽然从另一面来说,第一人称的动作并不方便进一步的细化描写(视角所限),也导致的有种“精致的流水账”的浅浅味道(仅仅就我自己这种华丽到可能有些恶心的写作手法而言,非贬义)。不过大可以解释成直白且干脆的文风,这一点在这本书里的其他文章也有所体现。


二.咏唱魔法的少女

而除了雾雨银的另一位主要角色,毫无疑问的就是上述传说的主要导出者,沙沙。(另一位金发少女:我呢?)

这篇文章之中,从头到尾,魔理沙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一开始的叙事承载以及引导(多了口人,引出神话),还是中期对于“幻想”的再描述(对于外界人无可指摘的奇迹在幻想乡是真的触手可及),还是负担着末段中深化精神情感的脆弱形象(三十多岁,朋友离世,众叛亲离的少女)。都为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氛围做到了应该做的所有事情。

而在我看来最应该强调的优势,是文章中对于魔理沙“原生”设定的体现。

不同于时常超然的红色杀人魔,黑白在正作之中是不折不扣的“矛盾人物”,在角色地位上,女二虽有彻底的游戏图标统治权,但在游戏内则是常常碰壁,毫无保留的展现出幻想乡这个表面美好无暇实际黑暗残酷的坟头世外桃源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有多危险(直到阿求和小铃分走这类叙事压力),在剧情上,则是永远背负了“人类”的束缚尽可能的在这片原本就属于妖怪与神明的罗生门故事中翱翔。联系到实际的背景设定(诸如雾雨家,霖之助,魔法使种族),也难怪我们能见到的严肃向创作之中,魔理沙大都是那个意志最为坚强的努力家勇者的光辉形象。

在这篇文章之中,同样也利用了几个小节突出了这种意志坚定的形象,去支撑后续的“奇迹”的上演,尤其在主视角刚来不久后的关于涂药喝药的一段,寥寥几字便是硬汉形象。

“她甚至嬉笑着,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确实是魔理沙。

如此的简单描写,或是一个动作还是一句话,都在简单平凡的日常叙述的凸显下,以一种类似于“陌生化”的方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一个天天都被人念叨的重要人物,动作描写却极其的克制,已经写出来的动作就自然会显得相对重要。这一点在重读时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能否抓住故事暗线的重要因素。

 

三.在世界尽头咏唱魔法的少女

稍微回顾了一下两位角色,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放回故事本身。

假设你已经阅读整篇内容,大致可以简单的概括出这么一条故事主轴。即:

误入——熟识——挣扎——变革——达成“被迫”的成长。

主视角的情绪被充分的分散在这些变化之中,随着世界的逐渐展开充分的波动在各种小事件的进行之内,充分对应了普通人的“悲剧”,在某些事情上没有选择权利(强行送入幻想),普遍化的弱小现实(相对于妖怪),守序者的低下地位(旅馆相关事件),意志软弱,不愿作出抉择(中期的人妖地位转换),但也同上面已经提到的,这种利用共感的写法很好的平复了“幻想”的突兀感和异质感,行文才如流水一般的流畅。拉拢前面的所有内容,最后主视角作出的抉择才如此之有力,结局才显得干脆,完整,一锤定音。

真的?

就凭这种像是现代文学天天有的情绪描写?还是有个绝大部分人都看不起的神话?

我一直认为,东方相关的同人创作之所以能被称呼为是“东方同人”,至少应该拥有某些与原作内容完全不能割裂出来的内容,换句话说,脱离了原作,让没接触过东方的人来看东方同人,是不应该能够完整理解故事的。就凭上面所有内容,当真拿掉原作要素,哪里能满足这个条件?况且,结局戛然而止,明显不像是故事“在这个视角”上已经说完的样子。

所以,真正的主角另有其人。

 

四.“少女”咏唱魔法的世界尽头

表面凭嘴哀嚎的痛苦的镜面倒影才是故事显得深邃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看看魔理沙在干什么。

灵梦去世——幻想乡动荡——主视角穿越——人妖换位——禁魔石破坏。

这是一个简单的关于主要事件的时间线,我们分批次想想魔理沙会做什么。

首先,灵梦去世之后。

从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知道灵梦魔理沙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姐姐(至少对于我这快迈入奔三年龄的人如此),而魔理沙依旧留有退治妖怪的习惯(从妖怪的评价和人们的故事可以得知)所以,我们所熟知的关于魔理沙和灵梦的关系以及各种可能存在的互动都是能完整的复刻到这个时间线之内的,那么自然灵梦去世后对魔理沙的打击是无法简单概括的,而文章里也确实提到了其他人的评价:

“她竟然会开旅店这种东西,看来灵梦的死对她的打击真的很大。”

总的来说,灵梦的去世对于魔理沙来说是一出不得不说的“悲剧”,也为后面发生的事情预备好了基础材料。

紧接着,幻想乡开始动荡,但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魔理沙的计划到底开始了没有?”

开始了,而且很可能已经得到了一些不好的反馈。

“你知道一个天生的瘸子,如果某一天他的腿脚突然就变好了会是什么样子吗?”

“她利用之前的长期阴雨天气对大结界偷偷动了手脚……” 

就结果上来说,魔理沙在动手脚的这个过程中已经预见了这之后会发生的事情,那么紧接着我们就得回答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为什么?

这时候,就得搬出出现了许多次的关键内容,那个传说。

如果我们按照结局处主视角所说,将满足条件的人放入传说之内,那么会出现的人究竟有谁?雾雨琴的少女角度尚且不必多说,魔理沙在哪?

两个位置,即是少女,也是魔王。

少女很容易解释,没有比原文中直接描述更有力量的证据了,而魔王则是指,因为灵梦的去世,魔理沙捏碎了原本维持了多年的平衡,亲手捏碎了灵梦……以及妖怪贤者维持的东西。

是爱?还是其他什么?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就如作者最后所说以及我们早已讨论的,就算三十二岁,她也还是那个努力家。或许就像她那声轻笑,八云紫横在乡内的秩序的锁链永远会是这群血液中流有自由的少女的敌人,就算能够飞翔的意志已逝。

在永恒的封闭的幻想乡中,坚强的意志还是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传说是真是假?更没所谓了,在时间上来看只不过是随口的故事而已。至于后面的什么打破结界,人妖互换,只是在一个恰好的时间发生的“幻想”的故事。

至此,故事在琴那边虽然还未了解,但在魔理沙这儿,确确实实的画上了一个足够大,足够圆的句号。魔理沙虽然找到了那个咏唱魔法的少女,但她依旧还是要装作并没有找到,就算人类有了如此的力量,旅馆依旧要重建,文文依旧在发报纸,而且……

再混乱的日子还是他妈的要生活下去,就算是妖怪完蛋还是人类毁灭,故事本身的终结也不会是世界的终结。

 

五.结

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难得的(至少在同人文学创作的糟糕环境里)兼有严肃性和幻想性的文章,受制于篇幅限制,原文并未对一些问题作出相当明显的解释,算是一种缺憾,但是这仍然不足以掩盖完整的传说带入和有层次的角色演绎,尤其是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接近原作的魔理沙的角色形象。

由于原本是一篇简单的书评,却在我个人的强迫症的作用下勉强的解释完了全文的思路,可能在某些部分上留有很大的问题,望看到这里的读者积极提出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在世界尽头咏唱魔法的少女》短浅文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