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插班生考试」插班生考试失败后 ,我从上海理工大学保研至985
- 个人介绍 -
姓名:王哲涵
本科院校:上海理工大学
插班生考试学校:东华大学(失败)
考研:与保研一同准备,最终保研成功
保研: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
01 考插失败后的心路历程
2019年的6月,插班生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东华大学插班生考试复试名单中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内心确实是有不甘和遗憾的,不过当自己认真回顾插班生考试备考之路,也发现自己的失败有迹可循。
大一刚接触科兴插班生课程时,就将备考重心放在了高等数学,而对于英语,并没有按照宣老师的要求去经常复听录音,去预习下一次课堂的内容,导致英语留下不少漏洞,所以在寒假前又报名了科兴的98组英语词汇课。
而在大一寒假,这段时光对于插班生考试来说是黄金期,但自己效率并不高。
时间来到了大一下,通过98组词汇课自己慢慢把之前的“词汇债务”弥补了起来,也逐渐能在线下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一定的互动。但即使课堂上宣老师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忽略数学的重要性,但因为大一上英语存在的漏洞导致自己在大一下将学习重心偏向了英语。
贺老师课上给出的东华大学历年真题自己也没有反复推敲,导致最后尽管英语成绩还比较理想,数学成绩反而远不如预期,考试中甚至出现了往年同类型的题目自己却没有做出来。所以经过复盘也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备考时的欠缺,与其堕落沉沦,不如抓住眼下剩余的机会。
可正是因为插班生考试,让我在大一一整年没有荒废时光、虚度光阴,因为本身自己是理工科专业,所以高等数学和英语在培养计划中学分占比相对较大,通过插班生的备考也让自己在大一学年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正是因为绩点的相对出色,让我拥有了转专业的机会,能够从高考被调剂的专业转到自己真正喜欢向往的专业学习。不可否认兴趣对于学习效果和成果产出是具有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插班生考试的备考经历也让我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状态,大大提高了我的毅力、执行力以及学习效率。不去抱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态面对每一门课程,而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断前行。
大二上结束,自己也报名了宣老师的科兴考研英语课程,希望通过宣老师的课程再次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且也为了吸取考插失败的经验教训,提早开始了考研英语的准备。
【18~19学年科兴插班生课程结束宣老师留给我的签名】
【科兴冲刺班最后一节课上宣老师给我们准备的礼物】
02 保研准备
进入大三上学期发现自己的专业排名上升到了第三名,拥有了保研的希望,所以在大三学年,自己开始着手保研的准备:去完成自己申请的大创项目、去参加学科比赛、去指导老师的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等等。接下来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梳理下保研时应做哪些准备。
◎确定自己的专业排名,客观评估自己能否拿到学院的推免指标
在大三阶段,身边同学或多或少都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了规划,准备在国内深造的同学也基本在这一阶段开始了考研初试的复习备考,这个时候需要同学根据自己学院往年的推免章程、推免指标比例、加分项等信息来客观评估下自己拿到学院推免指标的可能性。
如果自己是“保研边缘人”并依然选择在国内读研的话,可能需要去平衡考研课程学习和竞赛科研等保研准备的精力分配。
◎
保研是一场信息战,需要同学去关注目标院校的夏令营信息的发布,同学可以关注一些保研的公众号,不过自己也要时刻关注下目标院校官网。在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NO. 1 院校选择
同学在选择夏令营时要清晰客观的自我定位,在投递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梯度”,即冲刺院校、适中院校、保底院校,在确定院校时也可以参考往年学长学姐的录取情况来确定。
NO. 2 面试技巧
如果同学条件允许的话,建议穿着正装。面试要做到自信、真诚、有礼貌,切忌不懂装懂,必要的时候可以反客为主,引导老师提问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
在面试时也要提醒大家,面试考察的是同学的综合表现,更看重的是同学临场时的应变能力,所以不要过度纠结自己某一个问题没有回答上来,应当多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展现自己的科研潜质与优点、优势,从而在面试环节给老师留下深刻影响。
NO. 3 简历制作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做一份好的简历,要根据简历阅读的需要展现自己的优势。夏令营是为了选拔硕士研究生的,因此我们的简历应该多强调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积累、培养潜力等,经量少谈学生工作、社团活动。
我本人是在2021年参加的保研夏令营,因为当时疫情期间,高校所举办的夏令营都以线上的形式进行,我当时参加了吉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夏令营,都收获了入营资格且都拿到了Offer。
但自己投递的高校还有诸如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等985高校,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本科院校背景在保研夏令营入营资格初审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科双非高校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敲开某些985院校保研招生的大门,这个是必须去承认的一点。
所以大家在大一能够有一个改变自身本科学历的机会,我认为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同学通过插班生考试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院校就读,日后在保研上会比原先的双非院校本科背景占据更大的优势。
比如17年考插到华理的ryx保研至清华大学;19年插班生上岸至东华大学的zkt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20年插班生考到华师大的wwq保研至复旦法学等等等等。
◎
【在吉林大学的科研与生活】
如今在吉林大学已经学习生活一年,与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本科生活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区别。
在吉林大学,我所攻读的专业是吉林大学相对知名的专业,学科实力和科研条件相较于上海理工大学来讲是有所提升的。不过我也非常感谢我的母校上海理工大学,在这里我也碰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及同伴,也享受到了上海优秀的教育资源,我非常愿意向身边的同学和家人推荐上海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的生活和本科生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硕士阶段,我们日常都需要去实验室办公科研,会参与到老师的课题中来,辅助师兄师姐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学习课程并不是硕士研究生的首要培养目标,而是针对我们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科科研的能力,所以每天的生活比较充实,我也正在不断摸索中,希望自己的三年硕士生活能够有所收获。
03 写在最后
本科四年一路走来,身边会有同学问我“如果你当时进入了东华大学,保研的结果会不会更好?”、“如果你当时进入了东华大学,是不是也许就不会拿到保研名额?”……
的确,如果当时我再多做对两道考插高数填空题,或许现在的一切都会改变。不过既然当下已成为事实,就不要再去纠结过往,而是应当把握现在。
可能你在高考、插班生考试都没能如己所愿,可放眼自己人生,它们并不会直接决定你人生的高低成败。
我想高考和插班生考试带给我的,更像是自己经历了一次成人的考试,这场考试的结束,成年人的世界才向我正式拉开帷幕,我要面对失败、面对背井离乡、我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要去为未来铺路。
所以如果你也遗憾没能在插班生考试进入理想的院校,不必质疑自己的付出,也不必后悔曾经的抉择,你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为将来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