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老师说:手工高档古琴,我只建议这4类人买
前言
:在古琴选购过程中,很多琴友都是有一些困扰乱的。比如,初学琴友常常会想:我刚开始学琴,也就是练个手,有必要买高档手工古琴么?咱现在这个水平,是不是买什么价位的琴练习都是一样的呢?中级琴友常常会想:换个高档手工古琴,价格比较高,值得买的点在哪儿?那么,什么样的需求的琴友,适合入手一张高档的手工古琴呢,本文来细细解读一下如上问题,供大家参考。 1. 手工古琴的独有5大特点
1. 古法漆器工艺自带的,艺术品级别的,温润古朴之美; 2. 妥妥的‘弦路手感’优等生,上、下走弦、过弦丝滑流畅; 3. 音量:声大能收,声小不滞塞; 4. 音质:出音颗粒饱满、有弹性、立得住、有韧性; 5. 音色:宏亮、清透、余音。 古法手工琴,以上各项性能使用的过程中的表现持久、稳定,而且用久了后,您还会惊喜的发现,声音越弹越好听,漆面越用越美。 2. 日日练琴,咱是为了提高什么?
一是,
提高技法的熟练程度
,这个点大伙儿非常容易理解。而一张‘弦路手感优等生’的好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好琴多练不易磨手呀,还因为好琴上、下走弦及过弦顺畅。 二是,
听觉审美能力的提高
,这个点是比较容易被大伙儿忽视的。经常有琴友问,为什么我的曲子弹不出韵味儿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根源是
听觉审美能力
是提高这个事儿,咱自己得先听得出来曲子是有韵的,才能有机会弹得出来曲子有韵味的曲子。一张音量、音色、音质都上等的好琴,是培养优秀的听觉审美能力的必要装备,有人说:劣质的乐器毁耳朵,说的就是出音音效差的乐器,无法让人提高听觉审美能力。 3. 我只建设以下4类人购买纯手工古琴
1. 想在练琴过程中,不伤手,且事半功倍的提高手上技法能力的琴友; 2. 想在练琴的过程中,提高听觉审美能力,让曲子弹出韵味儿来的琴友; 3. 想要一张满足自我个性化需求的古琴:喜欢的音色、漆面色、个性化配件等; 4. 想拥有一张能终身陪伴,将好琴做高档实用艺术品进行收藏的。 4. 手作古琴 ‘音色、手感双优的成长历险记’
1) 斫琴选材:好琴材的标准是什么?
a) 首先,琴材年代须足够久远,以百年以上杉木为宜。百年杉木特性:木性少、燥气弱、沉稳性好。 以上特性能确保成品琴:
出音沉稳
。
b) 再则,琴材须木纹纹理顺直、且细滑。如上特性能确保成品琴:
音质磁实、饱满、有弹性、不燥
;
音色细腻、清远、细润
。 【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用上标准对琴材精挑细选的能力,是手工斫琴师最基本技能;但厂琴没有选琴材这个过程。 2) 古琴面板槽腹:决定成品琴80%的音色
琴体制作工序繁多,最影响音色的当属‘琴面槽腹工艺’,为什么呢? 此工艺的输出成果,直接影响到咱们前面提到过的,古琴选购的两重要参数
音色和手感
,详情如下: 琴体面板内侧的,由斫琴老师手工细挖出来的槽腹,与琴体底板合起来后,所形成的空间,就是古琴这种乐器的发声音箱。这个音箱至少决定子成品琴80%的音色效果。因此,这个琴面槽腹的质量,对成品琴的音乐效果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理想的,优质出音效果的槽腹制作,一定是需要一材一工,因材施工的。其制作过程中,需要优秀斫琴老师运用,10以上手作琴实操经验、足够耐心、敬业、乐业精神,边挖槽腹边作试音调试,如此反复不少于20次方能成就。 【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是一对一因材施工,细修细挖细调试,努力做到充份发挥每块琴材的最佳状态;而厂琴是对所有材料统一标准,一次成型的。 3) 古琴面板细修:决定每个音按弦的手感(7弦*13徽)
成品古琴在弹奏的时候,其面板外侧的肩和腰的平滑度、曲度,将会与古琴的岳山和龙龈等配件配合工作,呈现出每个音按弦的手感的舒适度,这个舒适度需要由斫琴师反复10次以上,对古琴面板手工细修来确保。 最佳使用效果的面板的平滑度、曲度,还需要考虑制作环境与使用环境的差异,预留出可容错而又不影响使用效果的空间来,这个点的工作做好了,才可以使成品琴做用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关于上面提到环境差异,咱举个典型的例子:古琴灰胎制作的干燥环境是湿度正负70,古琴灰胎的使用环境湿度正负40。 所以,制作琴面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以上两个湿度环境差异造成的成品的收缩比。这些细微的差别必须是经验丰富的斫琴老师才能有效的把握。 【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对以上工序严格把关反复调试;厂琴一次成型。 4) 古琴合琴:面板与底板需完全吻口
合琴:指的是将完工后的古琴底板与面板粘合在一起的过程。其工艺过程成果的质量差异常在以下3个点中体现: 1) 合琴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面板与底板需完全要严丝合缝,完全吻口; 2) 合琴完成后,需放置3-5个月,助其释放张力,使得成品琴性能更加稳定; 3) 3-5个月的放置过程,手工琴老师需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变形的地方,需视不同情况及时进行适当处理。有可能是及时加工修复一下;也有可能是做个标识,考虑在后继的灰胎工序中进行修整。 【北京大韵古琴】提示您:手工斫琴师对以上工序的质量严格把关,而厂琴很难做到。 5) 靠漆裹布:成品琴防裂的重要保障
a)
靠漆
:是指在木胎上刷上一层原生漆,使得漆液以渗透的方式进入木胎,让琴材木胚吃一部分漆,让细微缝隙更紧实,
使木胚更稳定,
起到固木胚的作用,这项工艺防裂的效果非常好。 b)
裹布
:是指的用刷子,将调好的‘糯米糊生漆液’均匀完整刷遍琴体,使用麻布均匀的粘在琴体上包裹琴身的过程。裹布能让成品琴经得起长久岁月的洗礼后无裂变,还有提升音色的效果。
【北京大韵古琴
】提示您:手工斫琴师对以上工序严格把关;而厂琴通常省略了此工序,所以厂琴容易裂。 6) 古琴灰胎:古琴独特的沉稳音色就靠它
如果将成品古琴琴体进行纵向解剖,由内层向外层分层情况是:1)木胚层-2)裹布层-3)灰胎层-4)生漆层。 古琴能产生出其独特音效,主要需归功于,
第三层灰胎层
的功劳,灰胎层在一定程度控制了古琴发生音乐效果,使其发声清幽、淡雅、古朴、深沉,很好的诠释了国学谦逊的文化内涵。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第一层的木胚层,木材发出声比较‘燥’,有‘尖锐刺耳’感。 第三层的灰胎层,有抑制和中和木头的燥声,使成品琴发出古琴特有的沉稳的、混厚的、且与人体频率接近的,让人感觉舒适的声音。 古琴制作中,常用灰胎的材料有:八宝灰、鹿角灰、瓦灰三种。 八宝灰;主要是珍珠、玛瑙、金银粉、矿石灰调和生漆而成; 鹿角灰;主要由鹿角霜调和生漆而成; 瓦灰;主要由建筑用的小青瓦灰调和生漆而成。 从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古琴实物来看: 用瓦灰制作灰胎的琴,年代久远后出现脱落现象比较严重,且瓦灰太紧实而活性不足。(现存的明、清时期的琴就是如上的情况) 而鹿角灰制作灰胎的琴,脱落现象较少,且灰胎有类似于紫砂的透气效果,活性好,所以鹿角灰是灰胎制作较好的选择。(现存唐时期的琴就是如上的情况)
【北京大韵古琴
】提示您:咱家手工琴灰胎全部选用优质鹿角灰(分别上粗、中、细灰3-5次);而厂琴最多是上一层瓦灰,或者根本没有灰胎层。 7) 髹漆:琴面反复刷漆、打磨的过程
a)
刷漆用料
:手作琴的漆面,使用的是上好的原生漆。原生漆能经得起漫长的岁月的洗礼,越用越亮,越用越美,不出现斑驳脱落痕迹。 b)
刷漆工艺
:手作琴刷漆工艺分为刷底漆、刷面漆两部分; 刷底漆,总共需要刷3-5次工艺;刷面漆,因底漆的颜色不同而不同,通常2-3次。每次上漆后须等3-5天,待漆面干透后,取砂纸进行打磨光滑后,才可以再刷下一次; c)
打磨工艺
:取用2000目的少纸对琴面进行打磨,琴打磨好的标准是:琴面光滑无痕,不存在任何点状的坑洼。
【北京大韵古琴
】提示您:咱家手工琴‘髹漆’工艺严格按上述流程工作;而厂琴的用料是易脱落的化学漆,采用一次性的设备喷漆作业,没有打磨作业环节。 8) 揩清、推光:让漆面有光泽、温润内敛
手作古琴,是作为一件实用型的,漆器工艺艺术品存在的。而揩清、推光是传统漆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此工序主要为了让漆面有光泽、温润内敛。揩清和推光两道工序是交互、反复进行的。
先说揩清工序:
1. 取用适量原生漆和食用油,以3:2的比例,调配好备用漆液,后加入少许松节油进行对上一步调好的漆液进行稀释; 2. 取用医用脱脂棉纱沾取稀释后的漆液用打圈的手法擦在琴体上,注意不在上面留下擦痕,不要遗漏边角的地方; 3. 取用无尘纸擦试一遍,擦掉余漆后待干。
再先说揩清工序:
推光用料可选的有三种:瓦灰、珍珠灰、香灰,常用的是珍珠灰。推光工序(以黑色漆面为例): 1) 用手直接沾取适量食用油,然后在琴面的用推的手法,使得琴面均匀上了一层食用油,紧接着,用手直接取用推光粉反复擦琴面; 2) 用海绵,粘上肥皂水清洗掉上面的油,待干; 3) 如此反复上面两步工序2-3次,擦得琴面光可鉴人为佳; 4) 最后一遍推光并放置干透后,给琴体擦一遍油就完工了。
【北京大韵古琴
】提示您:咱家手工琴的揩清、推光工艺严格按上述流程工作;而厂琴没有这个工艺环节。
北京大韵古琴 手工古琴定制、手工古琴销售、手工古琴维修 古琴制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