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今天周末,昨晚睡得好吗?


假如你是教育部长,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取消高考?NoNoNo,tooyoung too naive
在高中增加职业选择课,让大家填写高考志愿时不再那么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走?听上去不错。
在大学把哲学课列为所有人必修,增加一门考试叫“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及格不许毕业,从此你就再没有借口抱怨人生空虚没有目标?痴人说梦!
我的心愿很朴实,我要增加一门课,叫做“睡眠科学课”,或者叫“与呼呼相关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课”
这门课会包含哪些内容模块呢?
1、睡眠的机制--这个模块中会包含诸如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期、免疫因子、睡眠压力、昼夜节律、腺苷、褪黑素、睡眠类型等等词汇,考试要有区分度,就靠这些名词了!
2、睡眠与学习--会睡觉,才会学习。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玩的。你以为你只是在睡觉吗?大脑说:不!我正在将白天接触的新信息分类、整理、打包,搬运到长期记忆中,我正在巩固加深某些神经元之间的链接,我正在删除一些无用信息(啊!!!抱歉,误删了!)
3、睡眠与健康--对这个模块我已经想好了,要邀请每天睡够10小时的冬奥会冠军谷爱凌和在《花儿与少年》第四季中因为睡不好第二天血压飙到148因此嚷着要回家的“静妃娘娘”刘敏涛女士来进行巡回演讲,充分利用明星效应来调动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4、实践模块--我可以预言,这个模块将是整个课程中最受同学欢迎的模块,我们要将室内教学与户外教学结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在多个时段、多种场景下开展关于关于睡眠的实践活动,贯穿春夏秋冬整个学年,并充分借助高科技手段,引入睡眠追踪器,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记录入睡速度、深睡时长、清醒后时灵敏度等多个指标,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将占到课程考核总分的50%。
最后,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睡眠教育,通过提升睡眠力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全民幸福指数,在本课程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将在中考、高考、考研、考编等各种重大考试中获得加分,并且在实习、就业等环节享受优先推荐。
为了进一步建立人才梯队,我还计划推出全国中小学生睡眠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大学生睡眠联赛。总之,这将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教育改革措施。

现在---我只缺一个教育部长的位置了。
醒醒!醒醒!
我醒了。
虽然醒来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但我还是可以做一件事,就是向你推荐大师课《UCBerkeley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的睡眠大师课》
在这个大师课程,除了缺少实践模块,其他模块都非常完整。不管你有没有睡眠问题,都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增加对睡眠机制的理解,了解睡眠与学习、睡眠与健康、睡眠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这是给自己的“通识”教育。
你知道吗?你是云雀还是猫头鹰,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你的父母其中有一位喜欢早起,那么你也很可能喜欢早起。那些在社交平台上4:30起床打卡的自律人士,很可能人家天生就是云雀型选手。
你知道吗?一个人一生中的睡眠节律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小朋友都喜欢大清早把父母吵醒,当你成为teenagers,会倾向晚睡晚起,老年后又转变为早睡早起。所以,如果你是中学校长,可以自由制定上课时间,你会把早自习设在几点开始呢?如果你在一个老年人社区开咖啡馆,你打算几点开始营业呢?
你知道吗?有些人自称喝咖啡一点也不会影响她/他的睡眠。事实是,咖啡因也许不会影响入睡,但会影响深度睡眠,即non-REM(非快速眼动期)的第三第四阶段。你不会记得入睡困难,也不会记得半夜醒来,但你第二天没有这么精神抖擞。
你知道吗?科学睡午觉的时间是多长?答案是20分钟。不是因为老板在你身边目光炯炯地盯着你,而是因为这个时长不会让你进入深层的非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如果在深睡阶段被唤醒,你的大脑会受到睡眠惯性效应的影响,大脑的一半在沉睡的世界中,一半在清醒的世界中,这种半迷糊的状态可不太好受。
你知道吗?如果你正在节食减肥,当睡眠不足时,身体会优先消耗肌肉,而不是脂肪,这与你的减肥目标恰好背道而驰。还有,没睡够的时候,人们对好吃但不健康的食物,抵抗力更低;更不容易感到“吃饱”,更容易感到“饥饿”。所以,如果你正在制定减肥计划,不妨一起制定一下“优质睡眠计划”,这样才能相辅相成。
你知道吗?人们总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科学试验发现,治疗情绪创伤的,不是时间,而是深度睡眠。我们在深度睡眠中会做梦,梦中会再现创伤,大脑会通过“梦”这种形式来整理和消化这些情绪创伤。第二天早上醒来,你也许记得或不记得你的梦,但你会感觉好过一点。
好了,我不想在这里写出这个大师课中所有有趣的发现和洞见,留一点给你自己去挖掘。
·end·
本期作者|阿炎
#PS
启发于大师课、心谷大学等优质课程,我们希望用知识链接同好,跨界启发成长。通过内在成长理论的启发,我们会建立高质量的跨界学习社群和提供优质的课程内容。
任何追求向上、向内成长的青年,欢迎用知识与我们链接。为了自我成长和中国青年人发展,请长按扫码填写问卷《当今中国青年发展需求探索》,分享你的成长困惑和思考,和我们一起探索、行进成长的这条长路。或许我们会定制出你想要的社群和学习体系。
👇🏻

填写问卷完成后,请移步【知链青年Knowlink】公众号
关注后回复“666”抽取纸质书《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