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复刻马丁等吉他音色的成本帐
首先最重要的是面板的参数,那么我们如果可以拆琴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获取的是面板的密度而不是它的厚度,如果纯粹抄这个厚度是非常错误的,每块材料的密度不同,由于琴弦拉力是一定的情况下面,那么厚度一定是不同的,除非你测量出原本这块马丁的面板密度,然后从你的材料库里找到一摸一样的密度的材料
2是面板的弹性模量,首先采集原材料的弹性模量,然后在自己的材料里找到一样参数的面板材料,因为如果这项不达标的话,你的音梁间距就要改变来适应你自己材料的弹性模量,之前第一个密度如果可能是50里挑一的话,这个面板的弹性模量再次要一致,我认为也是50里挑一,所以你至少到现在需要2500套的材料库,如果按经济帐算的话,按一套面板300rmb来算,面板钱你需要准备750000元
3 背板的话是一样的,密度一致,按50套选一的标准,背板比较贵,按500元来算,25000元的成本帐。
4琴码的重量,如果琴码能铲下来测的话,需要一样测它的密度,然后在你的琴码库里找到一样的密度,来达到最终琴码的重量和原本的一致,琴码便宜,按50套选一,30元的成本,1500元
5 指板同琴码,成本高3倍,是4500元。
6 琴颈和音梁及其他的钱就忽略不急,不重要
那么在不算技术成本的前提下,我们的成本是750000➕25000+1500+6000=782500元是整个研发复刻的成本。那么如果云杉是大规模采购的话,按100rmb一套算的话,总价是259500元,这个成本能完全的复刻出一把马丁,那么其中的成本没有把时间和技术成本算进去,因为如果你想复刻的是战前马丁的话,你的2500套材料少说也得风干个30年吧,那么去采购这2500套30年的材料成本可能就超过一百万的成本了,当然如果能完美的复刻出来,毕竟一把战前马丁有些现在市价是100w,是的,你花了100w复刻了一把价值100w的战前马丁,所以我自己也不会去做电吉他,你想复刻一把fender cs的琴,你会发现你的成本远远要大于这把琴的售价
而且从音色上来说,如果你自认是个手工制琴师,如果你的水平达到一个标准的话,其实你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其实实现的也只是4个声部的音色,如果这点投入作为开厂的话是没有问题,但是年产如果只有十来把琴的话就真的枚什么意思。所以一般有制琴师说仿马丁什么什么琴的出现,最多也就是个外观,音色的成本就是接近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