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完终于能评价《满江红》了

2023-01-29 01:09 作者:呆毛lili  | 我要投稿

(完全剧透)

看完了,真不好看。

这几个字是强忍着看完电影才敢说的,毕竟没看过我还真没资格说。

要说为什么不好看,随便就能说一大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看之前我就是为了挑刺去的,为了尽量避免主观,我还一直告诉自己:这片前面还可以,挺搞笑,估计不带脑子看还可以吧。

这些话是我在看开头的时候已经想好的文案,但看到临近结尾的时候,我已经把这句话咽到肚子里并从后庭排出去了。

这篇专栏是写给看过的人的,所以不回来会强调剧情,看过的人会知道我在说什么。



这片到底是什么定位?


全片看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片的喜剧和悲剧部分仿佛是把牛肉和猪肉各切一个横截面,然后粘在一起的。

当然,喜剧和悲剧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喜剧之所以能成剧,通常因为它的独特性。生活中的日常无法作为剧目,就好像现在的春晚小品没人笑一样,被人用烂的老梗只能算是黔驴技穷的补丁,是整部作品的可替换部分,如果全都是这种补丁,那它就称不上作品。悲剧同理,如果一段简单的悲伤过往被反复提及,那它的催泪部分就会大大夭折。但是,当你把喜剧的补丁贴在悲剧的漏洞上时,这个故事就更有意思了,它将变得不伦不类。

你说《满江红》是喜剧,那前边确实是,毕竟请的这些演员都是喜剧演员,演员还没开口我嘴先咧开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有妥协于“这片还行”的想法。但是《满江红》这三个字,已经看到影片最后的每个人,也明白,喜剧两个字说不通,因为孙均这个人不乐,从来不乐,并且喜剧后的一大段,他的不乐让剧情开始转入悲剧。

张大瑶琴等人为了杀何大人,来来回回折腾,当你以为他们会如何杀掉他是,你发现,整个计划的成功,还要靠最后的一个巧合,瑶琴回手掏。看到这里,你想哭,也哭不出来;想笑,也皮笑肉不笑。受到百般折磨,本应该悲壮万分,但没人看到你的付出以一种万无一失光明正大的方式实现,反而是千算万算,也不如强行破坏来的划算,毕竟狗屎可以拉在地上,只要你拿纸擦掉就行,即便擦不干净。观众可不在乎这个,因为我最后要念一首《满江红》。

满江红是岳飞的词,如果你被满江红感动了,我们不禁要问,你要给岳飞后人多少版权费?如果是精忠报国的誓词,慷慨激昂的号召,那倒还好,想必岳飞他老人家也同意你用,但念这首词前后,剧情有说有笑,是对现实无奈的搞笑吗?是对不公的嘲笑吗?是对梦想的嗤笑吗?都不是,因为这些部分的演绎都不好笑,好笑的只是演员。对于喜中带悲还是悲中带喜都是完全的不及格,分别的时候他就是很悲伤,搞笑的时候他就是很出戏,它不属于这个叫做《满江红》的故事,所有的喜剧都是在为票房和剧情漏洞找补,他成功了吗?这个大家自有公论。



为了剧情的剧情


每一段反转,每一个拐点,都好像是为了圆刚才的谎。

孙均是张大的三舅,为最后的感化来个铺垫。

张大了解金人。

秦桧赐予张大令牌,监视的人干什么吃的?不知道的以为拍的是日本幕府,没几个活人。

张大得以实施计划。

瑶琴等三人透露消息。

王彪被杀。

孙均射死丁三旺,你接的真准。

张大杀死金人信使。

张大圆谎。

刘喜刺杀何立,这里穿插一个煽情。

刘喜被杀,三人捅一具尸体,这里再插一段煽情。

审问瑶琴,瑶琴吞信,你为什么不用手雷把信炸了?这么相信自己的消化系统吗?

免死金牌与秦桧诏书对峙,武义纯是靠努力上位吗?这个脑子像是被公公吓怕的小太监。

再审瑶琴,二人被严刑拷打,孙均戴罪立功,我的天,跟闹着玩一样。

瑶琴回手掏何立,这就是只手遮天的秦桧手下的最大官吗?

二人被关,透露书信内容,用一个拙劣的理由支开护卫,但是我就不杀秦桧,哎嗨,就是玩,然后后边告诉你,我是假秦桧,哇,好厉害的反转,好棒棒。

假秦桧诵读满江红,真秦桧出现。

全员最强大脑,诵读满江红(这里先让小朋友读,能赚更多人的money)

这是我看完电影的回忆,可能会有疏漏,但整体和关键点应该是无误的,这里你会发现,整部剧情没有包袱,也就是没有搞笑部分,但是大家笑了好多次,为什么?因为演员。开篇告诉你故事架空,这是第一次妥协,所以才能有那些语言梗(绝大部分都是),让你看个乐呵。再告诉你这是喜剧,这是第二次妥协,所以才有一堆喜剧演员,来让一个本应是慷慨激昂的故事变得不伦不类。但是我有满江红,我有精忠报国,我有岳飞,我有秦桧,我还要说:“后人会为我立像”这种需要联系历史的梗。

他为什么不能按着剧情就这样来?因为他的剧情既不精巧,也不流畅,没办法笑一笑就过去了,但能通过笑一笑转移注意力,毕竟过年嘛,不带脑子就不关注细节。但再不带脑子,把满江红放在一个架空世界观的喜剧中,也再说不过去。

既要取走历史的精华,又要掩盖自己不懂历史的糟粕,这就是导演的自信,源于两个字——“架空”。

身边的人被尽数杀死,如果我是秦桧的护卫,他要杀了我我也给他护走了,但不行。一群无名无姓之人,带着个霉星孙均,先杀统领,再杀何大人,再杀假秦桧,砍瓜切菜似的。

黑鸟就是玩,哎?我就是不飞出去,你来抓我,来呀,略略略。

用所谓的私心强行把大官们孤立出来,再埋一两个不杀你的理由,成功的把注意力转移走了。

如果作品单纯纯粹,那我没什么可说,《两不疑》是言情,所以我架空,为了创造甜蜜而把朝廷搞的上下防卫不足,护卫都跟傻子一样被支走,谗言也是随便乱说,毫不隐讳。

但很抱歉,你不是,你在搞笑,却又拿出满江红来作势和煽情,我只能说导演晚节不保。

宋朝软弱,但奸人可不软弱,慈禧带着光绪跑,受难的只有普通百姓,但满江红比我更懂意淫,平民杀大奸臣,妙哉,妙哉!



不伦不类,背弃理想


前四个字,我们不妨拿出《无名》来做对比。虽然有些武断,但是我在看之前,就能看出两部片的好人,一个是王一博,一个是yyqx,两位流量小鲜肉,看之前就能定性了,他们不可能饰演反派角色,必须要正面,要感化人,要能吸引流量,这样才有“前途”。

而且,两位还都是主角,那其实到这里就可以给两部电影定性,但还不严谨,我们继续。

《无名》到底是要卖钱,还是要谜语人。我们加入一些意义不明的片段,打乱时间,然后放入大量的信息,让你在观影期间无暇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加入反转,只要反转够多,谜语够迷,等揭晓的时候,大家都会拍手叫好。你会因为故事扑朔迷离而紧张的无法分析吗?不会,因为没有胡乱排序的片段,这只会是任何人都能相处的剧本。

《满江红》目前看来很成功,因为他最懂观众,乐呵乐呵,开怀大笑,煽情一下,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热泪盈眶,声泪俱下,影院二刷,一气呵成。快乐,家国,感动,不把所有的经典元素齐聚一堂誓不罢休。绝对不亚于手撕鬼子,手撕鬼子差在哪?差在一句“故事架空”。

如果只是看个乐呵,那还好,毕竟故作高深是很能吸引人的,让人觉得你有深度,有内涵,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问你好看吗?我觉得挺好看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看不懂,所以真好看。

但不应该是这样,这不该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个国家,在当下,我们有理想,这份理想是贯彻始终的。我们总有人觉得:我就是想开心开心,至于吗?这一点我在之前的专栏里提到过,至于。因为学习这件事情从来不只是书本学习,那些东西远不及社会学习,真正的学习不需要很多的精力与苦心,只是需要我们完善自己,驱逐劣币,保留良币。

如果学习工作都是功利的,娱乐放松都是无脑的,那最后电影,小品还是歌剧都会是迎合这种爱好的,看看美女跳舞,讲讲低俗笑话。不笑就是不合群,问就是别当真,今天冲晕过去了明天继续。

先不要说一部没什么进步价值观的电影了,即便是一部单纯的煽情片,他都不算,搞笑片,更不算,没有搞笑片最后会朗诵满江红。

这部电影在顺应大家的低级欲望,并且还在推波助澜,这是一种妥协,不应属于中国人的妥协(还真就上升到这个高度)。

当然,我没在说这是谁故意的,只不过经过我的分析,它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状况。

电影没有犯罪,也没有违法,但它确实是在把不好放大,把娱乐变得畸形,我只希望我们能守住底线,不要成为资本手里的刀。

看完终于能评价《满江红》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