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终结同人 尘埃落定 21 闭锁空间
美军的进攻使天蝎组织的防御力被迫的提升,拉什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哨站的防御。最明显的就是上次被摧毁的那些,人手不够,领导来凑。拉什迪,哈桑,我“自愿”的去帮助重建提亚雷特的哨站,根据目前的情报,我应该在阿尔及利亚。从早干到晚,裹着沙子,沙子还有沙子入睡,这哨站在一天天的劳动中恢复原状,提亚雷特哨站有油井,机场,很多各式各样的设施,易守难攻,拉什迪为了早日交工,走到哪里都不忘开发机动建设车,顺带复制了不少斯大林之拳,光这次带来的就有两辆,之前的新式武器图纸也带来防患于未然。大型载具整齐的摆在水泥空地上,拉什迪在机动建设车前焊接着什么

早上一群男人忙里忙外的修着混凝土墙,机枪,石墙和拒马可以应对小型的敌袭,负责进城打探消息的人蹬着自行车赶来,车筐里装着很多东西
“哈桑,你的报纸到了”哈桑接过报纸,站在水管上清了清嗓子
“来来来,全体目光向我看齐,我宣布个事儿,1982年3月25日苏俄红海军重创美国航母舰队”
“呜呼~”人群中喝彩着,看起来关于对美国的来说的坏事很感兴趣
“嘘~~1982年3月28日美军收复佛罗里达州”
“呜呼~老毛子败了”看来他们对苏俄的意见也很大
“哎哎哎,别这么说。”明显的,哈桑注意到我从是“俄罗斯人”,我连忙摆了摆手,示意不要紧
“1982年4月1日,英勇的美军沉重打击了名为天蝎组织的恐怖组织,重创对方,成功占领对方的指挥中心”
“咦~~~真TM不要脸,除了时间没一个是真的……”
“还有呢,1982年4月8日,杜根总统遇难一个月纪念日……”
哈桑把带来的报纸全部给我们读了一遍,甚至有1972年5月12日乌克兰盟军士兵“自相残杀”的报道和1977年1月13日列宁斯克美国发射卫星的新闻,这简直像是从各个国家买来的
“兄弟,你这报纸哪来的”
“大使馆附近捡的”
哈桑正要读下一份时,警报声不合时宜的响起,根据侦查员的报告美军部署了两座基地,由两个指挥官负责,防御设施齐全,有武装直升机。哈桑找来另一个士兵进入指挥车,他应该是二把手。拉什迪在警报响起时迅速收拾东西准备撤离
“维奇,上来,该转移了”
“啊,那哈桑怎么办”
“我没事,拉什迪需要你快去吧”
“可是”
“这儿有油有机场,有斯大林之拳,拉老板的新武器还要实验呢,相信我的能力”
我大跨一步登上运输艇,装了一辆机动车舱内几乎占满了整个空间,只得在夹缝中一步一步走向驾驶室。坐在副驾驶上,野牛运输艇离开提亚雷特几个小时,轰轰的炮声在我的脑子里隐隐闷响
“拉什迪,这次又转移到哪儿”
“摩洛哥,托德噶峡谷,那地方隐秘,安全,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绝对不会发现的。”
“万一呢”
“那全体组织成员都叫我拉老板”
“最好只有哈桑一个人这么叫你”
“什么东西在响”
“没事,雷达罢了。噢,草,雷达,一个亮点在逼近,应该是直升机”
“长弓没这么快吧”我看着雷达上不断闪烁的亮点说道
“难不成美军还有另一种直升机”
“战鹰直升机”
“我怎么没见过”
“美国本土军队用的,驻非美军是长弓,战鹰出现在这不正常啊”
“它越来越近了”
“我去操纵防空炮”
“等下”
“怎么了”
“再观察下,他要是无视咱们最好,注意到的话只能交火,防空炮你现在看下还能不能用”
我再次穿过夹缝,爬上梯子来到操作室,那架23mm双管高射炮矗立在登陆艇上方,炮口凝视着来自天空的威胁,在海风的“腌制”下,有些部位泛着棕红色,顶上是厚厚的防弹玻璃,阳光轻而易举的透过,照亮狭小的操室,我打开位于炮管左右两侧硕大的弹匣,转动转轴,整个炮塔也开始转起来,折腾了几分钟,上下左右调解自如,我正在犹豫要不要开两炮试试,运输艇外传来喊话声
“立刻停船,否则沉入海底喂鱼”
“我要开炮了,拉什迪”
调整好角度,天空中越来越近的引擎声预告着危险,所幸在刚刚的调试中炮口朝向直升机的方向,在目标进入视野中,踩下踏板。炮弹穿堂而出,在直升机四周爆炸,形成黑色的弹幕,战鹰直升机迅速反应,下方的激光发射器喷吐出炙热刺眼的红光,在船顶上来回灼烧,我的脚一次又一次的踩在踏板上,炮弹不停地喷涌而出,在躲过大部分飞弹袭击后,一发炮弹打中了尾翼,直升机失去平衡,在空中打转,跌跌撞撞的飞向陆地
“拉什迪,运输艇怎么样了”
“再多挨两炮真就喂鱼了”
“快到了吗”
“快了,前边有个洞,从中穿过就能到地上了”
几小时后,运输艇顺着洋流漂进洞穴,灯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格外的明亮,在水面上泛起的波纹也闪着亮光,这洞好像人为的一样,几乎全是直的,但两侧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岩壁又在告诉我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终于,前面出现一缕缕的光线,拉什迪将运输艇开上土坡,卸下机动建设车
“没人接应吗”
“快到了快到了”
“我在船上时你说快到了,结果tm漂了一天才到……”
“这次是真的”
“最好是”
穿梭在地洞里,地上铺着一些石板,但机动建设车走在上面依然会颠簸,修长的车身在这里拐不了弯,头顶上隐隐约约听到奇怪的声音,拉什迪这次“快到了”是真的,从洞口钻出来,外面正阳光明媚,天蝎组织的人早已准备好了一切,为基地车腾出来峡谷深处很大一片平整的土地

图片来自心灵终结wiki,侵必删
基地车就地展开,进来的暗道藏在石头后面,所有进出的隘口都有掩体,拉什迪将要在这里完成最后步骤▬▬建设问题,像上次一样,一个人闷头待在里面,连着几天不出来,我目前的乐趣大概就是找几个士兵练练阿拉伯语,熟悉下哈桑给的霰弹枪,和所有霰弹枪大同小异,后坐力难以控制,上弹问题,大口径霰弹对生命体巨大的威胁,能在顷刻间让肉块变成肉沫,木桩变成“图腾”,破开门窗,破开纤维。每天早上我会拉几个人去不远处的靶场练枪,效果的话,没有技巧,全是感情,在经过两天半的练习后,我可以试着连续开几枪,粉碎了5个靶子……
夜里,我窝在帐篷里擦拭枪械,看着干干净净,用手一抹就是一团黑,擦完这再擦那,最后还要自己装子弹,一发一发的填进去。十点后,所有工作都处理完才有一点空闲,翻一翻那些比我还要老的书,简直是味同嚼蜡
“啊啊啊额么么……小……小黄,拉什迪找你”
“你在找我吗”
“是的,你叫什么来着”
“维奇”
“来吧维奇”
那人领着我进入建造厂后离开,拉什迪在操纵大屏幕下的按键,熟悉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建造厂内回响,尤里那标志性的大光头出现在屏幕上
“这就是我们的基地车吗,拉什迪”
“对呀,老光头,这么长时间忘了联系吗”
“哪有,克格勃和内务部没事就来我这儿喝茶,罗曼诺夫因为这事三天两头的开会……我怎么联系你?”
“找东西的能力这么强,尤其是借口”
“啧啧啧,我那个部下呢,我想和他单独聊聊”
“早来了,维奇尤里找你,我先走了你们聊”
“政委,好久不见,部门还好吧”
“马马虎虎,前阵子利雅在列宁格勒州执行任务,把嫌疑引到欧盟,但就这样克里姆林宫查的还是很严,那位将军同志,听利雅说她叫阿斯塔西娅,也遭到怀疑,我协助她在圣路易斯部署了心灵信标,估计多帮助几次她会倒向我们这边的”
“利雅……哦不异教呢”
“陪利布拉练习去了”
“哦,好的。还有什么要吩咐的,政委”
“保护好基地车,也保护好自己”
“放心吧政委”
“嗯”
不久后,拉什迪和我回总部去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然而,意外发生了
6月6日早上,一支海豹突击队从暗道突然冒出来,全歼了基地车旁的守卫炸毁障碍和防御设施,紧接着数架运输机掠过峡谷上空,伞兵密密麻麻的落下实行中心开花战术,在外等候多时的坦克部队如朝水一般涌入,拉什迪认为自己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在摩洛哥托德噶峡谷设防并不多,美国人只要发现,最多半小时就可以拿下
“拉老板,托德噶峡谷出事了”
“啊”拉什迪一听差点摔倒,他强撑着桌子好让自己得以站着
“你说什么”
“托德噶峡谷出事了”我又重复了一遍
“快,快找哈桑”
“哈桑不在这,去前线了”
“那我自己带队去”
“目前能抽出的兵力只能混编成一支小队,你觉得以你的能力能做到吗”
“找异教吗”
“只能这样了,异教十分擅长小队作战”
“几点了现在”
“八点零三”
“我试试,她不一定接”
之前异教在美国帮助将军同志部署了心灵信标,现在还没回到莫斯科,摩洛哥时间八点零三,但在美国现在是深更半夜,拉什迪搬出老旧的长途通讯器,我输入了呼叫号码,听筒里只有待机的“嘟嘟声”,汗水滴在石砖上,一旦美国人破解了基地车数据,拉什迪对付盟军的计划全部泡汤,得益于盟军“优秀”的情报系统,克里姆林宫知道消息不出一个小时。拉什迪不断地走来走去,额头上不停地滴汗,背后的衣服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双手握拳,青筋暴起,喘息声跌宕起伏……
“喂,你是谁”
“拉什迪,拉什迪,打通了”
拉什迪激动地扑上来,拿过电话,调整了下呼吸
“异教,我是拉什迪,基地车在摩洛哥有一点麻烦,需要你帮助下”
“你有多少兵力”
“3辆螳螂坦克,2辆投石机和毒刺载具,一个工程师和病毒狙击手,2个喷火工兵,3条狗,6个动员兵,4个防空步兵,还有最新培育的乌鸦,它可以开拓视野,有些少,我试着在调一些”
“足够了,马上建立作战连线,基地车怎么处理”
“毁了算了,蓝图还在,迟几个月研发罢了”
“明白,你们不必担心,我会解决一切的”
我和拉什迪像两个犯错的孩子坐在屏幕前,一支小队从下方出现,在异教的指挥下向东出发,在一片民房停下,派遣一只乌鸦继续前进,大约五分钟后被击落,异教已经洞察出进攻的路线,先是派投石机把围墙砸出几个缺口,陆陆续续的用病毒狙击手勾引出敌人再消灭
“异教,苏联远征军出现”
“我知道,他们也是为了基地车而来”
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和士兵密切的配合下,成功的将2辆毒刺载具送到基地旁,唯一的工程师在毒刺载具的掩护下进入建造厂,瞬间火光冲天消失在屏幕上,剩余部队完好的撤离
“感谢你恰到好处的袭击,盟军无法从我的机动建设车上发现太多蛛丝马迹。幸运的是我仍然有蓝图和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这让工程不会因此而间断。我现在终于知道尤里为什么如此器重你了。”
“我应该做的,注意安全”
拉什迪对异教的表现赞不绝口,他多希望天蝎组织也有这么一个人才,哈桑和她比起来,还是有些逊色。自己只能默默地整理蓝图筹备着重新制造
“又要从头再来是不”
“也不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