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模拟战争86—入侵南非
1975年5月,因为中联力量的逐渐壮大,中联的野心也在逐渐浮现——“海洋霸权”,而只控制太平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最大限度控制印度洋,中联决定攻占南非。
中立国联邦于1975年5月8日向影子舰队租借了南印度洋航道,并于1975年5月30日到达斯里兰卡。中联共派遣了5支航空母舰编队与22支攻击型核潜艇小队。而此次对阵的对手不是德军,而是日军。日军在5年的平稳恢复后终于具备了一定实力,重新进入了轴心国军事互助条约并将自己的海军与陆军部署在其他轴心国家需要防守的区域。尽管同期的德国拥有75支航母编队,巨大的防守区域仍然让它力不从心,因此德军在轴心国会议中提出盟友的互助计划。
日军共派遣了2支航空母舰编队,5支“长门”级战列舰编队与2支特种驱逐舰小队,指挥官为Jisaburo,双方的第一次交火在毛里求斯岛周边发生。

5月30日夜,日“长门级”第4编队进入毛里求斯海域并发现了离岸700公里的2艘中联舰艇,随后日方战列舰“长门”向这一目标进行了远程导弹射击。31日凌晨,中联第3航空母舰编队赶到事发地点并与日海军交火,日旗舰“长门”用火炮打击了对方航空母舰的塔台并导致指挥官阵亡,中联军随后在第2编队的空军掩护下撤退。日舰随后发起了冲击,但被潜艇袭击所打断,该舰队在付出2艘驱逐舰的损失后安全撤退。
6月2日,日军航空母舰“褐龙”号所属的第1舰载机小队共10架坂田-3B型多用途战斗机在侦查任务中碰巧发现了海面上1艘正在维修的中联护卫舰,日军立刻出击,2支航空母舰编队与1支特种驱逐舰编队从马达加斯加岛出发并在下午找到了中联的1支航空母舰编队。该编队在400公里处也发现了该目标并申请临近舰队的空中支援。当日晚,双方在长时间的寻找战机后由中联飞机发射了第一颗导弹,两支舰队立即开始夜间交火,然而在近战中,中联舰队的轻型驱逐舰并不具备多大优势,因此总体上中联损失更大,阵亡了11艘驱逐舰与1艘轻型航空母舰。
6月6日,在日军炮艇的重重阻挠下,中联航空母舰编队终于到达了马达加斯加海岸并开始炮击该区域的岸防设施,然而日军仍然有能力从“褐龙”号航空母舰上调配低空轰炸机进行突击,6月8日,中联补给船被4艘日军巡洋舰所袭击,中联部队缺乏给养,最终在6月13日决定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