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要斜着拿,要顺手,要轻松,要从容!书法名家千字文五三
古往今来,四海内外,不论用什么书写工具,执笔的方法都是斜执笔。 因为斜着拿笔,又顺手又方便又轻松,写字的时间长了不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用五个手指头抓着笔,并且让笔杆完全垂直于纸的水平面来写字,成了写毛笔字的标配。甚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如果不这样写毛笔字是不行的,那不叫写毛笔字。 我不知道这样的拿笔的方法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这样。这种拿笔方法既不顺手,写着又费劲,点画细弱又难以控制,而且笔杆竖在眼前还遮挡了人的视线。 所以很多这样写字的人,只能歪着头写。时间长了眼斜颈歪,非常的不健康。 而古法用笔,三指斜执笔,拿着顺手方便,又不遮挡视线,人在写字的时候轻松端正。斜执笔增大了笔和纸的接触面,所以点画非常的丰满,写超字来也容易用上劲儿。 所以斜执笔的方法就是笔法的一部分。 另外在执笔的力度上,也流行很多错误的说法。 比如说抓笔要抓的紧。写字的时候,如果有人从背后冷不丁儿的抽你的笔抽不掉,那这个笔就拿的好。 实际上这种说法很扯淡。如果说拿笔的力气大,字就能写的好话,那这个逻辑就非常的混乱了,因为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否则的话,世界上写字写的最好的人就是各级别的世界举重冠军。你拿笔的力量还大得过他去? 所以,古法执笔的要求是,你拿着不掉就行了,能正常书写,不脱手就行了。 拿笔拿得越轻松越从容越好。这样易于灵活应用,不死板也不累的慌。 所以握笔的力度掌握也是属于笔法的一部分。 筆論:執筆宜斜不宜直,以使點劃豐實而人自正也。故執筆之法即是筆法。 握筆宜松不宜緊,以使書寫靈活而易於權變也。故握筆之法即是筆法。 第三一三頁(真書千字文):背(bēi) 邙(máng) 面(miàn) 洛(luò) ,浮(fú) 渭(wèi) 據(jù) 涇(jīng) 。
第三一四頁(續真書千字文):味(wèi) 燒(shāo) 粗(cū) 焦(jiāo) ,韲(jī) 𦥑(jiù) 值(zhí) 償(cháng) 。
第三一五頁(草書千字文):背(bēi) 邙(máng) 面(miàn) 洛(luò) ,浮(fú) 渭(wèi) 據(jù) 涇(jīng) 。
第三一六頁(續草書千字文):牵(qiān) 緾(chán) 遲(chí) 留(liú) ,缅(miǎn) 慰(wèi) 希(xī) 冀(jì) 。
第三一七頁(行書千字文):背(bēi) 邙(máng) 面(miàn) 洛(luò) ,浮(fú) 渭(wèi) 據(jù) 涇(jīng) 。
第三一八頁(續行書千字文):虎(hǔ) 韜(tāo) 豹(bào) 略(lüè) ,雄(xióng) 鷹(yīng) 拙(zhuō) 鳩(ji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