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师小哲】《有无之间》序言读书笔记
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有无之间》的序言啃完了。没办法,哲学书要按照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读下来还是挺麻烦的,而且这本书作为我个人研究的理论工具之一,必然也要读的细一些。当然,因为序言也是对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读起来也没有那么顺利就是了。那么,首先先简短的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是写虚拟实在的哲学书,当然,依据我看小众书籍的经验,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还是应该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就读完序言的感受来说,我并不赞同其中的一些观点。
接下来我就通过比较他在序言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我之前的专栏中的一些观点的异同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一些基本理念吧:
(1)作者开头就给虚拟现实一个很高的地位,认为虚拟现实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在本体层次上直接重构自己。他认为虚拟现实出现之前,人类的经验世界框架是:人-工具(技术)-环境-人,而虚拟实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让我们可以绕开“环境”这一因素,并且,我们使用这种技术是“浸蕴”式的,即我们进入虚拟实在的世界后,就可以在新的世界中直接面对自己的本体
(2)作者给出了自然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共性:自然实在与虚拟实在同等的依赖于我们的给定的感知框架,两者并没有本体论上的差别。就像我之前讲到过的,这两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构的。当然,基于这一点,作者是想要论证说自然世界同虚拟世界是平行存在的,而在这些平行世界中“穿梭”只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感知框架。
(3)作者给出了自然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个性:自然实在是强加给我们的,虚拟实在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就像我之前讨论异世界一样,看得出来用的是海德格尔的理论(或相关理论):
当然,从序言可以看出作者的野心其实是很大的,整个理论的基调也是比较激进的,例如他认为虚拟世界并不是自然世界的衍生产物、认为两个世界反射对称性(而且应该是所谓的一一映射,就这点来说就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点)等。我个人的理论都会比较保守一些。
当然,从序言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有意对某些概念进行了放大,整个序言最让我迷惑的地方就在于作者想用量子力学来解决整一性投射谬误(这个概念大家不懂没关系,我也不懂。。。等我看到那一章才知道他想说啥)问题。总体上来说,这本书应该会存在很多值得批评的点。
当然,作者想实现的目标(虚拟实会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实在”并且会促使我们做出一个会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的抉择)我基本上是赞同的,不过具体作者会怎么论述还是要等到正文,现在下一些结论还为时尚早。
最近这段时间我应该会集中啃一下这本书,具体的读书笔记是以章的形式还是节的形式等还没决定好,之后再说吧。另外大家知道什么讨论虚拟实在相关的书籍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这类的书真的好难找啊,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