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外班作文充当一天的更新主题······我写的关于地铁的作文!
食用提醒:本身就比较水,所以就是我上交给老师的版本,没有专门为发布在来一版本。打( )的内容为我编辑时添加的。
这篇文章要求:写一首歌曲
地铁站名曲(指@Simon1356发布的站名也疯狂)背后的我与城市
当歌曲《千本樱》在网络上红火时,一首由网络视频博主(UP主,怕老师看不懂改的)填词的地铁歌曲流行起来,这首歌词简单,仅仅由站名组成的歌曲,却引发了我的感悟。
这首歌发布于2019年,当时我对于地铁,在普通人眼中一种极其平凡的交通工具,产生了丝丝兴趣。当时我望着线网图,一心想着要把所有线路站点都坐一遍。不过这时的我,仅仅满足于把一条线路坐到终点站,看看隧道里,高架上的风景,或是背下几个站名,并未挖掘其中的奥秘。当我初次看到这首歌曲的MV时,我立刻被他的节奏感所震撼,更是被视频中的搞笑画面以及作者高超的制作水平所吸引。
时间来到了2021年,此时这首歌我已经能倒背如流(真的吗)了,同时各个城市的地铁线网都有着迅速的发展。同时我对于地铁的了解不再局限于站名,而是细化到了“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何好处?”“在实际的过程中有何不足?”以及“地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较为深刻的奥秘。再听这首歌,一句在交通圈中家喻户晓的词“西二旗四惠东,忧伤的早高峰,感叹你的双脚也差不多悬空”,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这句词并没有夸大,连央视都曾经报道这一现象,同时这句词也引起了上班族的注意,产生了一种共鸣。
我曾收集过各种各样的资料,也看过别人的分析,找到了这句歌词背后的社会原因。2002年,北京地铁13号线西二旗站开通运营,13号线当时的定位是一条城市快轨,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北京北部地区通勤居民,这是一条在千禧年横空出世的线路,也是一条为了适应当时北京城区功能布局调整而出现的线路。西二旗站位于回龙观社区——当时北京最重要的外来人员聚集社区的边缘。当时3号线(草,原文语音识别没发现错误!!!!!北京哪里有3号线,这犯了大错!)列车到达西二旗站时,已经处于满载状况。2010年北京地铁昌平线开通运营,这条线路是为了沟通昌平城区与北京城区而修建的市郊线路。而昌平线只有1个换乘车站——西二旗站。也就是说,昌平地区以及生命科学园地区所有的客流,都将汇集在西二旗站,并通过13号线进入市区。而在设计上的失误,让西二旗站的客流更加拥挤。因为当初是一个城市快轨的形式存在,后期才为了节省成本,改为地铁运营模式。当时也没有预想到,在10年后这一地区将如此的发达。无法达到高密度的13号线,却只能使用小编组列车,这让西二旗站成为了上班族的噩梦。至此,这一站便出现了早上5:00就排队进站的“盛况”(其实这种情况出现在昌平线的几个车站会更加厉害)以及歌词所说的一幕。
这一句歌词不仅引发了车迷们的关注,也引发了许多上班族对于这一站地铁运营的思考。如今,昌平线南延、8号线北延段,未来的13号线拆分A线B线工程均已做出了回应。而这句歌词中的四惠东站也在去年八通线与1号线合并后不再拥挤。到那时我们不会惋惜这句歌词的消失(真的吗),而会感谢这句歌词,说出了上班族的心声,促进了城市的变革与发展。
如今的我也成为了车迷,同样在网络上发布了视频宣传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希望促进城市的变革。这首给了我触动,给了我创作的动力。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这首歌是无数推动城市变革的作品中的一个例子。在上海,有博主(同上文注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手法(@G僧东东),吐槽了上海地铁的小缺点(啸缺点),并且得到了上海地铁官方的肯定(有一期梦幻联动视频),做出了调整。又带动了一波新的潮流,让更多的人为城市更美好的建设,文化更好的弘扬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耳畔不禁再一次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西二旗四惠东,忧伤的早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