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十字军篇)

(接上文)
三、立法整治西西里,化敌为友频谈判
加冕仪式后弗雷德里克二世继续南下,不过他并不是去参加十字军东征的,而是前往自己年少时的故乡西西里。他声称自己已经离开西西里八年,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便再次推迟了十字军之旅。此行弗雷德里克还带上了自己在博洛尼亚大学请出的法学家埃皮法尼奥,打算为西西里王国制定新的律法。1220年11月,神罗皇帝在南下途中颁布了《卡普阿宪章》,作为自己统治的基本依据。这份律法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强化弗雷德里克二世在西西里的王权。其中一方面规定法理下的领主们禁止设立私法,如有争端均应提交给王室法庭进行裁决。另一方面为了强化王室的领地实力,该律法还规定以1189年威廉二世去世为节点,此后各领主私自扩张的领地均应交还王室。神罗皇帝颁布的新政,毫无疑问触及了西西里许多贵族的利益,也导致了一些领主的叛乱。不过弗雷德里克二世通过拉拢另外那些未受明显影响的领主,击败了新政的反对者。对于这些反叛的人,神罗皇帝随后大都网开一面,没有按照反叛罪处决,而是以参加十字军为名流放了他们。排除了反对者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又在那不勒斯建立法学院,并任命埃皮法尼奥为校长,以便为改革教育更多的人才。
当弗雷德里克二世在西西里和阿普利亚强化王权时,第五次十字军却在向开罗进军的途中,于杜姆亚特吃到了决定性的惨败。这次由何诺里三世力主发动的十字军,最终还是高开低走,这也让教宗、罗马教廷、甚至虔诚的世俗贵族都十分失望。更让他们气愤的是,原本发誓要前往东征的神罗皇帝,却迟迟没有出兵增援。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和何诺里三世,也开始就收复圣地一事反复进行争执。但是神罗皇帝只是想尽办法搪塞教宗,出兵的实际日期却一拖再拖。而且西西里撒拉逊人爆发的叛乱,也给弗雷德里克二世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毕竟异教徒就是异教徒。只是这次叛乱很快就被平息,并没有给神罗皇帝造成太多影响。但是冲突的种子已经发芽,西西里的撒拉逊人很快和北非海盗建立了同盟,谋图从基督徒手中夺取控制权。
不过在处理和异教徒的事务前,弗雷德里克二世先遭受了家庭上的变故。1222年6月,皇后康斯坦斯因疟疾在巴勒莫去世。她和神罗皇帝之间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留在德意志接受教育的小海因里希。弗雷德里克二世得到消息后,急忙从阿普利亚赶回西西里岛,出席自己皇后的葬礼。不过他此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处理西西里撒拉逊人与北非海盗间的联盟。为了分化敌人,弗雷德里克二世将西西里反叛的撒拉逊人,整个迁至阿普利亚北方的卢切拉,并为他们提供生产所需的工具。神罗皇帝的这一举措十分奏效,不仅西西里的撒拉逊人没有再发生暴乱,其中一些青壮年男子还补充了他的兵员。唯一不足的,就是狂热的教徒又因此指责其对待异教徒太过宽容。
处理完与西西里人的争端,弗雷德里克二世离开西西里,北上到费伦蒂诺和何诺里三世一起会见了从圣地返回欧洲求援的耶路撒冷太上王、布里耶纳的约翰。得知神罗皇帝新近丧偶,约翰便许诺将自己的女儿、耶路撒冷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约兰德)嫁给对方,以拉拢弗雷德里克出兵圣地。教宗很支持这场婚事,他的理由和耶路撒冷太上王一样,也是希望借此让神罗皇帝前去东征。而对弗雷德里克二世来说,这场联姻似乎也有利可图,他可以通过妻子的名义获得耶路撒冷的控制权。但是神罗皇帝也十分精明,他不可能为了一张空头支票就扔下自己正在经营的德意志和西西里。于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只同意订婚,声称要等小约兰德年满12岁两人在西西里正式成婚后他才会前往耶路撒冷。由于神罗皇帝的坚持,约翰无奈之下只得返回法兰西老家去见腓力二世,后来又去卡斯提尔娶了费尔南多三世的妹妹贝伦加丽娅,这在费尔南多的卡斯提尔篇中也有提及。
又一次拖延的出兵的日期后,弗雷德里克二世继续在西西里经营自己的领地,位于阿普利亚北部的新王宫、那不勒斯的大学、抵御北非海盗的舰队相继建成。但是到了1225年6月,神罗皇帝收到教宗的消息,再次要求就十字军的问题进行会谈。这一次弗雷德里克二世再也拖不下去了,他承诺将率领至少1000名骑士及2000名步兵前往圣地,并最晚于两年后的圣母升天节前出发。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弗雷德里克二世一直也在关注着东方的局势。一方面是因为他早已发誓要领兵东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神罗皇帝毕竟已经和耶路撒冷的小女王订婚了。虽然这场联姻于1223年就在费伦蒂诺会议上得到确认,不过直到1225年8月才在阿克举办了正式的典礼。而且由于弗雷德里克二世本人还在南意大利,因此实际上出席典礼的是神罗皇帝的代理人。随后13岁的小女王离开阿克,坐船前往南意大利和弗雷德里克二世会合。同年的11月9日,两人在布林迪西大教堂再次举行了婚礼庆典,当然这次神罗皇帝亲自出席了仪式。婚后伊莎贝拉二世很快有喜,接着便被弗雷德里克二世送至巴勒莫的王宫中养胎。一方面神罗皇帝要求王室血脉必须诞生在王宫内,而不是像他自己一样出生在小镇的帐篷里。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将小女王与耶路撒冷旧部隔离开,以便自已能够独掌圣地的王权。
控制住伊莎贝拉二世后,弗雷德里克二世便派人去见刚刚结束巡游、返回罗马的岳父布里耶那的约翰,要求对方放弃耶路撒冷国王的头衔并交出权利和印章。神罗皇帝的理由是既然小女王已经成婚,那么自己作为其丈夫,理所当然应获得统治权。约翰当然对此十分不满,按照之前的一些先例,如吕西尼昂的盖伊时的做法,他认为自己在有生之年应该能够保留头衔。但是约翰也无可奈何,一方面伊莎贝拉二世已经牢牢地被弗雷德里克二世攥在手里,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没有实力与其抗衡。因此他只能放弃自己的头衔,不得不寄居于罗马寻求教宗的庇护,没能再返回耶路撒冷。
虽然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与耶路撒冷王位有关的事务上双喜临门,但他很快在东征前别的方面遇到了麻烦。为了准备十字军东征所需的人员物资,弗雷德里克二世命令他属下的各路诸侯于1226年到神罗所有领地的中间、意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纳集合。然而此举却招致了北意各城邦的反对,他们并不想为神罗皇帝效命。但是各城邦同时又担心弗雷德里克二世借机进行报复,便积极联系组成了第二次伦巴底同盟,就像他们曾经对抗弗雷德里克一世时那样。这次联盟的领导者是历来的反皇派米兰,其余的主要参与者还有都灵、布雷西亚、维罗纳、维琴察、皮亚琴察、博洛尼亚等等。

单从参与城邦的数目上来看,其实第二次伦巴底同盟的规模要比前一次小,但是他们给弗雷德里克二世造成的麻烦却一点都不少。由于伦巴底同盟封锁了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道路,绝大多数德意志的领主都没能南下,其中也包括神罗皇帝的长子、留守北方的小海因里希。在缺少参会者的情况下,弗雷德里克二世索性也没有前往克雷莫纳,而是在稍靠南方的拉文纳度过了早春。复活节庆典后,神罗皇帝开始出招对付不听话的城邦联盟。弗雷德里克的第一手棋是军事震慑,他亲率一支军马从东到西巡视北意大利,以此警告那些不尊王命的城邦。而神罗皇帝的第二手棋则是外交攻势,他遣使同西边的萨伏伊伯爵结盟,将伦巴底诸城邦夹在了中间。最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外交基础上又祭出了第三首棋,他要求教宗出面督促各城邦配合东征。只要是为了能让东征顺利进行,何诺里三世自然尽皆应允。他威胁伦巴底联盟如果不配合神罗皇帝的东征,便要绝罚所有人。由于此时北意大利有不少人口是因阿尔比十字军而从南法逃难来的,他们很清楚被绝罚的普通市民是绝没有自保之力的。因此在各方的压力下,伦巴底联盟不得不暂时向弗雷德里克二世妥协,但是他们与神罗皇帝间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
暂时解决了北意城邦的麻烦后,弗雷德里克二世经比萨返回了西西里,随后又前往阿普利亚过冬。在福贾的新王宫中,神罗皇帝还见到了现任埃及苏丹、萨拉丁的侄子阿尔 卡米尔的使者,并收到了苏丹的亲笔信。就像第一次十字军时的法蒂玛使团,以及第三次十字军时的狮心王与萨拉丁,在十字军东征中双方的统帅间从来都不是没有交流的,结盟、和谈一直都是潜在的议题。阿尔 卡米尔也是如此,他和其大伯萨拉丁一样,将十字军更多地视为地区政治对手而非必须消灭的异教徒。既然是地区中的一方势力,那么也可以视为是能够拉拢的潜在盟友。阿尔 卡米尔派人前来送信,就是来向神罗皇帝寻求同盟的。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埃及苏丹的亲弟弟,掌控着从叙利亚到巴勒斯坦大量领地的阿尔 穆阿扎姆。而阿尔 卡米尔的条件,则是归还耶路撒冷并要求十字军不再攻打埃及。不得不说埃及苏丹是个狡猾的谈判高手,很擅长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来画饼。此时耶路撒冷实际根本不在阿尔 卡米尔的控制下,而是由他弟弟阿尔 穆阿扎姆统辖。因此埃及苏丹此计实际是借刀杀人,顺便还能自保,不可谓不刁毒。而且他这样的做法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在第五次十字军时,他就曾拿自己可能并没有的真十字架作为和谈条件空手套白狼。

不过弗雷德里克二世对此到并不在意,他需要的只是结果,那就是光复圣城耶路撒冷,以完成自己对教廷的承诺。多一个盟友显然对东征是有利的,即使这个盟友是撒拉逊人。而且基督教的海外诸国一向要面对来自埃及的威胁,因此第五次东征时才会直接将开罗作为目标。这次如果双方能够结盟,那么至少十字军在巴勒斯坦活动时背后的威胁能小一些。于是神罗皇帝也派出使团回访埃及苏丹,并就结盟及夺取耶路撒冷等事项进行深入谈判。
就在弗雷德里克二世与阿尔 卡米尔之间来来往往时,时间距离他许下的出兵期限也越来越近。不过在此之前,催弗雷德里克二世前往圣地东征已经催了10年的教宗何诺里三世,还是没能看到神罗皇帝出兵的那一天。1227年3月18日,何诺里三世带着遗憾向上帝忏悔去了。他死后的第二天,枢机主教团通过选举,将前任教宗英诺森三世的侄子确立为新任教宗格里高利九世。新上任的教宗和此前的英诺森三世一样,是一位比较强势的领袖。他即位后立刻给弗雷德里克二世写信,要求神罗皇帝按照承诺如期出兵。
四、兵不血刃引不满,威震拉丁释前嫌
此时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也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除了教宗的催促,神罗皇帝定下的集结地布林迪西,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补给压力。除了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马,还有大量准备去耶路撒冷朝圣的民众,也一并汇聚至此想要搭顺风车。但是过高的人口密度、糟糕的卫生条件、再加上时间正值盛夏,自然也带来了严重的疫病。朝圣者、水手、军士乃至于一些大贵族,都因此一病不起。面对这种情况,弗雷德里克二世只能尽快启航。但是由于疫病影响了各项准备工作,大军又拖延了近20天才勉强离港。然而还没走多远,加列战舰的水手们就已经无力继续划桨,且神罗皇帝自己也出现了疫病的症状。无奈之下,弗雷德里克二世只得下令就近停靠到奥特兰多,并遣人向格里高利九世说明情况。不过教宗大人可不管你这许多,1227年9月27日,格里高利九世以未能履行率军东征的承诺为由,绝罚了神罗皇帝。

遭到如此严厉的处罚,弗雷德里克二世和教会间也就扯掉了最后一层表面上的友善。神罗皇帝再次给教宗写信抱怨,并言称将在第二年春天再次启航。但是格里高利九世根本不听,他还于1228年初加重了对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处罚。教宗下令褫夺神罗皇帝的十字军特权,并且无论弗雷德里克二世走到哪,当地的教会一律停止所有礼拜活动。不过此时的神罗内部,并没有羽翼成熟的反对派,再加上萨勒莫大主教等高阶教会人士根本就是神罗皇帝的心腹,因此至少在南意大利这项处罚的实际效果没有那么明显。
真正对弗雷德里克二世造成影响的,其实正来自于他东征的原定目标,也就是撒拉逊人那边。由于埃及苏丹的弟弟、耶路撒冷的实际掌控者阿尔 穆阿扎姆此时已经病逝,阿尔 卡米尔再次遣使来见神罗皇帝,想要取消之前的约定。弗雷德里克二世当然不可能就此收手,否则之前的所有准备就都白费了。而且以他目前的尴尬处境,如果能收复耶路撒冷城,那么麻烦很可能也会得到解决。再说他在和耶路撒冷女王伊莎贝拉二世联姻后,作为实际行使王权的国王,也该为自己的这个头衔恢复法理上的王都。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客客气气的送走了苏丹的使者,然后继续为东征进行准备。
到了1228年6月,弗雷德里克二世终于做好了的准备,再次于布林迪西启航出征。神罗皇帝的这次东征之旅,既没有了教宗的祝福,也不受埃及苏丹的欢迎。甚至就连耶路撒冷的王位,都不再完全属于他。由于耶路撒冷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在二胎生下王子康拉德后去世,因此两人间的孩子才是王位的合法所有者。由于头胎女儿玛格丽特未满周岁便已夭折,此时刚刚出生的小王子康拉德便是耶路撒冷王位的唯一继承人。而弗雷德里克二世本人,就像之前布里耶那的约翰那样,实际他应当以太上摄政王的身份行使王权。
尽管与一年前相比形势已经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但是弗雷德里克二世还是召集了属于自己的军马和舰队,为了既定目标起帆远行。在途径克里特、罗德岛、塞浦路斯等传统中转站后,神罗皇帝于同年9月在阿克登陆,终于来到基督教势力在黎凡特最后的核心领地。不过没过多长时间,教宗格里高利九世的特使也来到阿克,传喻耶路撒冷的教会和骑士团严禁听从已被绝罚的神罗皇帝之命。大主教们自然是奉命而行,反正他们也不用上战场,而骑士团们的态度就比较微妙了。首先是德意志贵族组成的条顿骑士团,他们的大团长赫尔曼本就是弗雷德里克二世的亲信之一,自然不会理会教宗的要求。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也比较务实,他们避开了“听命于神罗皇帝”这一点,宣称自己只是为了上帝及基督徒而在与撒拉逊人进行作战。
尽管得到了骑士团的帮助,弗雷德里克二世还是首先派人去同埃及苏丹阿尔 卡米尔谈判,希望和平收回耶路撒冷城。此时阿尔 卡米尔正在压制其弟阿尔 穆阿扎姆死后留下的残余势力,自然并不希望腹背受敌。但是苏丹也不愿被趁火打劫,并不打算做出太多让步。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召集军马,沿着当年狮心王进攻耶路撒冷的路线向圣城进军,以此向阿尔 卡米尔施压。神罗皇帝这招还是很有效的,苏丹并不愿节外生枝。于是双方很快在1229年2月达成一份为期十年的协议,阿尔 卡米尔将耶路撒冷城中除圣殿山外的大部分交给了弗雷德里克二世,并准许基督徒在受限制的条件下进入由撒拉逊人控制的圣地朝拜。
虽然弗雷德里克二世通过协议获得了圣城的大部分控制权,但是似乎没有多少人称赞他的这一成就。耶路撒冷的教会坚决反对与撒拉逊人共存,并宣称未经基督徒流血战斗来夺回圣地不能称之为解放。而圣殿骑士团则指责弗雷德里克没能将宗教意义上最核心、同时也是圣殿骑士团曾经的总部圣殿山收归己有。城内原有的东方基督教会,也不欢迎拉丁教会的势力来控制圣城。因被夺权而对神罗皇帝不满的布里耶那的约翰,甚至趁弗雷德里克二世远在海外,率领教宗的军马侵攻骚扰南意大利。就连撒拉逊人那边,也对苏丹阿尔 卡米尔轻易放弃圣城感到不满。因此实际上这个看似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其实谁都不愿接受。

不过弗雷德里克二世并不在乎这些反对的声音,他更注重实际的利益,并且也不愿为圣城付出太多代价。和阿尔 卡米尔达成协议后,神罗皇帝继续向耶路撒冷城进军,并于1229年3月17日进入圣城。作为耶路撒冷的王夫与王父,弗雷德里克二世却从来没有在自己的法理首都举行过加冕典礼。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在入城之后,神罗皇帝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筹备自己的加冕礼。
但是对弗雷德里克二世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与拉丁教会间的关系仍然没有修复。此时凯撒利亚主教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而他还带着神罗皇帝所在之处停止一切礼拜活动的教令。这种情况下,传统由本地教区大主教代表上帝行加冕礼根本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且教会坚持被绝罚者禁止进入圣地,其中自然也包括弗雷德里克二世本人。为了避免争议与冲突,神罗皇帝必须赶在教宗的教令正式到达圣城前完成加冕。
于是进入圣城后的第二天,弗雷德里克二世就在圣墓教堂为自己举行了简单的加冕礼。由于弗雷德里克二世被绝罚的身份,教堂的僧侣全部回避了这次典礼,教堂中只有随神罗皇帝东征而来的军马和朝圣之人。既然没有合适的本地教区高级神职人员为他加冕,弗雷德里克二世索性自己从祭坛上拿起王冠,又戴在自己的头上,自己给自己完成了加冕。这绝不仅仅是给自己戴个高帽子这么简单,还意味着神罗皇帝宣称自己的地位高于教会,这也与他历来的主张相符一致。加冕之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巡视了耶路撒冷的城防工事,并安排医院、圣殿、条顿三大骑士团的人负责守城。他还专门去参观了位于圣殿山上的圆顶阿克萨清真寺,并向其中的撒拉逊人传达了善意,允许他们每日照常宣礼。
弗雷德里克二世加冕礼后的第二天,凯撒利亚主教便到达了圣城,随即城中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神罗皇帝安排好各项交接事物后,便离开耶路撒冷城返回阿克,他一共只在圣城呆了一周时间。不过此时阿克城中的居民,对弗雷德里克二世也已经没有什么好脸色了。一方面耶路撒冷的教会人士仍旧敌视神罗皇帝,甚至拒绝前来面见弗雷德里克二世,也拒绝承认其王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阿克城中的权贵富商也对神罗皇帝十分不满。因为在和约达成后,许多前往圣城朝圣之人改在距耶路撒冷城更近的雅法登陆,这就损害了阿克城的一些实际利益。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在阿克呆的也不舒服,这时又传来了布里耶那的约翰率领教宗军马攻入南意大利的消息,于是他便急着要赶回西西里。但是在走之前,神罗皇帝还需要布置整个耶路撒冷王国的防备网。于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又在阿克停留了1个月的时间,随后在1229年5月1日启程返回南意。而在他启程的当天,弗雷德里克二世也没能享受到欢送的待遇。阿克城中的许多居民向他投掷屠宰动物后取出的内脏,并以污言秽语送别他们的皇帝。

同年6月10日,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布林迪西登陆,将重心重新转回了意大利。由于他带去参加东征的军马大部分留在了耶路撒冷保卫圣城,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需要重新集结军马来应对老家这边的敌人。与此同时教会阵营这边也在扩充实力,格里高利九世要求北意大利的诸城邦提供军力,共同防备神罗皇帝的反攻。然而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威慑力毕竟非同一般,当他远征耶路撒冷时,一些人还敢于趁虚搞点小动作。但是神罗皇帝一回来,反对他的阵营自己就先乱了阵脚,甚至可以说是不攻自破。首先是统领教会军马的布里耶那的约翰,他由于畏惧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势,又与神罗皇帝积怨颇深难以化解,便索性临阵脱逃去了君士坦丁堡。北意诸城邦一见联军统帅都脚底抹油跑了,他们紧接着也纷纷宣布拒绝与弗雷德里克二世为敌。于是到了最后,还是只有跑又跑不了、躲也躲不开的教宗,硬着头皮继续和神罗皇帝公开唱反调。
到了1229年10月,弗雷德里克二世几乎兵不血刃,便收复了南意大利被侵占的领地。不过随着冬歇期的临近,神罗皇帝也没有再进一步向教会控制的领地进军。而且弗雷德里克二世刚刚从圣城充满争议地回来,他并不打算立刻就和教宗翻脸,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争议以及带来更多敌人。于是弗雷德里克二世遣使向格里高利九世示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分歧。而教宗这边显然也不会硬拗到底,做了一番姿态后很快就坡下驴,同意与神罗皇帝进行谈判。1230年9月1日,弗雷德里克二世与格里高利九世在罗马南边的阿纳尼进行会面并互致“和平之吻”,随后两人在此达成了作为和解协议的《西普拉诺条约》。其中弗雷德里克二世承诺不会进犯罗马教廷的领地,而教宗则同意撤销对神罗皇帝的绝罚。
随着这次协议的达成,十字军东征这个困扰了弗雷德里克二世近10年的难题,总算是告一段落了。神罗皇帝与埃及苏丹的和平协议也基本得到了执行,此后耶路撒冷迎来了一段难得的相对和平时期。另外在一开始提到过,弗雷德里克二世是一位跨越了两个剧本的人物。那么他回到欧洲后的故事,就让我们留到下一剧本时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