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国防军黑豹坦克营简介

介绍之前先说明一下,通常装甲师内的装甲团第1营是黑豹坦克营,但也有少数是2营为黑豹坦克营。
为减少歧义我会将德文中的“Panther”在这篇文章统称为简中平台颇为流传的“黑豹”一词
第51装甲营(第33装甲团2营)
第33装甲团2营(隶属第9装甲师)在1943年1月改名为第51装甲营并被改编为全部装备黑豹坦克的装甲营,与第52装甲营一样是最早装备黑豹坦克的装甲营之一。1943年7月抵达库尔斯克前线参战,并和第52装甲营一同在第39装甲团内随“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GD师)作战。值得注意的是库战之后第39装甲团随即就被解散,而下属的两个黑豹坦克营只有第51装甲营还在GD师框架内,该营在GD师框架下一直持续到1943年底。1944年1月该营回到了第9装甲师内,重新命名为老番号第33装甲团2营,然后一直隶属于第9装甲师,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俄罗斯、乌克兰
西线: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
初始装备:96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295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D型、A型、G型





第52装甲营(第15装甲团1营)
第15装甲团1营(隶属第11装甲师)在1943年2月6日被改名为第52装甲营并改编为全部装备黑豹坦克的装甲营。1943年7月与第51装甲营合并到第39装甲团共同首次在库尔斯克部署作战,1943年8月底该营被再次重新改为老番号第15装甲团1营,与第2装甲师一起部署过后又重新回到了第11装甲师内,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俄罗斯、乌克兰地区
西线:法国南部、德国
初始装备:96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296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D型、A型、G型




第1装甲团1营
第1装甲团第1营(隶属第1装甲师)在1943年初被重组,1943年夏天装备四号坦克并在9月和10月在意大利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作战,1943年11月在德国换装了黑豹坦克后随即被调往东线,并在第1装甲师内一直战斗到了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乌克兰、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
初始装备:76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284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2装甲团1营
第2装甲团1营(隶属第16装甲师)从1943年8月起被编为黑豹坦克营。该营在1943年10月就返回了东线,在东线最初隶属于第17装甲师,1944年初重新回到了第16装甲师,作战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乌克兰、波兰、德国地区
初始装备:71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248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D型、A型、G型




第4装甲团1营(第26装甲团1营)
1943年第4装甲团1营(隶属第13装甲师)被改编为黑豹装甲营,在法国和奥地利进行了长久的训练阶段后,该营并没有按计划返回东线的第13装甲师。相反,第4装甲团1营在1944年1月被调往了意大利,在意大利战场一直作为一支独立单位战斗(第4装甲团1营是意大利战场仅有的黑豹坦克单位)。1945年3月该营以营长为名字基础给该营命名为“Förster”装甲营,并同时被调入第26装甲师的第26装甲团,作为里面1营,作战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南线:意大利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47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D型、A型、G型





第6装甲团1营
1943年8月在诺伊鲁平第6装甲团1营(隶属第3装甲师)重新整装并装备了黑豹坦克,在德国本土和法国进行长时间训练后,该部队于1944年1月被调入装甲教导师并算作第130装甲团的1营。作为装甲教导师的一部分,该营在1944年夏天在诺曼底作战,同年秋天该部队被调往法林博斯太尔接受了新型黑豹坦克车载夜视仪的训练。1944年12月被调往匈牙利转入南方集团军群,在那里又重新回到了第3装甲师的框架下,作为第3装甲师的一部分,作战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西线:法国
东线:匈牙利、奥地利
初始装备:8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59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10装甲团1营
第10装甲团1营于1944年9月进行了重组,由两个黑豹连+两个四号坦克连组成。1944年12月该营被重新编为纯黑豹坦克装甲营。期间一直在第8装甲师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
初始装备:37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67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11装甲团1营
第11装甲团1营(隶属第6装甲师)于1943年在德国和法国被改编成为黑豹坦克装甲营。但在这之后并没有回到母师第6装甲师,而是在1944年3月至8月/9月期间与弗里贝装甲集群和第8装甲师一起战斗。该营(没有带上第4连)在1944年12月终于回到了母师第6装甲师内。与此同时,第4连作为第150装甲旅的一部分被部署到阿登地区。
行动地区:
西线:比利时、德国(第4连)
东线:乌克兰、匈牙利、奥地利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65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16装甲团1营
第16装甲团1营(隶属116装甲师)从1944年7月改编为黑豹坦克装甲营。该营最初隶属于第111装甲旅,从1944年9月起部署在西线。经过再一次的重组,该营于1944年12月回到第116装甲师,在里面一直作战到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西线:法国、比利时、德国
初始装备:45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80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G型



第22装甲团1营
第22装甲团1营(隶属第21装甲师)在1944年底被重组为混编装甲营,其中1连和2连装备四号坦克,3连和4连装备黑豹坦克。之后作为21装的一部分一直战斗到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西线:法国
东线:德国
初始装备:42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49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G型

第23装甲团2营
1943年4月,第201装甲团的第2营开始重组为一个新的黑豹坦克营,1943年8月被重新命名为第23装甲团2营(隶属第23装甲师)。1943年9月第一次部署在战场,但并没有和23装甲师一起,然后在1943年9月23日回到了第23装甲师下。1944年1月至6月,该营再次独立于23装甲师部署(充当救火部队),之后时间再一次回到了第23装甲师,再次作为该师的一部分作战,直至战争结束。第23装甲团除2营装备过黑豹外,其1营的第4连在1944年8月底也装备了黑豹坦克。
行动地区:
东线: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奥地利
初始装备:96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318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D型、A型、G型





第24装甲团1营
第24装甲团1营(隶属第24装甲师)在1943年秋天被改编为黑豹坦克营,但大多部分时间该营都不在24装甲师的指挥下作战。从1944年7月初开始,在116装甲师下一直在法国作战。1945年1月,该营被转移到匈牙利,在这里该营的隶属关系经常发生变化,但大部分时间随同第1装甲师和SS第3装甲师作战。该营最后在奥地利迎来战争的结束。
行动地区:
西线: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
东线:匈牙利、奥地利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59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25装甲团1营
第25装甲团1营(隶属第7装甲师)于1943年9月被转移到法国地区以改编成黑豹坦克营。1944年6月,该营被转移到格拉芬沃尔,最后于1944年7月回到的东线第7装甲师内。
行动地区:
东线: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德国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07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26装甲团1营(“勃兰登堡”装甲团第1营)
1943年7月,第26装甲团1营(本属于第26装甲师)从法国转移到德国改编成为黑豹坦克装甲营,大约5个月后,第26装甲团1营于1944年1月被转移到东线,最初隶属“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该营于1944年10月底撤出前线,但部分部队于1944年12月在匈牙利作战(隶属第6装甲师)。1945年1月,该营被重新命名为“勃兰登堡”装甲团第1营,并从1945年2月开始部署在奥得河前线。
行动地区:
东线:乌克兰、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匈牙利、德国
初始装备:76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213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27装甲团1营
第27装甲团1营(隶属第19装甲师)从1943年10月开始被改编为一个黑豹坦克营。经过一个非常长的训练阶段,在1944年8月回到了第19装甲师内,并一直留在里面作战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波兰、德国、捷克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94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29装甲团1营(“慕钦堡”装甲团第2营)
第29装甲团1营(隶属第12装甲师)于1943年9月转移到法国地区换装黑豹坦克。1943年12月,该营的大部分力量被部署在北方集团军群中,所配属的黑豹坦克并没有全部投入使用(机械故障问题)。1944年2月,第29装甲团1营的最后13辆黑豹被转交给SS11装甲掷弹兵师的“赫尔曼·冯·萨拉扎”装甲营,随即重返法国重新训练和装备新坦克,经历一段时间后,总共装备了45辆黑豹坦克,并于1944年9月与112装甲旅一起部署到洛林地区,随后又被配属给103装甲旅。1945年4月,该营最终被编入新成立的“慕钦堡”装甲师(该师是柏林市区保卫战中的装甲部队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柏林保卫战期间“慕钦堡”装甲团第2营1连有10辆黑豹坦克配备了FG 1250型夜视仪,这也是装备过夜视仪的黑豹坦克参加实战的唯一记录。
行动地区:
东线:俄罗斯、德国
西线:法国
初始装备:60辆黑豹(未能全部投入使用)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27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D型、A型、G型



第35装甲团1营
第15装甲团3营于1943/1944年在德国和法国重组为第35装甲团(隶属第4装甲师)的黑豹坦克营,最初番号为第35装甲团2营,在1944年5月番号改为第35装甲团1营。1944年6月中旬,该营被调往东线的第4装甲师,直至战争结束。
行动地区:
东线:白俄罗斯、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德国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120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第36装甲团1营
第36装甲团(隶属第14装甲师)早在1943年7月就开始将第1营改组为黑豹坦克营,经过大约一年的改组和训练阶段,该营于1944年8月重返东线。在东线作战作战之初时被短暂的安排到其他地方,第36装甲团1营最终在1944年9月重回到第14装甲师的指挥下,直至战争结束。
东线:立陶宛、拉脱维亚
初始装备:79辆黑豹
接收&部署黑豹坦克总数量:95辆
使用的黑豹坦克型号:A型、G型


参考资料:
《Panther im Einsatz》
《Panzerwaffe Tarnfarben》
《Panzer truppen 1943-1945》
《Panzers in Berlin 1945》
《ONCEI HAD A COMRADE 1939–1945》
《Panther Ausf.D and Bergepanther –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