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十分钟哲学】太一与万物的起源:真假唯物主义的判断标准

2021-12-28 23:08 作者:塔禁  | 我要投稿

为什么会有太一?为什么太一会变为万物?因为一开始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有比无更少的东西(less than nothing)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理解为,为什么有宇宙实体?以及为什么宇宙整体会呈现分裂的样式?来自黑格尔主义者的回答是:一开始并非什么都没有(如果你认为一开始是某种虚无,那么你已经无条件地开始假设一个符号学的背景性秩序,只不过它是一个空的框架罢了)所以我们认为,一开始存在的东西,是比无更少的东西,一种原初差异(并不是A和B之间的那种类型的差异,而是它与它自己的差异,即它的差异本身)在本体论上,它必须与自己在符号学中的位置拉开一个距离(架设一个最小的符号学结构)这个比无更少的东西,就回溯性地建构了一个“整全”,这便是本体论上的太一,比无更少之物产生的错觉。是原初差异想要通过把自己本体论化获得一致性的代价(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我们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宇宙整体会呈现分裂的样式?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通过本体论化的方法去消解那个剩余。所以我们总是会把涌现出的事物理解为杂多的,我们无法处理这种分裂,回归不了母子共同体(unity)之中。作为前本体论的剩余,支撑起了世间的多。主体性和物质,就是一种二分化的本身,它自己的存在就是不停地延宕出自己的剩余,太一本质上是我们为了融入符号学结构所拟制出来的。

tips:科学主义的问题在于,他们所笃信的物质与精神二分的本体论框架,并非也是由一种物质所设定的,而是被精神中介了的“物质”,其实质还是一种唯心主义。

【二十分钟哲学】太一与万物的起源:真假唯物主义的判断标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