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2500元国产平板 华米OV 哪家强?

小米手机配matepad air用户路过,今年想换米板6来着,但是纠结半天最后还是换了华为。就我这么用下来,我感觉单独体验优秀的两个产品是要比强行追求稀碎的互联好很多的。之前的米板,虽然说看参数都很牛逼,很厉害,我一个米粉也确实是经常看完发布会脑袋一热就冲动消费了,但是米板,说实在的,早先的4,以及5全系我都是用过的,真的只能说是徒有其形。你要说它硬件啥样,确实好,扬声器屏幕都不错,拿来看视频是还不错。但是它禁不住细用,好多细节方面压根就没做好。这一点我对Y700那个小平板的评价也是一样的,但是我现在依旧喜欢7700,却不太喜欢小米平板,因为对于前者,我是开屏就直接进游戏或者进视频,压根就不会涉及到任何系统体验的东西,所以它系统再糟糕我都没什么感知。但米板就不一样了,本身较大的机身就不太适合玩游戏,我个人会给它赋予一些其它用途,比如记笔记,比如看看网页或者刷各种APP。因为我平时复习基本就是一坐坐一天,手机丢无线充上面,就开始抱着平板用,所以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在平板上面解决的。MIUI For Pad啊,太简陋了,早在我几年前买米板4的时候,就感觉说它是“大手机”都算抬举了,那么多功能都被阉割掉了,而后来的米板5虽然也加入了许多实用功能,比如说互联,手写笔,外接键盘,但是说实在的,体验真不太好。互联功能也就同步个照片或者验证码,像华为那样一碰投屏的功能,小米是没做出来的(甚至6也只是加在了键盘上,就离谱),而且这套逻辑还改过几次,一开始貌似是只能在平板上接力手机APP,现在好像可以从妙享中心拖动手机画面了,但是投到平板上的手机画面又有诸多问题;再有就是这个饱受诟病的一代手写笔,是真的不太好用。首先延迟我其实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能明显看到笔记追着笔尖跑,但至少是流畅的,没有卡顿,这么说是因为我用过那个八九百的小新,那手写笔才叫一个灾难,而一代手写笔的延迟体感上其实和三星的老机器S6 lite差不多,但是三星的笔手感太好了,笔迹也太好看了——所以说回小米,它这个笔难用就难用在落点不准确,这是最讨厌的。至于实体按键这个我觉得见仁见智,毕竟现在用m-pencil的虚拟按键确实是经常误触,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至于键盘,我之前也出过输入法相关的问题,现在小米社区还能找到我当初的反馈贴呢,永远都是“已回复”
所以今年我本身就对小米有些忐忑了,加上今年友商的产品确实都很给力,最起码外观设计上是那种百花齐放的感觉,而小米还是那个16:10的宽屏大手机比例配祖传塑料边框,我是真的不太想买,至于这次的新配件,白色的笔和键盘看起来都还不错,但是小米的键盘和后盖是连在一起的,这一点我个人也不太喜欢,因为分体设计真的很方便。所以纠结很久之后,还是买的这个matepad air。一开始看888心里是很忐忑的,虽然没直接感受过,但是大火龙的威名早已无人不晓。不过实际用起来之后感觉其实还不错,首先日常使用是完全没问题的,也不热也不卡,游戏的话,因为毕竟是平板的体积,所以也就是玩玩明日方舟碧蓝航线星铁这种不需要操作的游戏,其中星铁中高画质倒是完全不卡,原神试了试却不太行,得降到中才会稳定。估计应该是星铁更吃GPU的缘故,而骁龙再怎么拉胯,GPU总归还是可以的。发热倒也不算严重,也就是摄像头区域摸着会有些温热,不过耗电貌似是有点快的,基本上用一天下来就剩30%多,对我来说倒也没啥,晚上充电早上用,很符合直觉。系统就没得说了,很舒服,话说当年我是用的华为手机,那时候就总嫌弃这手机UI怎么这么老气,后来换了K20P,就觉得小米的UI做得真不错,那时候是MIUI 10,结果现在一上手,华为这模糊效果做得相当不错,而MIUI还是那副德行,甚至有的地方改得还不如以前(那个安装应用的界面时至今日我依旧耿耿于怀),估计是这几年光顾着改bug了,总之我下一部手机要考虑一下华为。其他方面,像是平行世界,没得说,方便又丝滑,大部分应用都支持调节尺寸,对比之下小米那个简直是太差了,桌面,没得说,大文件夹可以调节尺寸,很方便,不过也有槽点,一是小部件种类确实太少,还有种老安卓的感觉,那些个“智慧”卡片我是真用不来,这一点我还是更喜欢MIUI 13的小部件,至于为什么不是14,只能说这东西还是埋了吧,繁杂过头了。最想吐槽的就是华为的负一屏,真的全是那些垃圾资讯,想关还关不掉,想添加自己的也不好弄,就很烦。就这么体验下来,华为的垃圾信息是绝对多于小米的,小米的广告开关都放在很符合直觉的位置,除了应用市场这种毒瘤之外确实可以做到很好的净化,但是华为这个我目前是真没啥辙
配件也没啥好说的,手写笔很好用,平时不刻意关注的话也感觉不到什么延迟,写写画画绝对没问题,键盘就差点意思,虽然是我喜闻乐见的分体式,但是键盘没有背光,没有触摸板,不太方便,手感也只是说能用,我现在就是用它敲的这些评论,咋说呢,作为一个大力金刚指玩家,现在手指头关节有些不太舒服
体验就是这么个体验吧,要是有人能看到并且获得了一些参考那就再好不过了,我相信真实的体验总比自媒体发带货视频强(现在视频质量好的正经评测都少了,都是念卖点的带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