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记:回顾,印象,教训和感谢
黄昏鸮起是本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今后要写的文字都不同,我创作这本小说的目的就像是单纯地把我的创伤封装起来,当做艺术品展示。
……如果有人喜欢的话(笑)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具有我得以存在的锚点的功能。如果有一天有人问,黄昏鸮起是我后续那些作品的外传吗,我会回答,是我后续的作品都是黄昏鸮起的外传。
情节上,我是依照「一个天生就带着许多难以治愈的伤口活下去的少年,他为了缓解这些伤口的痛苦,创造出了不存在的知己。但渐渐地,他意识到了正是因为这个本不存在的存在,促使他变得更加痛苦。最为绝望的是,自己似乎在享受这些痛苦。接连错失机会后,他是否能抓住真正属于他的救赎」的矛盾观创造的。
由于这是第一本我萌生出想要好好写成完整的故事,在创作途中遇到了很多新手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重复度问题,这个是最严重,并且我想是会伴随大部分作家整个生涯的问题。
这个问题又能大体分为笔风,行文风格和文章内容两块。笔风相对好处理,因为没有那种笔风能被宣誓所有权,所以问题其实是作者能不能够驾驭。我尝试了不少文风,初中阶段我看得比较多的是玄幻和田园散文,高中之后则慢慢在日式轻小说的风格上固定了下来。文章内容的重合度问题则令我十分苦恼,有两个故事,小说青春猪头系列和游戏寻找天堂,我的预想和这两作的内容梗概十分相似,所以我很喜欢这两部作品,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如何避免雷同的问题也永远伴随着我的创作,时至今日,我也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于是,在一些核心语句上,我选择了直接照搬,目的是告诉读者我并没有想要隐瞒这两部作品对我的影响。我必须承认,这似乎是一种无耻的行为。
在重复度的问题以外,还有一项值得提起的是满意度的问题。我很少回头看我写下的东西,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我不满意,但又没有好的修改方案。因此最初在网站上发布这种幼稚的文章时,我总是抱有愧疚,向着各种人。随着时间推移,修改方案出来了,但又渐渐地变得无法满意了,陷入了辩证法的循环之中。对此,我给出了我的两个标准,满足这两个标准,我就不会再去修改了。一是好好地,完整地写出故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也是我最尊敬的语文老师告诉我的,虽然不是什么秘籍,却给我印象很深。二是文章中不要留下令人尴尬的,俗说中二的描述语句,这些语句可能对于作者本人带有强烈的情感,但也正出于同样的理由,会让读者弄不清作者想表达的到底是哪种情感,作者在以后重读时,也会觉得「不堪回首」
在创作早期,我偶尔看到网上那些写作教学时,会产生一种矛盾的想法。彼时我确实需要一些技巧,那样的话说不定能少走些弯路,但我还是一个都没有点进去看。一直以来,我写作都抱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不想写就先放下」的心态,所以甚至连大纲都不存在,或者说大纲在四年的写作过程中改变了无数次。理所当然的,最终,我也留下了无数「断裂」在这本极不成熟的处女作里。
能读到这里的你,我无法得知你是在什么时候认识的我,认识的这部作品,但我想你一定抱着无限的宽容才能做到。因此,请容我向你表示感谢。因为你让我在符号学意义上生存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