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以互联网场景化拓展智慧旅游新空间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4月7日,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全国文旅系统负责人,以及头部互联网企业代表,就“互联网+旅游”展开深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共谋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出席会议并发布“互联网+旅游”发展报告。

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戴斌认为,互联网和数字化已成为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三十年前,从美国旅游归来的张树新女士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Info high way),在中关村大街树起了巨幅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那里是这家新创公司的总部。
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张树新和她的瀛海威了,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生态和数字社会。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共有域名总数为4198万个,网站数量443万个,网页数量3155亿个,监测到的App345万款。在前互联网时代,旅游是独立于目的地日常生活之外的封闭世界,旅游需求与休闲供给之间,很少有信息的交集。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数字化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旅游生活的内容和消费场景。
根据监测数据,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接待预约游客的比例高达60%,平时也达到40%到50%。在线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了万亿级别,支撑了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头部在线旅行平台走向世界舞台。5G通讯技术、4K和8K成像技术,加上人工智能和多触觉感知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游客无法分清在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场景是真实还是虚拟的。
未来的“互联网+旅游”将在持续满足国内旅游存量需求的同时,也会打开全新的市场,创造更有科技感的需求。可以预见,跨界而来的科技企业将会颠覆传统旅游领域的生产方式,为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动能,并要求我们做好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法律、政策和伦理准备。
面向大众旅游新格局 顺应智慧旅游新使命
戴斌指出,今天的“互联网+旅游”正在面向大众旅游新格局,顺应智慧旅游的新使命。新发展格局要求旅游业着眼于多样性、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总量。当前我国正在从大众旅游向小康社会旅游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升级和市场下沉将是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市场根本特征,以“互联网+旅游”的智慧旅游则让战略机遇期转化成现实。
对互联网的应用,从战略机遇来看,目前有些“网红”可能还是偶发现象,旅游需要“网红”在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之间建立情感的连接,进而带动追求时尚和新鲜的年轻人去“种草”和“打卡”。但是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从“打卡”到“打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缺的既不是旅游需求的存量,也不是旅游需求的增量,而是能够激发出游动机,满足品质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
新发展格局还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的创新动能,保持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双循环的相互促进。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十多年时间,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虽然渡过了箫条期,但一直没有走出低部盘整期。
新发展格局要求持续深化旅游供给层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没有变;继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也不能变。
培育“互联网+”新主体 构建智慧旅游新格局
政策千万条,市场第一条。只要广大居民在旅游信息的收集整理、出行决策、行前预定、目的地消费、社交分享等方方面面都养成了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就会形成商业创新的机会,市场机制自然会让更多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进入旅游领域。研究表明,游客在惯常环境中的消费习惯会影响他们的旅游选择,所以对市场主体进行培育的时候首先要培育更加广泛的消费基础。
建设面向未来的市场主体。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没有天然的主力军,谁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新需求,谁就是行业的主力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包括旅游在内的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旅游企业本质上都是数字化企业,需要创新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二十年前,没有人会想到携程、去哪儿、方特会成为旅游的头部企业,再过二十年、三十年,5G、北斗、无人驾驶就可能成为现实,谁能准确预测旅游集团二十强的名单又会发生什么深刻变革呢?
最后,戴斌表示,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定期评估互联网和数字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和旅游的新伦理。数字经济是算法统治的世界,集中于终端设备制造商、通讯运营商和生活服务商的手中,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干预,数字平权在高度市场化的消费互联网领域很难以实现。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之间,消费主体内部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之间的人群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在这方面,需要充分借鉴工业互联网的思维,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对数据的使用、消费进行必要的规范,以及伦理审查。通过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的专项报告,引领“互联网+”推动的智慧旅游指出生活的温暖和消费的向善,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平等的数字化参与机会,都可能享有网络空间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