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劉云樵師說拳

2021-12-02 10:52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兩人對打練拳上叫『上下手』。四人打叫『成四門』。

△六合短捶:混厚幽長。

△人身上有毛病時,必須:晚上惡劣氣候時要修息,白天惡劣氣候時要動(博鬥)。逆練。

△白天屬陽,晚上屬陰,故晚上不能博鬥,而要靜坐。

△保持元氣則精神足。

△化均為圓,加上後擺步、吊步則更實用。

△熊步之應用為不弓不馬,不丁不八,方為靈活。

△手法於行家前不得露,以直掌而出,不加按手,拳亦須藏,腳亦以彈腿藏之,蹬腳不露。
△敵豎拳來,打腕部;哈拳來,打小肉處(尺骨處)此叫截脈。

△純剛後則死,無有變化,故不到人身不純剛,須已著敵部位,方發純剛勁。(吾輩剛未達雄厚,故一出拳即純剛,蓋剛少也)。

△步立於重心在兩腳中間,但發出勁時,要身步合一方能達整體。

△兩腳掌抓地,擰內力,而往外鑽出,在快出時,前腳一提,全身自然往前衝。

△姿態之「姿」從女,意乃取其柔美之態。拳的姿態亦當以柔美端莊為要。故從正確的姿態可培養一個人的儀態姿勢。
△無論練拳或學習其他事物,我們都缺乏一樣東西:揣摩。凡事用心體會,才能得到東西,大多人只求「知道了」、「會了」,卻不加追究其源,則無法獲得前人寶貴的經驗及精華所在。

△體會動作中的「澀」。在緩慢的動作中是一股內勁,而非僵滯。可在太極、八卦、八極中體會,甚至將快的動作放慢練去體會。

△八極拳之發勁以十字為功架,由脊向外擴張,故發勁時尾要收、頭要頂,使脊拉直,勁力方可由脊椎完整發出。至於手勢位置不必刻意強調留意,任其自然,路徑自不會偏離渙散。

△練功者有句俗話「躺著練不如坐著練,坐著練不如站著練,站著練不如走著練」,練拳要從行進中體驗「靜」,即是由動中求靜;因有動,氣血方得求其順暢,氣血順暢後才能達到心境的平和,此為習武之正途。

△成仙成佛並不難。仙者,逍遙自在;佛者,普渡眾生。要在生活中追尋體會此等意境。

△運動後,身上有臭汗並非不好;身上臭,腦子才乾淨。「腳要臭、皮要厚」的人才健康。

△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氣」即是氣血,當使氣順、血清,以致腦靈;外練的筋骨皮肉,當使皮膚愈光滑,肌肉有彈性,筋要軔而骨要硬。以此理念用於作人處世亦通;表面要細膩光滑,遇事原則要有彈性,個性脾氣要堅韌不屈,本性要耿介守中。做事求其順暢自然,意念保持清澈不蕪,思緒方能靈活無礙。

△功力如何解釋?「功」是經驗的培養加上拿捏的尺度;「力」則是一種表現。以煮飯為例,假設有十個人要吃飯,該用多少米、放多少水、用多大火,而且煮出來的飯可口適中,剛好夠十個人吃,就是有很好的功力。總之要將一件事情做得恰到好處,表現的圓滿就是功力。拳術上亦是,要能表現出力與美,不是一味的打出力量,這樣就只有力而沒有功了。

△八極拳的十字勁是橫抗八極;震腳是上衝,即是直通上、中、下盤,為直度三才。

△拳術的類型有三個層次,可用人的三個年齡層比喻:有的拳像娃娃,看來活潑、天真,整天蹦蹦跳跳,但缺乏內涵,如螳螂拳;有的拳像爸爸,除了活潑外,還多了份成熟和大方,如八卦拳;有的拳如爺爺,深沉、穩重,而且內涵豐富,像八極拳,就如同拳術中的爺爺,無所不包。

△講一個輕鬆話題;戀愛三部曲:第一段「我想看她,我怕看她,我偷看她」;第二段「朋友叫我往東,她叫我往西,我就往西」;第三段「愛人結婚了,丈夫不是我,我抽菸!」

△戒煙口訣「在家不買,出門不帶,有煙就抽,沒煙就戒!」

△人生體驗「飲食起居有節制,視聽言行要合理。」





劉云樵師說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