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基因工程第一部分





应该是cDNA文库




通过大小粗略地看看。净电荷数是单位片段带有的电荷数。


Ⅰ型酶要得多,要ATP、Mg离子、SAM;干活不行,识别位点之后1000到5000个碱基随机开始切
Ⅲ型酶切割的方式是识别位点之后7到8个以后,一个七个一个八个,只留一个碱基突出来,不利于后期操作,Ⅱ型粘性末端好

形成3’羟基和5’磷酸基是本来的样子。本来的核苷酸是3‘羟基和5’磷酸基,限制性内切酶给他切回自然的样子。如图切1位的磷酸二脂键。


回文结构从5‘到3’读两条链都一样

稀切酶是识别的序列比较少见,很长的序列出现概率低,富含GC或者富含AT的序列少(GCAT分布不均)
同裂酶是识别同样序列的不同限制酶,注重识别一样,之后切哪里不管。识别的一样就是同裂酶
同裂酶是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有可能之前的过程不一样


甲基化保护自身的DNA片段使限制性内切酶不切自己的DNA

催化的连接位点也是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