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南人的感情不能老受伤》

2023-04-26 09:02 作者:BainKin王豳  | 我要投稿

题目:《河南人的感情不能老受伤》, 二题目: 《在信阳站诱导旅客做广告的外地人》; 信阳站以前有辉煌历史,今天有新事体。 两个河北老哥们起早赶火车,南门不通,走北门,好容易进得站来,溜达一圈; 一抬眼,都看到一个门脸儿上“土特产”几个大字,还没有走到门口,一个阿姨走过来说:“来看看土特产,凭火车票领取小礼品呢!” 老哥儿俩走进门首,看了:原来是一些天麻、三七、壮阳、通便之类的补品,毛尖儿和水杯作为赠品,一个小姑娘在门首内张罗,把补品一个一个递给老哥俩。 偶然间,走过来一个中年男的,他若无其事地拿起来一个“云南壮阳利尿药”(大锤子形),说“A?这个我认得!” “你怎么认得?”小姑娘有点惊喜。 “嘿,我以前在云南跑生意,所以认得,这个药能补肾吶,补肾壮阳!而且专治尿不净…” 说到这里,老哥儿俩相视一眼,简单聊了几句,都上楼等车去了。 小姑娘说:“还有这个、这个,不再了解一下吗?” … … 评论一下这件事体,我们可以知道,是小门市的阿姨、小姑娘诱导旅客看广告,她们的产品是时下流行的补品,其中偶然走过来的中年男子是一个药托儿(假装旅客)。 信阳站-郑州站一线是一条比较早发展起来的地带,它们依靠卢汉铁路(张之洞在《改建腹省干线折》中上书建议筹建卢汉铁路,后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法国人凿破城墙,把铁路通入城区,后来就改名京汉路)发展成为内地物资集散地和大市; 在这些枢纽地带很容易体现出本地人的性格;其中,现在来说,特别明显的,是南北站门口的服务、站内的小门市窗口服务,也就是说,第一眼窗口服务可以体现河南人的性格。 现在,比如信阳站南门吧,进站是不得行的。 因为什么呢?需要凭票进站,但是买票需要旅客走到北门去买,那么俺要问:“旅客从北门买票之后还会回南门进站吗?” 就得说,这一点服务缺陷是难为老年人的。为啥呢? 因为年青人会使智能手机买票,然后从南门进站,而老人们只能“吧吧”地走二里地,去北门买票、再进站。 不提了先。 又说到站内门市的阿姨、小姑娘和药托儿哥,试想:这种药托类广告,一般旅客能不能看出来呢? 我们大家在春晚上看过多少这类小品呀,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吧我们! 所以,她们的行为是损失自己商品信用的行为。为着消费者,我们不禁要问,她们卖的补品是真货吗? 恐怕我们得在心里面画一个小问号。我们会买带问号的补品吗? 我看不会。因为天天吃的玩意,俺怕买错了,吃坏了身体。 笔者想表达的还有一层意思:什么呢?河南人的口碑为什么到了外省人嘴里就变味儿了呢?不就是一个一个的窗口提供的“塑料服务”吗? 关键是,听口音,那药托男不是河南人,姑娘不是河南人,她们败坏的却是河南人的商业信誉。 那么到头来,受到伤害的不正是河南人的感情吗?

《河南人的感情不能老受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