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史考点 | 【孤岛电影】历年考研真题、考点解析、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022-12-20 12:19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历年真题


1名词解释

图片

2简答题

图片

答案解析

一、孤岛电影(名词解释)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日军碍于外交关系。暂未进入上海苏州河以南的租界。成为被敌人包围又偏安一隅的“孤岛”特殊发展地域。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存在了4年一个月。租界区的电影是在租界当局和日伪文化压迫的环境中生存的,它一方面与大后方抗战电影有着内在思想上的联系,一方面又有着地方文化积淀和电影文化传统,而同时又在本质上服从于一种既有传统又有现实需要的商业电影文化的规范。“孤岛”电影是一个短暂的电影历史现象。它的产生,是中国电影因战争重新恢复到类似“早期时段”市场主导的历史性结果。战争瓦解了国民政府的若干禁令,也消融了“左翼”倾向的意识形态主导,重新续接了间断数年的商业类型。

二、孤岛电影类型特点

1.古装片(名词解释)

制作态度较为严肃,选材谨慎,突出了抗争主题、节气主题和忠义主题,如《木兰从军》《岳飞》《孔夫子》《关云长忠义千秋》等影片,采用了以古示今的策略,呼应抗战救国的时代主题内涵。孤岛古装片将救国情愫掩藏于影片的商业性和娱乐性之下,这种以古讽今、含蓄表达的创作技巧是其为中国电影古装类型片创作留下的宝贵遗产。

代表作品:

《貂蝉》本时期第一部古装、《木兰从军》开辟了用古装片方式表达现实情感的一条有效之路、《西施》超特巨片,投资五十万,反响热烈、《苏武牧羊》《碧玉簪》。

《木兰从军》影片根据古诗《木兰辞》及明清两代的一些同样题材的传说改编,讲述了女子替父从军、立功回家的故事。但在这部影片中,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突出了抗击外族侵略的主题,注意观照现实含义的表达,如对军队纪律要求的内容和对战前卖国分子和动摇人物的影射,赋予了这个古代故事以新的时代含义。开辟了用古装片方式表达现实情感的一条有效之路。

《红线盗盒》体现了一定的保国为民思想。故事取自唐传奇《红线》,写的是唐朝一个爱国忠君的官吏身边的侍婢红线具有过人的神功,她潜入凶残跋扈的叛贼府中盗走他枕边金盒,使“乱臣知惧”后,功成身退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平民意识和爱国思想。

“民华”公司拍摄的由费穆编导的《孔夫子》则具有一种大题材大制作的气势。影片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为纬,错综表现了民族先师一生的主要事迹。随着这部影片的上映,基本结束了“孤岛”古装片泛滥的历史。

图片

2. 时装片(名词解释)

时装片不是一个具体类型,而是一个影片类型聚合,包含了喜剧片、恐怖片、侦探片、艳情片、爱情片等多个类型,其中以喜剧片居多。孤岛电影时装片直射上海影像,以“小”景观展现“大”世界,抒发“大”情怀。孤岛时期沪人悲惨、艰辛的生存状况折射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日本丧尽天良侵略下的不幸、苦难;对部分沪人糜烂堕落、醉生梦死的批判是对国人于民族大义面前麻木不觉、犹豫踟蹰的鞭笞。正是得益于“孤岛”电影时装片以小见大的创作思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社会道义的丧失。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作品敢于对社会现状提出强有力的批评,大多揭露和批判社会的虚伪和利己主义,凸显强烈的批判意图,从而引导社会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同时利用阶级观点分析社会中尖锐的矛盾对立,隐含对当今社会反思与审视。

代表作品:

《王先生吃饭难》是一部典型的影片,故事主角王先生因生活所迫,不顾斯文,做出了许多可笑的行径,客观上反映了“孤岛”社会人鬼颠倒的现实情境。形成了对“孤岛”社会混乱现状的很好的讽刺。

《乱世风光》讲述了抗战期间,孙伯修一家三口遭遇的困境,因境遇不同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剧本通过一个战乱逃难中离散家庭的变迁,展示了“孤岛”生活的不同侧面,刻画了战争环境中那些堕落人物的灵魂挣扎。

图片

三、孤岛电影的创作特点(简答、论述题)

一、民族化艺术追求

孤岛电影常常将个人情怀和民族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从中折射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灵魂。《木兰辞》以及其他传说故事改编,讲述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但在影片中,作者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突出了抗击外族侵略的主题,这在民族灾难时期对国民的民族情绪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影片将木兰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通过情节对比烘托气氛,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以抗战为主题

以抗战为主题是孤岛电影的一大特点。导演在影片中融入了高涨的爱国情绪,展现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使得影片具有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影片《乱世风光》通过一个战乱逃难中离散家庭的变迁,展示了“孤岛"生活的不同侧面,刻画了战争环境中那些堕落人物的灵魂挣扎。影片充满斗志意志和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的表达出导演的抗战主题。

三、强烈讽刺意味的叙事手法

此外,孤岛电影还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特点。例如《王先生吃饭难》是一部典型的影片,故事主角王先生因为生活所迫,不顾斯文,做出了许多可笑的行径,客观上反映了“孤岛"社会人生颠倒的现实情境,形成了对“孤岛"社会混乱现状的很好的讽刺。导演将苦难悲剧内容与幽默喜剧手法相结合,巧妙的运用误会,巧合、噱头等手法通过主人公王先生的动作以及周围环境造成喜剧冲突。运用讽刺喻于幽默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导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





影史考点 | 【孤岛电影】历年考研真题、考点解析、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