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铭眼看手稿」Under Armour Curry 4

2020-03-19 21:05 作者:Kicksvision  | 我要投稿


一双没有中底科技的球鞋。


Curry 4设计师Kort Neumann


第五期「铭眼看手稿」依然是星期四与你不见不散「铭眼看手稿」前四期手稿内容都是Nike旗下的产品,有的读者表示希望看到其他品牌球鞋手稿,第五期小铭就带你看看Curry 4的手稿吧。

关于Curry 4让我印象深的事儿有两个, 第一是2017年骑勇总决赛第一场Stephen Curry在完成一记三分球之后的庆祝动作,他把脚抬的很高,让大家看到了他第一次穿上的Curry 4;第二件事是同年的中国赛,Curry在酒店门口给球迷签名的时候,发现有球迷拿着还未上市的Curry 4 低帮版签名,当时签名的时候他还有仔细端详了一会,不过后来证实这双是一双厂货球鞋。



去年Under Armour发布了Curry的第七代签名鞋,超高的人气与精湛的射术让他在短短四个赛季里就拥有了七双签名鞋。


左:Curry1-3 右:Curry4-6


小铭会把同属于一个部分的手稿单独拿出与大家欣赏。Curry 4的设计师是Kort Neumann,不同于前四期的手稿Kort Neumann的手稿更有工业感,在他的手稿里我们能看到汽车“解耦”甚至是“引力波”等元素。


虽然Curry 4的脚感被广大实战党吐槽不少,但是这双鞋在设计上还是有那么一点新颖,不信各位往下看看下面的手稿~





01

Outsole


右上方“GRAVITATIONAL WAVE”

左下方“DECOUPLED 1 PIECE RUBBER”

鞋底“SEMI DECOUPLED ALLEVIATE FOOT SLAP”


手稿右上方文字意为“引力波纹路”,字下方CurryLogo被引力波圈住就像Curry在球场上散发引力Kort Neumann将引力波的圆形态运用到外底纹路形式上,圆形态引力波从前掌覆盖至后掌。


左下方文字意为“解耦一片橡胶”,“解耦”是将两种运动分离开来,Kort Neumann运用“解耦”思想设计出不同的前后掌纹路分布。鞋底处文字意为“半解耦减轻足部冲击”,也是运用“解耦”思想划分纹路分布。总结Kort Neumann手稿中外底纹路的思路:以引力波圆形态作为纹路形式,再以解耦思想排布前后掌纹路。


Curry 4前掌纹路三条凹槽 后掌纹路中心十字凹槽


“HIGH HEEL TRACTION”后跟纹路上翻


“RUBBER WRAP OVER TOE FOR INCREASED CONTROL”

“前掌纹路上翻至脚趾为了提升控制”


“HEEL RUBBER INCREASE”后跟纹路上翻

“HARD BRAKING”制动

以上手稿都与“纹路上翻”有关,但都运用至Curry 4上。一双签名鞋上要考虑到诸多方面:Curry的喜好、成本、品牌的科技水平等等因素。Kort Neumann的任务就是“有取舍”地做出一双签名鞋



02

Upper Vamp


“ANKLE STABILITY + FLEX”

“SOFT/OGANIC BUT STILL AGRESSIVE”

“FOREFOOT LATERAL STABILITY”


手稿中的汽车为Curry的爱车Panamera,汽车下文字意为“柔软/有机但依然有侵略性”Kort Neumann借鉴汽车设计语言,设计出了Curry 4流线型外观。


手稿左下方字意为“前掌侧向稳定性”,上方有个倒“W”型的保护罩,但实物中并未出现。手稿中间上方文字意为“脚踝稳定性+灵活”Curry脚踝伤病让他不得不佩戴护踝,同时他的球鞋必须保证脚踝稳定性,手稿中鞋面脚踝处的“圆形”镂空对应Curry 4上脚踝处的“○”凸起


“><”是库里与妻子的情侣纹身

“EXTERIOR FRAME”

“FULL INTERNAL BOOTY”


手感上呈现的设计都有做“纹路上翻”的效果,但很可惜,在最后的实物上,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设计,不知道在设计到开发以及改样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不过单从外观设计上来说,Kort Neumann已经交了一份让人满意的作品。


“FULL BOOTY/SOCK/KNIT WITH REINFORCEMENT ONLY WHERE NEEDED”

“INTEGRATED FLEX FOREFOOT”

“LATERAL CONTAINMENT”

手稿中“3 PIECE”对应手稿中的三部分。鞋面采用“全内靴/袜套/编织设计与必要处的加固”;前掌采用“一体化前掌弯曲设计”与“横向遏止”。三种设计结合构建起了手稿中的鞋面。


“WIDE FOREFOOT LACES FOR GREATER CONTAINMENT & LOCKDOWN”

“HEEL/FOREFOOT CONTAINMENT SHANK”


WIDE下方文字意为“宽的前掌系带系统为了更好的包裹与锁定”,手稿右边文字意为“足跟/前掌保护罩”,虽然这些设计并未实现,但可见设计师Kort Neumann在鞋面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


03

Curry's


上方“STEPH'S ROUTINES“

右方“WHAT MAKES SHOE SPECIAL”

左下方“DUAL FOAM”

下方粗写“STRONG SC BRANDING”

手稿上方一大段文字意为“库里的日常?乔布斯总是穿相同的衣服。什么是天赋里的‘坚持’。天赋可以让某个东西变得不平凡,而坚持可以让某个事物变得完美”。Kort Neumann将这句话放在手稿中,可能是起激励自己的作用。


手稿左下方“DUAL FOAM”双层中底,是两张手稿中唯一与中底有关的文字,没有缓震材质的设计说实话在穿久了就很像踩在板砖上,当然后一代的Curry 5也采用了这种抛弃中底缓整材质科技的设计,不过好在6代有了质的飞跃。


方框里是“什么使这双鞋特殊?”的答案:“FUNCTIONAL BENEFITS”功能优势“脚踝”“足跟抓地与工程包裹”。这三个答案是Kort Neumann给出的,不知道穿过Curry 4的读者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下方粗写文字意为“强大的库里品牌效应”,身为设计师的Kort Neumann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侧面放置的大Logo或许就是一部分消费者购买Curry 4的理由。


右上方“FLOATING EYELETS”

“RADIATING WAVE”

下方“DIFFERENT HEEL LOGOS”

手稿右上方字意为“立体鞋带口”“辐射波”Kort Neumann并未运用这个设计。手稿下方文字意为“不同的后跟标志”,手稿中左后跟是Under Armour品牌Logo,右后跟是Curry个人Logo,但在实物中左右后跟统一为Under Armour品牌Logo




最后几句话



在我心中Curry 4是一双矛盾的签名鞋,成功之处在于从外观配置都能看出这是一双“Curry式”的篮球鞋,失败之处在于它可能“只适合”Curry。如果有人问买我Curry 4值不值,那么我会反问他你有多喜欢Curry


「铭眼看手稿」不推荐鞋,只是手稿的搬运工。在这里和你一起看球鞋手稿与手稿背后的故事。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自己对Curry 4或是Curry系列的看法,如果有想看的手稿也记得一并评论哦,同时别忘了点个在看,也可以转给你同样热爱球鞋的朋友们!「铭眼看手稿」,想和你聊聊更多不止手稿的事儿~



📷 //Under Armour&Kort Neumann&Sole Collector

&NBAKicks&BRKicks

喜欢文章的朋友记得投币、点赞和收藏哦

「铭眼看手稿」Under Armour Curry 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