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科普:柳州工业博物馆
柳州工业博物馆坐落于柳州市鱼峰区文昌大桥东侧南面,毗邻阳光100CBD商务区,与窑埠古镇隔街相望,为国家AAAA级景区。 柳州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旅游休闲于一体,总用地面积将近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设有工业历史馆、生态宜居馆、企业风采馆等主题展馆,已征集到各类大小工业遗存实物6224件,各种文献资料、图片11645件。 柳州工业博物馆于2012年5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填补了广西工业类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 柳州工业博物馆博物馆主要由“柳州工业历史馆”、“柳州企业风采馆”、“柳州生态宜居馆”3个主题展馆及室外展区组成。 柳州工业历史馆,展现了柳州工业1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体现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柳州精神”。 柳州企业风采馆作为柳州工业历史馆的重要补充,展示了柳州工业实力和柳州骨干企业的时代风采。 柳州生态宜居馆于2014年建成开放,是柳州工业博物馆的第三个主题展馆,全面展示柳州近30年以来,在工业快速发展,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果断推行综合治理,重建生态环境和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一个主题展馆。 园区分为室外展区、景观区和服务区,集中突出了观赏、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以仿柳州钢铁厂上世纪60年代1号高炉建筑为室外景观区的视觉中心,配以室外展区的老式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大型装载机、3000吨汽车纵樑油压机 ,以及化工、纺织、车床等大型展品,营造出了浓郁的工业氛围,突出了工业旅游观光的特点。 柳州工业博物馆馆藏的大量工业文物具有广西、全国“第一”和“唯一”的特性。 这些珍贵的工业文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广西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柳州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实业兴邦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场景展示中,油画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如被称为“广西第一车”的“柳江”牌汽车,在真车的边上,各种树脂雕塑呈现了工人设计、手工敲打车壳等场面,而背景油画就是摆放了很多成品车的“制造车间”;在我国第一代装载机ZL435型装载机的研发场景展示区(现在已经改成柳州灯泡厂生产场景展示区了),负责画油画的师傅正在修补画面细节。 1931年,柳州机械厂更名为广西机械厂,开始制造、组装飞机及步枪、炸弹、手榴弹等。 1937年春,该厂一名曾在美国波音公司工作过的工程师朱荣章,利用仓库里一台750匹马力的飞机发动机,成功装配制造一架单座双翼驱逐机。试飞成功后,新桂系将领白崇禧将其命名为“朱荣章号”。抗战爆发后,依据“朱荣章号”批量生产的飞机在对日空战中屡建奇功。 展馆中的一辆“木炭汽车”也大有来头。1933年12月,柳机用研制出来的煤气发生炉改装了两台木炭发动机,用其中一台装配了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并开到南宁供市民参观。木炭汽车的诞生,开创了广西生产汽车的历史。 柳州工业博物馆利用柳州厚重的工业遗产,构建了一个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产品陈列、工业设计创意、工业人才培训的传统工业与现代创意融为一体的工业特色文化品牌,让游客在参观、休闲、体验、互动中领略柳州工业发展之路,从而带动柳州工业旅游,拉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柳州拖拉机厂(现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河牌丰收-37型轮式拖拉机
柳州机械厂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56-1式冲锋枪(柳州军分区捐赠)
上游型1504号蒸汽机车(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捐赠)
柳企风采: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现一汽解放柳州分公司)
柳企风采: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
华禹一号旅游快艇 (柳州市江岸水上旅游客运有限公司捐赠)
柳州工业博物馆利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车辆段捐赠的两辆退役铁路客车改造的24小时列车书吧
柳州机械厂(现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试制的820型微型客货两用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