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被捕,媒体集体失声,美国氯乙烯泄露事件多严重?
1、
12天前,美国的一列火车在途经俄亥俄州的一座小镇时,发生了侧翻。火车上装载的十几吨氯乙烯流了一地。
氯乙烯是剧毒物质,渗入土地的后果不堪设想。俄亥俄是个农业州,靠土地吃饭。救援队几经商量后,决定点燃氯乙烯,用一把大火烧光所有有毒物质。
熊熊的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黑烟遮天蔽日,笼罩了整个小镇。随后,全镇居民被紧急疏散到了安全地点。
氯乙烯在充分燃烧的状态下会分解成氯化氢。氯化氢与空中的水气融合,会变成强酸雨。
这本是一件极其严重的安全事故,却没得到美国任何一家大媒体的关注。那几日,美国大媒体关注的是“F22打UFO”的新闻。
直到泄露发生的第四天,氯乙烯烧得差不多了,俄亥俄州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消息。
一位名为兰伯特的记者怒了,他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的小镇,想要搞清楚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结果,兰伯特前脚刚踏入小镇,后脚就被国民警备队抓了起来。
兰伯特大叫:“你们不能这样!公众有知情权!”警备队员给他戴上了手铐,以保护他的健康为由,强行把兰伯特带离了现场。
此时,美国政府仍试图掩盖真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泄露的氯乙烯顺着河流传播到了160公里外的一座小镇。一天清晨起来,小镇居民惊恐地发现家养的牛和鸡正软弱无力地瘫倒在地上,症状严重的已经死亡。
同时,河流里漂浮着大量翻白眼的死鱼。家猫家狗出现厌食、无精打采等症状。
燃烧生成的氯化氢,在110公里外演化成了一场强酸雨。停在户外的汽车被强酸腐蚀,塑料制灯罩被烧出了一个个小洞;车身的油漆被溶解,露出了底层的钢材。
越来越多相关的照片、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泄露后的第十天,话题#俄亥俄火车事故#终于压不住了,冲上了全美热搜。
美国的大媒体,如CNN、NBC、FOX等才如梦初醒,纷纷派出记者前往现场报道。
可惜,事故现场已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当地官员告诉记者:“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切都好,很快居民就可以回家了。”
CNN等媒体犹如传声筒,立刻向全美宣布:“虽然发生了严重的泄露事故,但问题已圆满解决,大家没必要恐慌!”
美国网友怒了:凡是读过高中化学的人都知道“氯”是剧毒物质。如今,十几吨的氯乙烯泄露了,媒体居然说“没必要惊慌”,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要知道,俄亥俄州是美国的农业大州。州内拥有75000个私人农场,奶酪产量全美第一,鸡蛋产量全美第二,西红柿产量全美第三。
如果让媒体稀里糊涂地把事故压下去了,以后这些有毒的食品流入市场怎么办?有个俄亥俄州的农场主在网上表示:“最近母鸡下的蛋比平时小了一圈。”
面对网上越来越大的质疑声,美国食品安全局(FDA)出来辟谣了称:“专家论证后证明,这次泄露不会影响美国的食品安全。”
一位大V在推特上讽刺道:所有的新闻都是一个腔调,告诉我们俄亥俄州没有问题,一切都好。
2、
从俄亥俄州的“氯乙烯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媒体的虚伪。他们一边对我们高喊“透明度”,一边极力掩盖自己国家的丑闻。
去年,马斯克曝光了美国政府操控网络舆论的手段。美国的强力部门CIA和FBI会定期与推特、谷歌、脸书等公司开会。
CIA会以国家安全为由,交给这些公司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上详细记载着需要他们配合删除的信息。
马斯克举例说:CIA很关注乌克兰局势,为了在网上营造一股“乌克兰必胜”的氛围,CIA直接要求推特封禁了一批说俄罗斯好话的账号。
所以,在推特上根本搜不到有利于俄罗斯的消息。乌克兰的一场小胜则会被渲染成决定性胜利。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马斯克拿出了CIA要求删号的备忘录,称随时可以向全世界公布真相。
美国的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早已是“谎言制造机”。每逢大选年,候选人会在媒体上大肆做广告,数以百亿计的美金流入传统媒体的口袋。他们又怎么会和美国政府唱反调?
2003年,美国为了找一个借口入侵伊拉克,便利用媒体力量,炮制了一段“伊拉克秘密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假新闻。欧州媒体跟着转载,越描越黑,萨达姆百口莫辩。
等到战争胜利,美军都懒得栽赃萨达姆了,直接说:在伊拉克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抱歉,打错了!
这就是美国操控舆论的力量,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诬陷一个国家。
3、
回到俄亥俄州的这场事故中来,为何美国政府想要掩盖真相?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想要在国际上,维护美国人“环保斗士”的形象。
众所周知,近十几年,气候变暖问题引发了全球关注。尤其在欧洲,过惯了好日子的欧洲人特别怕自然灾害。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一股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
刚开始,美国人没拿气候变暖当回事。因为限制排放温室气体意味着限制美国的工业发展,美国人自然不会答应。
直到中国工业崛起了,美国工厂全跑了,美国人突然发现“气候变暖”是打压中国发展的一张好牌。
在减排会议上,美国人一再坚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际必须坚持对等的义务”,换句话说就是:发达国家减排多少,发展中国家就跟着减排多少。
看上去很公平,其实包藏祸心。原因有二:
第一、美国是金融业国家,中国是工业国家。减排气体会削减中国的工业产能,美国反正没什么工业,不吃亏。
第二、气候变化不是短期问题,而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产生的问题。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污染了环境,发展中国家还要发展,双方对等减排,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但为了打压中国,美国整天在国际上宣传环保,捧了个“环保少女”出来,意图给中国制造舆论压力。
诡异的是这么爱环保的美国人,居然点燃了氯乙烯!赤裸裸的破坏环境,曝光出去,将有损美国人“环保斗士”的形象。
而且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美国政府点燃氯乙烯后,环保少女一句话没说,怀疑她是提前被美国政府打了招呼。
从俄亥俄州的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真相”是美国政府手中的工具,用来维护“灯塔国”的光辉形象。
普通人知道的“真相”,只是他们愿意告诉我们的“真相”而已。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