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康盟分析:大健康大数据的前景
推进医疗大数据应用,一是构建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集成、共建共享。二是整合医疗大数据资源,构建临床决策、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支撑体系,拓展公共卫生监测评估、传染病预警等应用。重点推进网上预约分诊、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医保异地联网结算等。开发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设备。三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是未来健康服务管理的新趋势。
利用大数据,可以建立健康档案等基础数据库,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利用大数据,在我们的数据库和健康档案中收集各种健康数据和各种生命体征指标,然后通过可穿戴设备及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进行健康提醒。”金小桃,国家副主任卫计委,介绍。目前,部分医改试点省份开展了体检结果互认共享的探索。在后台大数据的支持下,可以记录所有常见病例和既往病例,医生通过有效、持续的治疗记录和大数据的支持,可以为患者制定高质量、合理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优质医疗资源的延伸和扩大有了更加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国家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跨部门医保数据资源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医疗卫生信息开放应用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100个区域性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使城乡居民基本拥有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齐全的健康卡,基本建立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医疗大数据的发展模式是探索智慧医疗领域未来发展的新途径。这种方法的实施将使个性化和精确的医疗服务成为可能。其实这个领域的医疗信息化工作是从2009年开始的”,现在终于在国家文件推广平台上开发出来了。通过平台开发促进信息共享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发展战略。”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表示,“但是,实现‘统一’和‘权威’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信息交流和业务协同。不同的制度不可能包罗万象。”在这一过程中,目前仍需在医疗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上进行艰苦的探索,鼓励和规范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创新应用研究,以促进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专家进一步指出,利用医保大数据不仅有利于完善医保服务模式,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共正在将西方新兴的‘大数据’理论与经典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相结合,以改进其作风,转变政府职能。”有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