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三化学知识点

2023-03-30 16:59 作者:林墨月叶  | 我要投稿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1)基本理解:没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形态、状态的改变;位置移动(如挥发);温度变化(吸热放热)

(3)常见变化:外形方面:破碎、弯曲、折断、打磨

状态方面:融化、熔化、凝固、沸腾、汽化、液化

2.化学变化:

(1)基本理解:生成新物质

(2)伴随变化:发光、放热、产生沉淀、发出气体、变色

(3)常见变化:燃烧、腐烂、变质、煮熟、发酵

3.化学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二.变化和性质

1.变化的区别:

变化:正在进行

性质:通过变化来表现出的事情

2.化学性质:

(1)基本理解: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2)常见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脱水性、酸碱性、毒性

3.物理性质

(1)基本理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2)基本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吸水性

4.性质决定用途

三.认识常见仪器

1.都可以直接加热

2.都不能直接加热,要垫陶土网

3.收集药品

4.三个禁止,酒精灯

5.天枰

6.量筒

俯视:读数大,实际液体少

仰视:读数小,实际液体多

7.常见仪器


二.化学药品的取用

(1)"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不能凑到容器口闻、不得品尝任何药物味道

(2)节约原则

诺无规定,液体1~2mL(液体),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固体)

(3)处理原则

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便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容器

如何闻气体:轻轻扇动闻气味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大颗粒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竖)


(2)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

(3)(1)液体药品取用()

(2)量取

(3)滴加

三.物质加热

1.液体加热

2.固体加热

四.其他操作

1.仪器连接

(1)链接原则:先下后上,向左后右

(2)玻璃管插入橡胶塞或胶皮管:先将管口用水润湿,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

(3)橡胶塞塞进容器口: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塞

五.原子

1.宏观与微观

宏观:大,可见

微观:小,不可见

2.什么是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3.原子有什么特征

(1)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2)种类不改变

二.原子构成物质

1.金属单质 例如:铁、铝...

2.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 例如:金刚石、晶体硅...

3.稀有气体 例如:氦、氖...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公式:

Ar = m质量/ 1/12*mc原子

2.需要注意

(1)“相对”意为比值,所以单位不是g,而是数字1

(2)应为是比值,所以不是实际质量,但可以反映实际质量大小

(3)原子的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四.原子的结构

1.原子拆分

2.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离子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假设电子运动的区域;根据电子的能量分层运动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

1.原子的化学性质

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2.相对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最外电子数是8(氦为2),核外电子排布具有这种结构就是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

1.离子的形成

2.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阳离子

带正电 核内(+)>核外(-)

4.阴离子

带负电 核内(+)<核外(-)

分子

一.分子和原子

1.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能保持化学性质

2.分子和原子

二.分子的构成

大部分气体;水或酸;有机物


三.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不断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四.物质变化微观实质

1.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

元素

一.元素

1.什么是元素

核电荷数相同一类原子

为什么是一类原子?可能有多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2.元素有什么特点

元素没有个数,只有种类

元素属于宏观,原子离子和分子属于微观

3.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

①表示一种元素,如H:氢元素

②表示一种单质,如Fe:铁

(2)微观

表示原子(有个数),如Fe(1个)铁原子,2H:2个氢原子

二.物质的分类

三.元素存在与转化

1.元素存在

(1)空气含量前两位元素:N、O

(2)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元素:O、C、H、N

(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O、Si、Al、Fe

(4)海水中含量前四位元素:O、H、Cl、Na

(5)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2.元素转化

发生化学反应时,元素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其他物质中

例如: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碳元素从木炭转移到二氧化碳中

四.元素周期表

1.发明者:门捷列夫

2.结构:横行为周期,周期数与原子电子层数,前三周期为短周期;纵列为族,短周期元素族序列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单元格意义

六.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记忆

化学式

一.化学式及意义

1.举例理解

H2O、CO2、NaCl

2.意义:

二.化学式书写、读法

1.书写

(1)单质

一般金属和非金属固体:直接写 如:Fe、S 气体单质,如:O2、H2

(2)化合物

一般金属在左,非金属在右,有氧元素时氧在右 如:Fe3O4、NaCl、CO2

2.读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