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乌克兰频繁袭击俄罗斯本土,是“绝望的表现”

文/刺客
西方国家挑起俄乌冲突,并对俄发起全面制裁,企图借助乌克兰人的牺牲摧毁俄经济,让这个核大国从此一蹶不振。为此,西方源源不断地提供军火,让冲突无限期持续的同时,还不断加码对俄制裁,以此来摧毁该国的经济体系。
俄乌冲突持续一年半,西方对俄制裁几乎涵盖所有领域,但事实证明,西方有关“摧毁俄罗斯经济”的企图基本已落空。据《参考消息》6日报道,近日,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俄罗斯经济经受住了西方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后采取全面制裁的考验,展现出超强的韧性。
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在报道中指出,西方利用乌克兰冲突对俄实施全面制裁,企图借此尽快摧毁俄罗斯经济。但事实证明,西方打压俄经济发展的企图失败了,正如“在乌克兰战场上陷于僵局一样”。对此,有专家认为,俄罗斯投入大量资金、军工企业发展生产,以及对外贸易转向中国和印度等东方伙伴,是该国经济在制裁环境下仍保持稳定的支撑。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大国之一,西方有能力管住自己不进口俄罗斯能源,但却没有能力禁止中印等其他国家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冲突和制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飙升,无疑为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获得更多经济收入创造难得的机会。
近期,俄罗斯单方面退出黑海粮食外运计划,成功对乌克兰粮食出口进行绞杀。俄罗斯此举,在削弱乌克兰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本国粮食出口、以及推高国际粮价扫清障碍。所以,今年7月份,俄罗斯粮食出口数量创下新高。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粮食价格的飙升,俄罗斯粮食卖个好价钱。黑海粮食外运危机,变成俄罗斯增加经济收入的一张好牌。
就目前形势来看,西方对俄罗斯经济的绞杀战略已经失败。这对西方国家而言,还不是最尴尬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受国际能源和工业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欧洲的重工业已遭到重创。欧洲能源署日前发布报告称,欧洲电力需求大幅下降,目前跌至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原因就是:因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欧洲重工业大面积停产。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国际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价格随着暴涨,因此所带来的成本问题,给欧元区工业生产带来巨大麻烦。与此同时,美国利用电力和能源价格优势,并出台大规模经济补贴政策,将很多欧洲跨国企业都勾引到美国去投资建厂。为此,很多欧洲经济专家担忧,长此下去,欧洲有可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欧盟出台包括对企业进行补贴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企图留驻本土企业,不过,随着冲突的持续,欧洲工业生产环境因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飙升而持续恶化。欧洲企业能跑到基本都跑了,跑不了的也因为成本问题而被迫停产。甚至,连实力雄厚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也因为成本问题,被迫搁置在本土生产电池的计划。
所以说,欧洲电力需求的减少,凸显出工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如果冲突持续下去,欧洲可能会落到“产业空心化”的悲惨下场。西方国家搞垮俄经济不成却被反噬, 乌克兰更不好过。据看看新闻6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日前表示,在未来几个月内,西方或许会施加更大压力,要求他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日前,美国《纽约时报》援引俄国防部的话声称,乌克兰近期频繁对俄境内民用目标的袭击,是一种“绝望的表现”。这种绝望,有可能来自西方要求基辅和谈的施压。显然,欧洲面临“产业空心化”危机,继续打下去,他们的日子将比俄罗斯更不好过。所以,泽连斯基如果受到西方有关施压,也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