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作者日记20201109—饭圈、信仰和“神”

2020-11-09 19:41 作者:长野碎毛Semo  | 我要投稿

众人信仰的“神”往往都是有严重缺陷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愿意去超越被树立起来的“神”

甚至是在这个圈内的他们都有理所应当的前提:“圈外人没有这个信仰瞎掺和什么?”“为什么这么基础的东西(指该圈文化)你都看不明白?”等一堆显而易见的“小团体言论”。他们盲信着,忽视着他人的疏忽,省略掉新人的不安。说出来的话充斥着“你也跟着信xxx不就好了”“那我为什么不去问xxx”这种令人费解的“嘲讽”

社交礼仪存在的当下社会,养成“欺骗”习惯的人们排泄的戾气也显得“诚实”,对一个现象的反馈固然有千万种方式,在有信仰的他们眼中“用啥都可以”。

“无神论”进化到观点多样化的自由社会,理应是“理性”的象征,即“知道属于自己的‘神’是什么,有了‘神’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超越‘神’我该怎么做”,但大多人有了‘神’便开始自卑,然后深陷在“神的庇佑”之中。对于这种毫无发展空间的小团体,名为“社会”的集体意识只能原谅他们;他们止步不前、自娱自乐,到了戾气包不住的时候,他们的“神”也就该被制裁了。

↑因为会让自己的团体充满戾气的“神”本就是不成熟的啊↑

只是人们还不惧怕去信仰这类“神”,他们赞扬着公开炫耀的那些人,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神”,需要一个能让他们依赖、让他们参考的信仰。参考之下是否有成长呢?有,大多都朝着这个“神”的样子成长扭曲了。

在乔治·卡林的黑色幽默中,所谓“神往往被套有人格”“神往往无法实现愿望”的问题根源,其实就是因为大家信仰的“神”非“神”,而是人,是不完美的人,是一个达成一项你心中指标就被认定为“可以用作案例、可以理所当然询问、可以理所当然依赖”的“人”。往深探讨,这位“神”其实是不完美的自我想成为的形象,无法接受“能力悬殊”的自己自甘堕落而不愿追随而已,同样的位置换成别人一样可行,只要满足“那些条件”就能“成神”

在我眼中被资本控制的这些人是可悲的,他们失去了自我探索、自我突破的能力,因为只需要炫耀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气、源源不断的通货涌入账户,可他也就只能停滞在那里了。现代人自幼烘托出的严重“依赖”心理让他们随时都能成为这个圈子的“猴王”,只需要稍微重视一下“心有所向”的人,他们就成了。这也是为了什么喷“饭圈效应”的人自己往往也深陷“饭圈”之中,只是叫法不一样就可以认为“我这哪里能叫饭圈,能不能别偷换概念”。动机是一样的吗?一样;思维流程是一样的吗?一样;人格缺陷是一样的吗?也是一样的。

创作者日记20201109—饭圈、信仰和“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