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大课堂送到孩子身边: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
2022年9月20日,第二届“文物墨影,纸上春秋”书法文物志愿服务校园行活动,为济南市东河村小学和济南党家中学的学生安排了一场与经典书法文物的“约会”,唤醒了传统文化教育活力,激发了新生代青少年对书法的兴趣。


“别着急,都能看到”
书法文物喷绘作品面前热闹非凡,前排学生热烈交流,被作品吸引久不离开,后排学生踮起脚尖努力想要见到作品“真容”。“别着急,排好队,大家都能看到!”
听到老师的话,学生迅速排队,有秩序地欣赏作品。“这是王羲之的,我知道。”之前在后面看不到作品的学生骄傲地说。

“对,这是王羲之的作品。大家还知道王羲之的其他作品吗?”讲解员顺着学生讨论的内容,向他们讲解书法家的历史故事和相关代表作,介绍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
听完讲解,学生表示:“我只知道这是谁写的,不知道这背后还有这么多知识。”“我原本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我也知道什么叫‘入木三分’!”

字如其人的秘密
9月20日上午,东河村小学的学生参观完书法作品展览之后,在书法专家胡岩的带领下进一步探寻书写的奥秘。东河村小学的书法教室中,“字如其人,立品为先”八个大字赫然显目。“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书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听到专家的问题,学生一边思索,一边展露出期待的目光。只听专家讲道,书法艺术的奥妙之处在于它可以表达书写者自身的情性,安静时写出端正的楷书,热烈时用行草表达情绪。所谓“颜筋柳骨”,颜体之厚重,柳体之简练,从字体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书写者不同的性格特征。“书香沁人,艺术育人,爱心树人”是东河村小学的办学理念。讲座结束后,胡岩亲自手书十二字理念,并将此赠给了学校全体师生。

9月20日下午,党家中学的学生在书法知识讲座上和书法之美“相遇”。讲座开始前,学生看着手中的毛笔,感叹道:“它的毛好软啊!”听到学生的赞叹,专家介绍了毛笔“毛”的来源,说明“狼毫”“羊毫”甚至黄鼠狼的毛都可以作为毛笔的制作材料。文房四宝材料取于自然,那么书法同自然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胡岩指出汉字具有形象性,书法同动物飞翔奔跑的轨迹相似,不同的是,飞鸟过后不留痕,但书法之美却可以留存下来。由此,他鼓励学生坚持不懈,用书法将美记录下来。


“静下来,大胆写”
在书写临摹过程中,东河村小学和济南党家中学的学生在专家的指导下动手“记录美”。有的学生小心翼翼拿着笔,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胡岩亲自示范握笔方法,手把手指导学生书写。他特别强调书法对涵养静气的重要意义,指出通过书法培养沉静性格比书写本身更为重要,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沉心静气,慢慢练习。作品完成后,学生纷纷请老师点评指导,相互交流自己的优缺点。



有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书写,虽然写得不好,但是不会放弃。“我很喜欢写字,平时会在网上找书法的视频自己看着学,这次得到老师的指导,我很高兴。”看到学生的笑容,本次书法文物校园行活动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不虚此行。


文化大课堂的搭建,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助力,文化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的资源汇聚,强强联合,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项公益活动的落地,离不开协办单位莱商银行的助力与推动,正是这种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为广大学子开启了一扇了解文化和社会的窗,体现了金融行业的温度与深度。未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也表达了学习书法的愿望:“他们在写字,我也想学。”未来,此类公益活动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让更多的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文/高菲 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