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
准备转换心情,换了一本不太像我的风格的书。
一开始就被福格先生古怪而精细的各种生活日常吸引了,水温必须多少,出门的时间,在俱乐部吃固定早餐……然后忽然因为一个赌约,要去环球旅行。好像是突然打破生活,但是想想,这确实是福格先生会做的事情。可怜的仆人路路通,刚找到工作以为要安定下来了没多久,就要一起踏上旅程。
旅行中的很多地方,铁路,实在是太难记了,我就记住了马赛港,法国的繁华区,最近在看基督山伯爵,开头一章就是在马赛港上岸的。以及之前看的茶花女,同样有提及,但是因为感觉被这书诈骗了,读后感被我抛之脑后。
印度部分是旅行的重点,在这里,一向严谨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记录旅行时间盈亏的福格,遇到了狂热的宗教分子。王公的妻子奥达夫人,夫人只在小时候见过王公一面,后来去了英国留学,又是老老爷和年轻女子的婚姻,王公死后,奥达被抓回来要给王公殉葬,被火活活烧死。福格先生在此前的航海中,比计划提前了两天,因此他决定救下夫人。虽然涉及到足以令他破产的赌约,然而福格先生不是一个只为了按时回到伦敦,赢下赌约,只顾着自己的人,善良是他的品质之一。在之前的旅行中铺垫,福格毫不关心沿途景色,当地风情,他不关心于任何事情,只专心于到达时刻和出发时间,让人以为先生会如此这般冷酷无情,凡尔纳真的很擅长哄骗读者。印度这里也描述了其它宗教问题,信奉死亡女神的教徒,不光脚进神庙就会遭到严厉惩罚。除此之外还有骑大象,丛林风光的描写。
旅途到达香港,横滨,也发生了不少意外,最后前往美洲,路路通说终于过了可怕的中国。一股火就冒出来了,拜托,在这边只是旅途不顺,错过轮船,况且你们在这里旅行的描写不多,就书里的经过而言,说可怕,可实在是毫无道理。怕不是忘记你们在印度的冒险了。
到了美国,就遇上了游行选举,街道都是人群,福格被选举某方的人拉住,问支持谁,最后爆发了冲突。结束后,福格叮嘱路路通这里很原始,我们得买枪,回想起之前当地人说的这里很自由,又是一波讽刺。
还有很多值得一说的时刻,比如把大象送给向导,回去救被印第安人抓住的路路通,为菲利斯安排同行,买下轮船烧船木到达又把剩下的船身留给前船主,慷慨,有决心,尊重,善于变通,冷静,福格是一位很值得欣赏的先生。
可怜的探长菲利斯,误以为福格是银行窃贼,一路追踪,最后在第80天(周六)福格抵达伦敦时,将其扣押,后来发现是误会,将其放出,可惜先生已经错过约定时间,只好心灰意冷地回了家,奥达在旅途中,已经被福格深深吸引,第二天,她找到福格表白心意,两人约定明天(周一)结婚,于是在今天,周天,仆人路路通去找牧师安排此事。
是不是很失望,福格居然输了赌约。
仆人路路通找了牧师才知道,今天,居然是周六!他们事实上是提前一天返回了伦敦,而今天,才是第80天!
怎么,你以为是福格记错了时间,严谨地靠钟表生活的福格怎么会记错呢,我惊愕不已,凡尔纳写出了原因,福格绕地球一圈,向东出发,等他返回伦敦时,刚好因时差赚了一天。dame it,居然忘记了这个地理小知识。不看到最后,还真是想不到。
福格先生赢了赌约,不过其实没赢钱,一路旅程花费已经足以抵消了,不过,他这种人,本就不是为了赢钱而去,只是出于尊严、履约、言出必行,确实是位值得尊重的绅士。
书读完了我还看了电影,1956年的版本,(顺带一提,龙叔的那部已经不算是原著拍的电影了,差别太多了)。1956版的非常削弱福格先生的塑造,并且给路路通加了很多剧情,实际上快变成男一的存在,让被原著吸引去看电影的我有些失望。据说有更还原的电影版本,不过我应该是不会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