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发性关节炎合并痛风

2021-02-19 10:22 作者:药法自然  | 我要投稿

笔记要点


本次笔记中,1例15岁特发性关节炎的男孩,BMI 31.1 kg/m2,采用规范治疗但效果不佳,后被证实该男孩还合并有痛风。于是调整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疗效。既往文献报道,痛风的发病群体主要是年龄较大、体重超标的男性。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这种形势下,诊疗中要注意合并痛风的可能。


病例介绍


患者男,15岁,因"间断多关节肿痛3年余,加重1周"入院。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肿痛,伴发热、咽痛,体温最高38.5 ℃。


体格检查: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约花生豆大小,质中,触痛(±)。


淋巴结病理检查: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考虑"坏死性淋巴结炎、扁桃体炎"。


"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钠及地塞米松5 mg/d"治疗1周,体温降至正常,左膝关节肿痛缓解,淋巴结缩小,病情好转出院。


1年前,再次出现左膝关节肿痛,并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手掌指关节、双腕、双肘、双肩、右膝、双踝关节,晨僵>1 h,双肘、双膝关节渐伸直受限,无腰背痛、双髋区及足跟痛,无恶心、呕吐、腹泻,来诊。


实验室检查结果:ESR 68 mm/1 h、CRP 79.9 mg/L,ANA 1∶100颗粒型,RF、AKA、抗CCP抗体、抗ENA多肽、HLA-B27(-),铁蛋白6 269 ng/ml。


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关节肿痛减轻,仍有双膝关节伸直受限,左膝为著,不能自行站立及行走。继续口服"泼尼松20 mg/d、布洛芬、柳氮磺吡啶0.5 g,每日2次、甲氨蝶呤10 mg/周"等药物。院外规律复诊及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缓慢恢复,可自行行走约50 m。


1周前出现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仍有双膝、双腕关节肿痛,为求诊治转诊。


体格检查:身高170cm,体质量90kg,BMI 31.1,肥胖,慢性病容,颌下触及肿大淋巴结1枚,脾肿大,肋下3指。


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


实验室检查:ESR 40 mm/1 h,CRP 62.08 mg/L,血尿酸537.7 μmol/L,24 h尿酸3775 μmol/24 h。


胸椎呈轻度后凸畸形,腰椎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可,双侧"4"字试验不能完成,双腕关节肿胀,掌屈、背伸受限,双肘关节伸直略受限,双膝关节骨性膨大,屈曲畸形,伸直受限,双侧浮髌试验(+),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及压痛(+)。


双手、双足双源CT:可见多发的绿色痛风结节。


图片



腹部+门静脉彩超:肝大,脾大,脾静脉略增宽。血、尿、便常规等正常。


骨髓象:未见明显异常。


淋巴结病检: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


肿瘤标志物、骨扫描(-)。


抽取关节腔积液: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尿酸盐结晶。


图片



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治疗经过:


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每日2次;


泼尼松片15 mg,每日1次;


硫酸羟氯喹片0.2 g,每日2次;


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


碳酸氢钠片0.5 g,每日3次;


别嘌醇片0.1 g,每日1次;


低嘌呤饮食。


随访:


1周后双腕、双肘及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右足第1跖趾关节完全消退,复查实验室检查:ESR 45 mm/1 h、CRP<2.5 mg/L,血尿酸283.4 μmol/L。

特发性关节炎合并痛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