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副秘书长与商河县自然资源局研究员就在商河县建立科普基地事宜进行线上讨论会
建立生物防治、天敌繁育科普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持。通过培育天敌,有效控制害虫,能有效地保护生态健康,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023年11月2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秘书长、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团队与商河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闫家河研究员就在商河县建立天敌繁育科普基地事宜进行了线上会议讨论。

商河县自然资源局闫家河先生向绿会团队介绍,商河县位于济南市最北部,全县总面积约1162.6平方公里,林分面积共1.1万公顷。商河县自2010年开始大规模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育的小蜂全部在济南各区县释放。采取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微平衡。

此外,闫家河表示,针对美国白蛾、春尺蠖、杨小舟蛾以及榆掌舟蛾等虫情的监测预报也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10年来,共鉴取清点出灯诱监测点230多种、191.7万头农林昆虫。在防治的过程中,重视喷药的措施和方法,采用精准施药和无人机飞防,在不必要时不采用广谱性杀虫剂,不杀灭不必要的害虫。在科学研究方面,积极调查采集林业有害生物及天敌种类,发表学术论文76篇,参编完成5部著作。

共同参会的周成刚教授补充,商河县的植被较为单一,理应多发病虫灾害,然而由于闫家河研究员及商河工作团队的及时发现、及时防治的措施,使得这些年并没有病虫害多发,可见其在病虫害监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方面所做工作之充分。

绿会副秘书长表示,非常认可闫家河研究员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并邀请闫家河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专家,希望能在未来共同携手在生物防控的领域做出更优异、对社会更有益的贡献,并表示将尽快完成科普基地的授牌事宜。

文 | LYJ
审 | YJH
(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救护与科学伦理”微信公众号)